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要塞及作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22
1、长城,作为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是我国各民族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组织防御的产物。从放大了的城堡到最终成为烽堠相望、绵亘谨严、敌台林立、纵深梯次的巨大防御体系,长城凝聚了两千多年十数个朝代无数先贤的才智。许多深邃的军事思想由此脱颖而出,为中国特色的军事科学的形成提供了参照,准备了基石。
周幽王为博褒妃一笑,烽火戏诸侯,这一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说明在很早以前,古人已经建立了调兵遣将的预警系统。烽堠又称烽火台,是警戒和传递军情的工程设施,是长城防御的组成部分。它的设置比较灵活,有的直接建于城墙之上,有的则独立地构筑在长城内外,有的又将几个成犄角配置,构成烽堠群。不管建在什么地方,烽堠间都必须要有可通视性,遇有敌情,白昼施烟,夜暗举火,以可见光为载体传递信息,实际上是一套情报保障体系。这在通信手段十分落后的时代,是很具独创性的。其情报传递速度之快,与“马拉松”那种靠人奔跑传递信息的方式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有了这套设施,信息流的输入输出成为可能,上层对末端的控驭,决策层对边境情况的掌握以及夺取先机的处置等等,即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才有了基本的物质手段和前提。显然,这对于我国古代战争的组织、军队的结构分工以及战略概念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
2、长城,作为边防设施,或者是有险可守的第一道防御阵地,然而古人在设计长城体系时,又不仅仅满足于边防的稳固,而是从整个国家的战略形势来考虑问题的。长城是当时战略方针的物质体现,它针对了主要的敌人,控制了所欲的战场,突出了主要防御方向。
汉时为了拱卫长安,派苏建率兵10万依蒙恬旧规模置郡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列障戍于河南(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又开河西五郡(酒泉、武威、张掖、敦煌、金城),隔绝羌与匈奴的联系,故而关中可以无患。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先于长城要害之处设沃野、怀朔、抚冥、武川、柔玄、怀荒(俱在今内蒙古及河北坝上地区)等六重镇,继尔征发百姓10万,筑“畿上塞围”,东起上谷(今北京延庆附近),西至于河(黄河),从而形成了对平城的拱卫之势。明代长城体系最称完善,大体沿长城一线划为九个防区,是谓“九边”;“九边”之前,设置了大宁(宁城)、开平(多伦)、东胜(托克托)三卫;并且分别以居庸、紫荆、倒马“内三关”和雁门、宁武、偏关“外三关”为枢纽,构成两道长城防线。占燕山、军都山、太行山以及恒山、管涔山、吕梁山之地利,加大了防御纵深,瞰制了主要歼敌战场。这种防御布势,不仅着眼于敌人从正面(蓟州、宣府、大同)进攻,而且考虑了敌人取陕、晋组织战略迂回的可能,是比较缜密的。京师核心防御的组织,充分体现了环形防御的思想。主要防御方向居庸关的外镇在八达岭,再往北有岔道城,而南口堡则既是接应前出的据点,亦是防敌侧背包抄的对外正面。京东方向,则针对通州北塞篱村至怀柔苏家口间地形平漫的不利情况,密筑敌台,界之以墙,使京师有重关之险。如上,以长城为主要阵线而组织的国土战略防御,包含着许多成熟的设防思想,不愧为关乎封疆形势和社稷安危的大手笔。
3、长城对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过安全保障,对祖国疆域的形成与巩固做出过积极贡献。
游牧民族的掳掠,给农耕地区的人民造成许多灾难和痛苦,自然也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安全与稳定。《诗经》中所谓“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天子命我,城彼朔方”,大概就是农耕民族筑城以自卫的源头。公元前215年,秦王朝收复匈奴盘据多年的河套地区,在连贯原秦、赵、燕所筑长城的同时,因河为塞,建筑44座县城,并把内地人口迁移到这一地区屯垦戍边,乃有贾谊所称“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格局。西汉王朝在取得河南、河西、漠北三大战役的胜利之后,向西把烽燧、亭障从酒泉伸展到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向北则把“塞外列城”修到了居延海。这样一来,就控制了祁连山和焉支山,打通了河西走廊,从而比较彻底地解除了匈奴威胁。之后,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畅通无阻,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呼韩邪单于自请留居塞下,为汉守边,则开了匈奴政权接受中原政权领导的先河。兹后六、七十年间,北部边城晏闭,牛马布野。长城作为一种势力范围的标志,显示着某种战略优势,构成了一种对敌人的潜在威慑。汉王朝在威慑所及的地区,设屯戍守卫,组织大规模移民垦殖,迁徙安置降众,逐渐拓展中原先进的耕作制度与生产方式,也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渗透。长城非但没有割裂各民族间的联系,反倒是因为有了长城及其戍守军人的管理监护,才更加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有序交往与文化趋同。因为不少朝代都注重把依附而来的游牧民族,安置于长城内外的边境郡县,这就使他们更有机会接近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与文化传统,同时也为边境口岸的双向贸易提供了市场。如今沿长城一线不少称为“口”的城镇,都是基于边境贸易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山西民歌中的“走西口”,也是指到长城以北(即口外)去贩牲口,做生意。如万历年间,俺答部归顺明朝,明廷封俺答为顺义王,在偏关水泉营长城外和大同、张家口三个地方,开互市市场,供人和汉人相互贸易。“城头旆影晴朝见,柝里秋声静夜闻”。长城内外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这一带边境20多年不起狼烟。
疆域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许多代人的生息繁衍,开发建设,最终才能以一种文化传统的形态表现出来。然而作为疆域开拓的第一步,则是以军事占领与控制的形态表现的。因为有了需要派军队戍守的边防设施,因为需要戍边将士的长期生存组织有效保障,所以军事占领必将与屯垦、移民等举措相联系,而当越来越多的移民与那一方水土相亲和,经济文化存在取代了孤立的军事存在的时候,疆域的概念也就初步形成。长城固然不是国界,但是长城以及依托长城伸展开来的各种军事筑城,却具备控驭国土的辐射功能。西汉长城伸入西域,整个河西走廊才实际归入国家的版图。东汉时由于西羌变乱,朝中有人为缩短战线,集中军力,几次想割舍河西,都被有识之士据理谏止。这一方面说明古人早就有强烈的国土意识;另一方面也说明有了那些军事筑城的支撑,避免金瓯之缺才不会成为空谈。唐代虽然没有花大气力重修前代长城,却利用这些设施,大大推进了自己的部署。安西都护府所辖之碎叶城,已是如今吉尔吉斯之地。唐朔方大总管还在黄河以北、阴山以南修筑三座受降城,三城相距“各四百里”,并置“烽堠千八百所”,也进一步巩固了对大漠以南地区的控制与管理。金代为防御蒙古的进攻,花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东起嫩江左岸的莫力达瓦旗,沿大兴安岭、内蒙古大青山,直达河套西曲之北,修筑了一道长三千余公里,壕堑和边堡相结合的军事防御工程,人称“金界壕”。至今,满洲里以北到蒙古国境内,仍有金界壕的遗址。不管这道军事筑城在当时是否起到过防御作用,其作为中华民族版图控制的历史实证,还是很有说服力的。详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