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心得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3

1. 学习文言文的感想300字

从上小学起,我们就开始接触并学习文言文。

由于年代久远,对于白居易的所谓“老婆婆都能读懂”的诗文,我们读来都难免有些晦涩难懂。但一路学来,收获和意义还是不自觉地显现了出来。

从牙牙学语我们就开始背诵 ,读“人之初,性本善”,听爸爸妈妈讲“犬救 *** ”“黄香温席”的故事。读《文徵明习字》,深深为他“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的学习精神而感动。

进入高中,我们学习了越来越多的文言文名篇。我越来越感受到,作为中华儿女,作为想进步的青年,学习文言文是多么的必要。

读《增广贤文》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清楚地懂得了要孝敬父母。

读《后汉书》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我知道了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读《公孙龙子》见侮而不斗,辱也。它教会了我们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读《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读《庄子》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读《左传》,读《中庸》,读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通过学习文言文,我直接了解了历史以及古人的思想。

很多中国人不可不知的知识都来自于文言文。三山五岳,三皇五帝……。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面对古人的思想观念,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理解,但是它带给我们的借鉴作用是绝不可否认的。古为今用,继承发展。

中医是起源于形成于中国的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特点的医学。它无疑很好地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

即使在文革期间,中医仍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党和国家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文言文一直是中医考试的必考科目。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

仅对于医学方面,文言文中就包含着怎样丰富的智慧啊!中华民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都凝结在了文字典籍之中。

文言文中有无限丰富的凝结着古人智慧的材料。当然,学习这些经典文章将对我们修养内涵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身为中华儿女,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身为中学生,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又可以增加我们谈吐的魅力,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2. 文言文两则心得体会

原发布者: *** 亚

文言文心得体会【篇一:文言心得】学古代汉语的心得古文,我们从初中就接触了,那时觉得那一句句的“之乎者也”甚是拗口。而且那些语法、句式、词义难以理解,但是因为那时的语文老师对我们的文言文学习抓得不严,因此就得过且过了。到了高中,我为了高考的时候能在文言文那块拿高分,所以在学习古文的时候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句式、断句、词义、翻译、、、、、、都一一苦记,正是因为这样,往往我就忽略了文章的一些更深的涵义。终于寒窗苦读十二年我如愿考上大学,并选择了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再次接触古文,这次学习古文我觉得我不能局限于课文本身的词义解析了,我应该深入一点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在老师的循循引导之下,我懂得了学习古汉语要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在学课文的时候可以在脑海里展开一幕幕相关的联想,结合知识理论感受文言理解文言。记得上第一节古汉语课时,老师就跟我们说为什么要学习古汉语,古代汉语”是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基础课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而我们又是师范生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古汉语知识,而且“古代汉语”还是一门工具课;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以便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不仅这样学习古代汉语还有利于理解、学习和运用现代汉语,并且,学习古代汉语我们才会欣赏与研究古代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要想教好中学语文必须要学习古代汉语。经过接近一年的学习古汉语给我留下了很多

3. 文言文教学设计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地为之重要众人皆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就明确规定: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由于文言文在生活内容和语言形式两方面同现代语体文存在着时代的距离和差异,因而中学的文言文教学是一个难点.对文言文教学认识不足、或过分强调文言文难教难学,都不利文言文的教学.所以,探讨初中文言文一、培养兴趣不强迫.在许多人眼中,文言文就是一堆毫无美感可言的文字符号.如何以古文的魅力吸引学生,吸引他们走入古典文学的殿堂呢?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励是最好的手段.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要将古文晦涩的语言通俗化、生动化、形象化;要根除学生古文学习的心理障碍,调动起积极性;要把设计的内容贴近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知识是用来运用的,凝固的知识是无用的.学习古文就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以之为现代汉语服务.二、不薄积累重理解.传统的语文课堂把讲授文言知识当成了文言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这无可后非,但久而久之,学生眼里只有枯燥的古汉语文字,让人眼花缭乱的一词多义现象,头昏目眩的此类活用,不可捉摸的文言虚词,以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等等,这时再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谈何容易?由此看来,离开阅读孤立的抓知识实在是一大误区.我认为,教师应借助形象化的手法或关键性的问题激发学生领会主旨,把握作者的情感,在理解的基础上谈积累,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强调拓展多比较.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设计古文教学时不能为考试而教,应当把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批判的古文化的精华和优良传统为目标.这样反而会收到不求鱼却得鱼的效果.我很喜欢乌申斯基的一句话:比较式思维的基础.在设计文言文教学时只有让学生把不同的内容对照研究,由此及彼,求同求异,拓展延伸,组合积累,才能让学生牢牢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学《孙权劝学》一文时可以把它和《伤仲永》进行比较,让学生分析两者的不同,把握文章的深意.四、关注体验深探究.在设计文言文教学时常缺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反思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都应该努力摆脱按部就班的陋习,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体验.给他们提供学习方法,留下广阔的研究空间.教材中的文言文,虽大多蕴含丰富的精华,但由于时代和作者本身的思想局限,在文中难免有一些消极或不合理因素.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的探究.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鉴赏、辨别、分析、做到批判的继承.另外,在设计教学内容是还应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在课堂上切忌面面俱到,去做完全研究的教学;或舍本逐末,离题万里;要强调诵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品味等等.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地了解学情,走进文本,锐意创新.枯燥的文言文也可以不枯燥,学生也可以美美地去品味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盛宴.。

4. 学习文言文的感想

原发布者:星缘蓝光

一、开头最好开门见山,直接写出在什么样的环境背景下发生的事,给下 *** 铺垫。二、直接写事件,有什么使你有了启发,从而感悟到什么。现在没有没关系,以后干时多留心,寒假还长着呢,相信你会找到有关材料的,仔细品味生活吧!三、接着就可以写结尾了,也就是你感悟到的东西,要寓意深刻,打动人心,在做一小截,作文就算写好了。学习感悟 “人不学习要落后”――这是一句永远不老的老话:“人不能终身工作,却要终身学习”――这是学习型社会倡导的新理念。知识是一种神圣的“怪物”,怪就怪在它与其它资源不一样,任凭权力再大、财富再多、武力再强,也掠夺和俘虏不到“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只能是学习。因为,学习是走进知识殿堂的钥匙。 学习与时间 学习需要时间,时间是学习的伴侣。在学习上肯多花时间、愿多花精力、能多花功夫的人,学习的内容就多,学习的层次就高,学习的感悟就深,学习的成效就大。 时间是人人都具有的财富,但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它的价值。有的人把它当作生命的一切,有的人把它当作吃饭与睡觉的刻度。时间与空间一样,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这是别林斯基对时间的定语。但在时间价值这杆天平上,却有着不同的重量。时间的价值是无法计算的。鲁迅先生认为“时间就是性命”。富兰克林提出“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讲,珍

5. 如何从基本开始学习文言文

从基本开始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拿到一篇文言文,一定先解决字词。只有解决基本字词才能无障碍的阅读,最好能背诵下来,可以很好的培养自己对语文的语感。

2、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基本情况,也就是写作背景。

3、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讲,根据课下注释能大致的翻译出文言文的意思,不要求和参考资料一致,只要大致翻译出来,重点的字词掌握就可以了。在翻译的时候,想着古人说此话时,我用现代语言怎么说,可以有意识地猜测,培养自己的语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