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太平街的规划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15
麻石街、青砖墙、小青瓦、坡屋顶、封火墙、天井四合院……这将是长沙市太平街区呈现在人们面前特有的古香古色的都市面貌。在昨日召开的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详细规划方案审查会上,由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共同编制的《长沙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得到与会专家和市政府有关负责人的一致肯定,长沙市规划局原则上接受该规划方案。太平街区作为“老长沙”缩影,将最终打造成长沙的活体城市博物馆。

太平街历史街区今后的保护和建设,就是保护长沙先进文化。

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鸟瞰图。

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框架规划图。
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功能结构规划图。

【背景】
缩影“老长沙”
太平街历史街区位于长沙市天心区,以太平街为主线,北临五一大道,南至解放路,东接三兴街、三泰街,西靠卫国街,占地面积约12公顷。到目前为止,街区风貌相对完好,街巷骨架完整地保留了清代初期的格局,而且街名也沿用至今,并保存有贾谊故居等历史建筑,以及太平街、金线街、太傅里、马家巷、孚嘉巷等传统街巷,是长沙市5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的小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
主题:三大文化特征
规划主要保护太平街历史街区的清代街巷格局、民国的民居风貌、长沙市街的生活气息,充分体现历史街区屈贾文化纪念地、商业民俗传承地、辛亥革命策源地三大文化特征。
重点规划地段为沿太平街、西牌楼、马家巷、孚嘉巷、金线街、太傅里两侧历史街区的保护区,用地面积5.33公顷。规划确定太平街历史街区是以居民生活居住、旅游观光、商业服务、文化经营为主要职能,集中体现长沙清末民初时期传统的历史人文风貌。
内容:“五街三片一点”
保护太平街历史街区是本次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保护以清末民初特征为主的整体街区历史风貌,街巷格局保护太平街、金线街、孚嘉巷、马家巷、西牌楼、江宁里(太平里)、太傅里的走向、长度、宽度、路面及街巷的建筑特征,形成“五街三片一点”的空间框架。
其中“五街”是指太平街传统商业街、金线街传统风貌街、西牌楼传统餐饮街、马家巷和孚嘉巷传统居住巷;“三片”是指马家巷和孚嘉巷传统居住街坊、三泰街传统居住街坊和太傅里传统居住街坊。 “一点”是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贾谊故居。
交通:机动车辆不准进
五一大道、解放路作为历史街区的重要的联系干道,卫国街、三泰街和三兴街作为街区次要对外联系通道。街区内太平街、金线街、西牌楼规划为街区主要步行道,并作为主要的旅游道路与外部相连接。规划马家巷、孚嘉巷、太傅里等为次要的步行道,作为传统居住街坊与外部机动车道相连。其中,太平街、金线街、西牌楼规划商业步行街,除消防等应急车辆外,其他车辆不准进入。马家巷等规划的次要步行道,作为居民出行通道,禁止机动车辆进入。
建议:三大政策护航
历史街区保护是公益性行为,而非开发性行为。政府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必须以此作为出发点。政府政策主要包括行政政策、法律政策和经济政策三种。其中行政政策主要是政府要成立专门的历史街区保护机构,要鼓励公众参与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法律政策主要强调保护规划的法律法规的性质,对违反规划的单位和个人,采取明确的处罚措施;经济政策主要涉及到历史保护资金的募集和应用。
【建设】
修旧如旧
为实现对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保护,确定的基本方法有修缮和改造。
修缮:对保存相对完整、历史价值较为突出的历史地段、历史建筑和民居,予以原汁原味的修缮,修旧如旧。确定的修缮对象有太平街、金线街、孚嘉巷、马家巷、西牌楼、江宁里、太傅里,以上路段按传统砌法恢复麻石路面;修复太平街20号、21号(老通义油漆号)、杨福和豆豉鞭炮庄(63号)、乾益升粮栈(67号)、得生盐号(89号)、杨隆泰钉子铺(90号);孚嘉巷的鲁班庙旧址(12号、14号)、四王社旧址(42号);马家巷的共进会旧址(17号);西牌楼的洞庭春茶馆(西牌楼85号);
改造:利用原有条件,基本保持原有外观和行致,原址原物改造。改造涉及太平街、金线街、马家巷、江宁里和太傅里大部分建筑。在街巷两厢,除历史建筑外,依据历史资料和老照片,恢复具有清末民初长沙特色的老建筑、老字号,如杨裕兴、德园、甘长顺、九如斋、九芝堂、东协盛、徐长兴、德茂隆、吴大茂等百年老店,用以补缺,同时也可以根据各街巷历史建筑的特点仿古再造适当建筑。通过协调建设,恢复清末民初时期的戏台、水井、亭榭、跑马楼、木质回廊等古典园林建筑。
重点整治入口
整治是太平街历史街区规划又一重要内容。整治重点则选取太平街北入口广场、南入口市井风情广场和孚嘉巷西入口太平门地段进行。
太平街北入口广场将通过对现有的建筑进行梳理,保留两排质量风貌较好的历史建筑,拆除搭建,通过钢结构玻璃顶将两排历史建筑联系成一个有机的建筑群,主要用于游客进入和离开历史街区时进行购物休闲的场所。
南入口广场将通过对南入口建筑立面、墙面、屋顶的改造,充分展示长沙和太平街历史街区清末民初的市井商业氛围,并通过广场上的休憩环境设计满足游客和居民对休闲空间的需求。
三个阶段分期建设
据悉,为了协调太平街历史街区保护与居民生活及旅游发展关系,将遵循“全面规划,分期实施,保护先行,旅游跟进”的原则,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历史街区的历史保护实施和居民生活及旅游设施建设。分期建设预定分3个阶段,近期建设(至2006年末),中期建设(至2008年),远期建设(至2012年)。
其中近期建设主要内容有太平街历史街区规划区内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和改造,对街区内的1个文物保护单位、5处不可移动文物、1处历史建筑保护单位,按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建立保护机制,对太平街进行街道立面整治,对沿太平街的优秀历史建筑进行维护修缮,完成太平街南北入口节点的建设,开始进行金线街两侧的传统民俗展示区开发建设。
中期建设主要内容有对确定的36处优秀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对历史街区保护范围内的传统居住建筑进行改善,以提高居民的居住生活质量,完成西牌楼的街道立面整治,孚嘉巷西入口节点、西牌楼入口节点的建设,结合文化创意区、传统园林居住区的建设启动,完善街区内的绿化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专家学者看法】
规划众望所归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顾问、总工程师陈大卫:出台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详细规划方案,是政府做了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建设,要避免街区周边建设的干扰。
湖南大学建筑系系副主任柳肃教授:按照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太平街历史街区保护和建设不宜修建广场,广场修建是西方建筑的风格。保护建设应一个点一个点地做,停车、消防设施的建设,要有更明确的标准,符合整体建筑风格。
同济大学博士导师阮仪三:长沙作为全国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搞好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应做好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保护了就是发展。保护和发展并不矛盾,太平街历史街区今后的保护和建设,就是保护长沙先进文化。
【政府部门意见】
保护和建设的蓝本
长沙市政府副秘书长王震:保护太平街历史街区,是全市刻不容缓的大事。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有关领导多次到太平街历史街区现场考察。今后,太平街历史街区保护排在第一位,实行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长沙市规划局局长罗利克: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此次接受审查后,根据专家建议进行适当的修改,并将在10月的全国专家组评审会上接受评审。届时,《长沙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将成为太平街历史街区今后保护和建设的蓝本。(东方新报 记者 周和平 记者 谢东阳 摄)
■相关新闻:
让太平街重现老长沙

