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12-13
1.普遍性目标
普遍性目标是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对课程进行的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它对各门学科都有普遍的指导价值,往往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指令性的特征。
普遍性目标是一种古老的课程目标取向,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和古希腊时期,如《大学》的教育宗旨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有德行的生活”;再者,我们现行教育方针规定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都属于普遍性目标。
2.行为性目标
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具有目标具体、精确、可操作性强的特征,克服了以往“普遍性目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行为性目标的构成要素:
(1)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教学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能从教师角度陈述,如不能出现“使学生”、“让学生”“培养学生”等表述。
(2)动词行为,行为动词是表示事先规定的对学生行为期望的词语,如“认识、理解、背诵、操作、计算、写出、掌握、体会”等。
(3)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产生的特定限制或范围。如“借助字典......”“根据图表......”“根据上下文......”“在与同学的合作过程中......”“在5分钟内......”。
(4)表现程度,是指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水准或学习水平。如“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笔画规范、结构匀称”“至少游50米”。
考生在备考时,能重点区分这四个要素,特别是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3.生成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又称“形成性目标”、“生长性目标”、“展开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而不是预先设计好的。如果说行为性目标关注的是结果,那么生成性目标关注的就是过程。这种目标关注的不是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师生根据教学的实际进展而提出相应的目标。
生成性目标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他认为教育目的不应该是预先设计好的,而应该是教育经验的结果。此外,罗杰斯认为课程的功能是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有助于个人自由发展的,有内在奖励的学习经验,课程的界定与测量是不重要的。
4.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反应的同质性。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形式,而不是预先规定的结果。例如“老师要求学生参观植物园回来后,谈谈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参观植物园后,每个学生最喜欢的植物肯定是不一样,这是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这种关注学生首创性反应形式的目标就属于表现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