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月芽泉介绍敦煌莫高窟介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25

1.墩煌莫高窟介绍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全市总面积3.12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5%。它被沙漠戈壁包围着,所以被称为戈壁绿洲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十六国先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修建,形成了庞大的规模,有735个洞窟,壁画45000平方米,泥塑彩塑2415件。它是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场所。


2.敦煌莫高窟建筑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先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的建设,形成了庞大的规模,有735个洞窟,壁画45000平方米,泥塑彩塑2415件。它是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场所。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中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乐尊和尚路过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佛,于是在岩壁上掘开第一洞。此后,法亮禅师等人继续在此筑洞修行,名曰沙漠高穴,意思是沙漠中的高地。后世,因为莫和莫很常见,它们被重新命名为莫高窟。还有一种说法是:佛家说,建佛洞功德无量,不然是不可能也不可能的。莫高窟的意义就是说,没有比建造一个佛教洞穴更高的成就了。


北魏、西魏、北周时期,统治者信奉佛教,石窟建设得到贵族支持,发展迅速。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加繁荣。武则天时期有一千多个洞穴是时候了。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被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到了北宋、西夏、元代,莫高窟逐渐衰落,只重修了以前的洞窟,很少有新的。


3.莫高窟敦煌介绍




莫高窟堪称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里面有6万多件经书、帛画、刺绣、铜像,记录了南北朝至宋元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它让我们有机会接近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文化,并钦佩古人的智慧。


一、历史价值:


敦煌石窟的建造及其历史过程,敦煌悠久的历史,当地有影响的氏族和姓氏,敦煌与周边民族和西域的关系,历史上都没有或很少记载。敦煌石窟中有数以千计的赞助人画像,其中一千多幅仍有头衔。能够了解许多历史情况和线索,有助于了解古代敦煌和河西走廊的佛教思想、教派、信仰和传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进程等。


二、艺术价值:


敦煌石窟中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画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并以大量自成体系为特征。都可以成为独立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画的历史。特别是保存了中国宋代以前,也就是10世纪以前如此丰富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的范例,这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是前所未有的。敦煌写本中还有乐谱等音乐资料。丰富的音乐图像资料展示了近千年来中国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它为研究中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美国音乐史与中西音乐交流。


三、科技价值:敦煌作为中西交流的枢纽,不仅留下了商业和旅游交流的场景,还在壁画上留下了珍贵的车辆图像。独轮车、马具、马镫、马蹄钉等珍贵的影像资料。为世界交通做出了独特贡献的中国。还有隋代到西夏的造像画,以及佛、菩萨、弟子画在手上、桌上的玻璃器皿。有碗、杯、碗、瓶、盘,有透明的、浅蓝的、浅绿的、浅棕色的。形状、颜色和纹饰都显示出萨珊风格或罗马风格,说明这些玻璃器皿是从西亚进口的。壁画不仅反映了古代玻璃技术的特点,也反映了中西方之间的玻璃贸易。


4.墩煌莫高窟地理位置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全市总面积3.12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5%,四周是沙漠戈壁,故称戈壁绿洲。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十六国先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修建,形成了庞大的规模,有735个洞窟,壁画45000平方米,泥塑彩塑2415件。它是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场所。


5.墩_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经历了匈牙利、法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英国、印度、瑞典、韩国、意大利、德国等。


6.敦煌莫高窟洞窟介绍




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得知北区崖面现存洞穴248个,其中243个为新编号洞穴。加上南区的487个洞窟,莫高窟现存洞窟总数增加到735个,基本恢复了洞穴中的一千多个壁龛在唐代碑铭中。


7.敦煌莫高窟的资料




莫高窟就是没有比它更高的地方了。莫高窟海拔1300多米,就在这大漠戈壁。沙漠里没有比他更高的地方了,所以叫莫高窟,这个莫高窟就是这么命名的。它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沙漠敦煌。说到莫高窟,人们自然会想到东方的飞天和卢浮宫。石窟开凿在敦煌鸣沙山东麓的悬崖上,正面对党泉,东面是祁连山支脉三维山。南北总长1680米。


当前位置莫高窟建于十六世纪。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中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乐尊和尚经过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佛,于是在岩壁上掘开第一洞。此后,法亮禅师等人继续在此筑洞修行,名曰沙漠高穴,意思是沙漠中的高地。后世,因为莫和莫很常见,它们被重新命名为莫高窟。还有一种说法是:佛家说,建佛洞功德无量,不然是不可能也不可能的。莫高窟的意义就是说,没有比建造一个佛教洞穴更高的成就了。


北魏、西魏、北周时期,统治者信奉佛教,石窟建设得到贵族支持,发展迅速。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加繁荣。武则天时期有一千多个洞穴是时候了。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被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到了北宋、西夏、元代,莫高窟逐渐衰落,只重修了以前的洞窟,很少有新的。


元朝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荒芜。明朝嘉靖七年(1528年),嘉峪关关闭,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新疆被平定;公元元年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震惊世界的藏经洞被发现。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和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舍利发现后不久,英国斯坦、法人伯希和、日本醉鬼立花、俄罗斯欧登堡等西方探险家相继来到敦煌,以不正当手段从道士王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舍利,造成藏经洞舍利被劫掠一空,其中大部分舍利不幸流散藏于英、法、俄、日等地。


8.莫煌高窟的历史




敦煌莫高窟第一窟:从佛有司门的故事可断,老弱病残。


敦煌莫高窟宏伟的建筑、精美的雕塑、飘逸的飞天、弹跳的琵琶,无不令人神往,叹为观止。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神秘的洞穴,欣赏和品味这个大型艺术宝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