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结构示意图。陈飞 摄

太平街东立面中北段现状图,上图为整治后的效果图。陈飞 摄

这一栋栋民居,隐约可见昔日风貌,却挡不住岁月的风霜。居民急切地盼望着太平街早日重现昔日繁荣。周柏平 摄
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长沙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昨日通过初审。记者获悉,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年内就将启动。
庆幸:风貌犹存太平街
用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规划专家阮仪三的话说,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亟需提上议事日程,相形之下,太平街历史街区算是风貌犹存,格局还在,但是其现状已不容乐观。
太平街历史街区占地约12.6公顷,但其建筑密度偏高,质量较差,其中民国时期的建筑占19.75%,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占36.04%,80年代以后的占44.21%。三层以下的建筑占64%,45%以上是坡顶,老房子多已年久失修。建筑以私有产权为主,达2451户,占到全部住户的83%。街区内严重缺乏绿化及公共开敞空间,绿化率仅为0.83%,没有广场和停车场。
商业用地集中于太平街、金线街、西牌楼沿街两侧,约占用地面积的36.2%,但商业级别低,新建的一些大型商业设施严重影响了街区的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内没有成型的机动车交通体系,无公交线路,道路多数宽不到5米。
原则:决不制造假古董
此次保护规划圈定了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北至五一大道,南到解放路,西至卫国街,东到三泰街、三兴街,总用地面积为12.57公顷,其中重点地段为沿太平街、西牌楼、马家巷、孚嘉巷、金线街、太傅里两侧的历史街区,用地面积5.33公顷。
保护的主题很明确——清代的街巷格局、民国的民居风貌、长沙传统的市井生活气息。充分凸现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三大文化特征:第一是屈贾文化纪念地,第二是商业民俗传承地,第三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
规划设计师一再强调“地域特色原真性”的保护原则,通俗地说就是决不造假古董,采取原样原修,而不是全部拆除重建。
建筑:30%以上控高
2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框架是“五街三片一点”,即用太平街、金线街、西牌楼、马家巷、孚嘉巷五条特色街道,串起马家巷孚嘉巷传统居住街坊、三泰街传统居住街坊、太傅里传统居住街坊这三片传统居住街坊,重点保护贾谊故居。
对街区内的建筑,在充分考虑现状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将进行分级保护和整治:对文物建筑实行修缮;对优秀历史建筑实行修护;对一般历史建筑实行改善;对一般建筑实行整修;对障碍建筑暂留或拆除。
明确控制建筑高度,除解放后新建的建筑外,大部分建筑应为1~2层,整体高度要协调统一,最高建筑不得超出6层,总高度不得超过20米,其中30%以上的建筑控高在2层。
整治:动迁居民4600人
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现有常住人口7359人,暂住人口1569人,共2953户,人均居住面积不足21平方米。按人均居住建筑面积35平方米的标准进行规划,以后的太平街区人口为4300人,1400户,约需迁出居民4600人,1550户。
规划中将新建三个广场:北入口广场面向五一大道,是历史文化街区的入口标识,具有旅游集散性的商业服务和文化娱乐功能,利用救火会的旧址作为“文夕大火纪念广场”,设置雕塑、流水池、消防展示等设施。南入口广场位于太平街与解放路的交叉口,是太平街主要游览景点贾谊故居和金线街民俗文化街的交节点,设市井众生相群雕和长沙风情浮雕。太平门广场位于孚嘉巷的西头,通过回龙街通向湘江边,复原的太平门将勾起人们的历史记忆。
此外,街区内还将新增一处幼儿园,一处新诊所,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一处小型影剧院,两个停车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