太阳系的结局是什么?6500光年外的死星给出答案,人类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作为一颗黄矮星,太阳的最终结局,也关系着太阳系的命运。多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多种建模分析,希望可以提前预知太阳系的结局,一直到最近,在距离地球6500光年外的地方,一颗死星出现在科学家们的眼前,它看起来就好像是未来的太阳系,暗示了我们的结局。

从太阳演化的角度来看,太阳剩余的寿命大约在50-70亿年左右,在那之后,太阳会在经历过红巨星阶段之后,最终坍缩变成一颗白矮星,这也宣告着太阳系的正式终结。

不过,在太阳的周围,却有着多颗行星、卫星等天体,太阳系中各个天体的命运又是如何呢?拿地球来说,如果人类一直生活在地球上,或者是我们永远无法离开太阳系,当太阳变成白矮星的时候,我们还有活着的可能性吗?

显然,这些问题关系着人类的最终命运,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都希望,可以在宇宙中找到参考的白矮星系统,看看在它的周围,是否还存在着幸存下来的行星,但是因为行星本身是不发光的,之所以被看到,都是折射恒星的光芒,或者是在经过恒星表面的时候,出现的周期性阴影。

因此,想要在白矮星的周围发现系外行星的存在,这非常不容易,一直到前段时间,在6500光年之外的地方,科学家们发现了一颗类似于木星的行星,它围绕着一颗白矮星运行,是恒星系统走到尾声之后的幸存者。

研究认为,这颗类似木星的系外行星,它应该原本就距离恒星很遥远,并不是属于宇宙中更为常见的“热木星”,因为如果它近距离解决恒星,那么在恒星膨胀变成红巨星的一瞬间,它就会被恒星吞噬掉了。

这也意味着,这颗系外行星它原本所在的恒星系统,应该是和太阳系差不多的,它原先所处的运行轨道,应该也与木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差不多。

根据测算,如今这颗系外行星和白矮星之间的距离,大约是木星和太阳之间距离一半左右,这也意味着,当太阳进入到红巨星阶段,开始迅速膨胀的时候,那么,除了水星和金星会被100%吞噬掉之外,地球和火星,以及木星周围的卫星等太阳系更为遥远的天体,则都有幸存下来的可能。

在过去的建模分析中,研究者认为太阳膨胀之后,半径向外延伸的情况下,可能会抵达地球目前所在的轨道,这也意味着,即使地球没有被吞噬掉,地球也会变成一颗和白矮星极为接近的行星。

通过对这个距离6500光年外的白矮星系统研究,有科学家推测,如果白矮星的周围,在距离它足够近的地方,存在着岩石行星,或者是卫星、小行星,那么,尽管白矮星的光芒是极为黯淡的,但是它释放出的能量,仍然可以为这些天体上的生命,提供足够的生命支持。

当然,都这个距离的最低要求,也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这些天体和白矮星之间的距离,必须要在水星和太阳目前距离的10%之内。

所以,只要地球不被吞噬掉,而且在那之前,我们有能力离开地球移民到火星,或者是木星周围的一些卫星之上。

那么,人类还是有办法在太阳变成白矮星,太阳系经过演化尾声之后,仍然可以继续存活的,而且按照白矮星的演化时间来看,仍然可以继续在太阳系中存在几十亿年之久。

看起来似乎主要人类有办法离开地球,我们就有办法一直在宇宙中不断延续自己的生命,然而事实上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因为人类文明永存的一个关键,就是人类要离开太阳系,并且可以在每一个恒星系统发生变故之前,都有能力去移民到其它的恒星系统之中,否则,当白矮星走到尾声,我们仍然是死路一条。

研究认为,白矮星的最终命运是变成一颗黑矮星,这也是太阳这样的中小质量恒星,生命演化的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尾声阶段。

当变成黑矮星之后,将会再也无法产生能量辐射,如果宇宙中再也没有新的恒星诞生,所有的中小质量恒星都变成了黑矮星,那么,也就意味着宇宙的死亡。

不过,黑矮星是一种假想中的天体,目前在宇宙中,并没有任何有关于黑矮星的发现。因为研究认为,从中小质量恒星变成黑矮星,大约需要200万亿年的时间,而如今宇宙的年龄却仅有137.7亿岁。

这也意味着,宇宙中根本就还没有黑矮星出现,因此,白矮星和宇宙的最终命运究竟是什么,这还需要漫长的宇宙演化,才能给出答案,人类能等到那一天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