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笏的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6

有关玉笏板的问题我想了解玉笏板的历史起源用途意义特别是和唐朝的

玉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拿在手中的器具。

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

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

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

从上可以得知 既然《礼记》中已有记载 那么玉笏板出现的年代应该早于春秋时期,估计在在商周时期已有使用。

云南的石林到底有几年的历史

石林历史悠久。中国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专家在这里发现旧石器文化遗址,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在这里出土。汉朝设谈藁县,唐设陇堤县,宋为路甸县,元、明、清为路南州,民国改州为县,1950年5月6日成立路南县人民 *** ,1956年成立路南彝族自治县。1998年改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

据明代的记载,石林已开始有人前往游览,这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清康熙年间孙鹏作《石林歌》赞颂了石林奇景,序中说,“路州东去十五里许,石攒簇如林。”后来清道光年间何彤云也写过一首《石林》诗。诗中描绘了石林的景色。

“入望忽森森,苍然石气深。插天青玉笏,堕地碧瑶簪。长讶四千尺,低犹笋一寻。不逢元镇画,狮子独名林。”后来石林声名日大。

笏是哪个朝代用的朝牌

笏就是朝板,哪个朝代用,都可叫“笏”

笏 ①hù

【释义】笏 〈名〉形声字。从竹,勿声。

【本义】〈古〉古代朝见时大臣手上所执的竹板,用玉、象牙或竹片等制成,可以用于记事。

【简介】

笏,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两晋以后,纸张普及,笏成为一种礼节性用品,料质也由竹木上升为玉或象牙,但不是每一位官员都有资格用玉笏或象牙笏。唐代武德四年以后,规定五品官以上才能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笏,对笏的形状也有规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为上圆下方。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的官员不执笏。

而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

卿、这个字的含意及它的历史谁讲解下

1. 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相。 2. 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3. 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 4. 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5. 古代夫妻互称:~~。~~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 6. 姓。

详细字义 1.(会意。甲骨文字形,像二人向食之形。《说文》:“从卯,皂( bī)声。”“卯,事之制也。”本义:飨食)

2.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北魏在正卿下还有少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卿,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也。——《说文》

诸侯之上大夫卿。——《礼记·王制》。注:“上大夫曰卿。”

卿大夫豹饰。——《管子·揆度》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礼记·王制》

有卿之名。——《国语·晋语》

五大夫三卿。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

荐笏言于卿士。——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王公卿相。——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有卿士。——清· 周容《芋老人传》

3.又如:卿相(指中央行政机构的长官);卿贰(侍郎的别称;次于九卿的少卿。清代一般为三品到五品的虚衔)

晋尔卿佐,为我典型。——明 钱谦益《袁可立授奉直大夫》

4.古代用为第二人称,表尊敬或爱意

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资治通鉴》

卿今当涂。——《资治通鉴·汉纪 》

岂欲卿治经。

卿言多务。

卿今者不略。

5.古代君对臣的称谓如:爱卿

6.古代朋友、夫妇间的爱称卿子冠军。——《汉书·高帝纪》。集注:“卿子,时人相褒尊之辞。”

卫人谓之庆卿。——《史记·刺客传》。索隐:“时人尊重之号。”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将领。秦以前天子、诸侯之将帅皆以卿为之[general]

卿无共御,立军尉以摄之。——《左传》

8.通“庆”。祥瑞,福泽

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烂兮,糺缦缦兮。——《尚书大传·虞夏传》

9.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