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黄土高原简介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

主要特点:

1.黄土高原河流众多,沟壑纵横,沟壑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50%。

2.黄土高原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年变率大,年内分配不均。

3.黄土高原地下水非常贫乏,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护水源、保护环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4.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1)黄土的特性

该地区深厚的地表覆盖物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土分布区。黄土以粉沙颗粒为主,土质疏松,遇水易崩解,因此极易受到流水侵蚀和搬运,也容易形成滑坡。

(2)降水

降水偏少,季节分配不均,在7、8、9三个月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每逢暴雨,泥沙俱下,水流变成滚滚泥流。

(3)地质地形(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基础前提条件)

这里是地震多发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地震,地震时黄土斜坡容易失去平衡,产生崩滑,使得地面更加破碎,地形起伏明显,流水侵蚀进一步加剧。

(4)植被(表面看来是自然条件,实际上隐含着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

植被有拦泥蓄水作用,因此植被较好的地方不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

2.人为原因:(1)毁林开荒

关中地区大量移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得森林、草原变为农田。

(2)过度樵采

(3)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当土地表土流失,肥力耗尽之后,人们便弃荒,另觅他处,使得原有土地植被殆尽,无法恢复。

(4)开矿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1.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

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3.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

4.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