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身处何地,全然地安于当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你能再多举些普通无意识状态的例子吗?

试着觉察你自己是否用语言或是思想在抱怨一个你身处的状况,或是别人说的话、做的事,你的环境、你的生活情境甚至天气。抱怨通常是人们对本然不接受的表现。当你在抱怨时,你就使自己变成了一个受害者。当你大声说出自己的感受,你就是在行使你的力量。所以如果有必要或者有可能的话,你可以通过采取行动或大声说出你的想法来改变这种情况;要么离开这种情境,要么就接纳它,其他一切的行为都是疯狂的。

普通的无意识状态通常与抗拒当下时刻有关。当下同样意味着此地。你在抗拒你所处的此时此地吗?有些人常常希望他们身在别处。他们的“此地”永远不够好。自我观察一下,看看这种情况是否发生在你的生活之中。不管你身处何地,请完全地保持“临在”。如果你发现你的“此时此地”变得无法忍受并且使你非常不开心,这时你有三种选择:从这种状况中离开,改变它,或者完全接受它。如果你想对你的生命负责任的话,你必须选择其中的一个,同时必须现在就做出选择。然后,你就应该接受你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没有借口。没有消极的态度。没有精神上的污染。保持你内在空间的清洁。

如果你采取任何行动——离开或者改变你的情况,首先请放下消极的情绪,如果可能的话,请完全地放下。由深刻观察而采取的行动比由消极心态引发的行动更为有效。

行动总比不行动好,尤其是当你陷入不幸之中很久时。如果你所采取的行动是错误的,至少你会从中学到教训,在这种情况下,它就不再是个错误了。如果仍然陷于其中,你就会一无所获。是恐惧阻止你采取行动吗?承认恐惧,观察它,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它身上,完全与它共存。这样做切断了恐惧与思维之间的联系。千万别让恐惧入侵你的思维,请运用当下的力量,恐惧不敢与它对抗的。

如果真的没有任何事情能改变你的“此地”和“此时”,并且你不能使自己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那么请放下内心所有的抗拒而完全地接受你的“此地”和“此时”吧。那个喜欢感觉痛苦、怨恨和愧疚的虚假而不幸的自我会因此而无法生存。这叫作臣服。臣服不是懦弱。在臣服中有很大的力量。只有臣服的人才有精神力量。通过臣服,你将会从内心上摆脱这种情况。然后,你可能会发现,你在没做任何努力的情况下,局面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哪种情况,你都自由了。

你是否有应该做但现在又没有做的事情呢?如果有,请现在就开始做吧。或者,你就完全接受你此刻的消极、懒惰或被动,如果这是你的选择的话。请充分地享受它,请尽可能地懒惰吧。如果你完全进入这种状态并变得有意识,你将会很快从这种状态中脱身。不管哪一种方式,你都没有内在的冲突,没有在抗拒,也没有消极负面的心态。

压力的产生是由于你在“这里”却想到“那里”去,或你在当下却想去未来。这是一种让内在分裂的方式。

你的压力很大吗?你是否太忙于进入未来,而把当下变成你达到未来目标的手段?压力的产生是由于你在“这里”却想到“那里”去,或你在当下却想去未来。这是一种让内在分裂的方式。创造这种内心的分裂并与之共存是精神失常的行为。每个人都在这样做的事实并不能说明它就是合理的。如果必要的话,你可以动作快些,工作得快些,甚至用跑的,但是不需要抗拒当下并且把自己投射到未来去。当你工作、跑步时,全力地去做吧。充分享受能量的流动以及那个时刻的高能量。现在,你就不会有压力了,也不会将自己一分为二了。就是在动、在工作、在跑,并且充分地享受它。或者,索性丢下所有的事情安静地在公园的长凳上坐着。但是,当你这样做时,请观察你的思维。它可能会说:“你应该去工作。你正在浪费时间。”请观察你的思维,并冲着它微笑。

过去是否占据了你大部分的注意力?你是否经常正面地或负面地谈论或思考着过去呢?这些过去是你曾经取得的伟大成就、你的冒险经历、你的受害经历,还是别人对你做的可怕的事情或你对别人做的可怕的事情?你的思维过程创造了愧疚、骄傲、怨恨、愤怒、遗憾还是自怜呢?这样,你不仅加强了那种虚假的自我感,而且还通过在心理上不断积累过去,加速了你身体的老化。通过观察你周围的那些从过去不能自拔的人来证实这一点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