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第二》(21):不从政的从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2
【原文】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翻译】有人问孔子:“您为什么不从政呢?”孔子说:“《尚书》有云:‘孝顺你该孝顺的人,友爱你的兄弟,将其影响到从政者吧。’这也算是从政啊,为何一定要亲自从政呢?”

【我的理解】

此章的内容,应该与上两章想呼应。

上两章是孔子回答如何从政的问题,分别回答了鲁哀公和季康子的疑惑。这一章则是有人问孔子,为什么自己不直接从政。

就像退役的张怡宁,再一次比赛中充当解说员,并说中国队发挥不太好。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说,你行你咋不上。“解说员”称怕自己上,他们打不赢。发现解说员是张怡宁的吃瓜群众,瞬间服气,也老实安分了。

《论语》的编排就是这么有意思,也有点调皮。

孔子周游列国之后,一心做文化传承,有不明事理的人便有此一问。孔子引用了《尚书》的话,表明从不从政,要看结果。如果自己的影响力能够影响当政者,那也是一种从政。

我们需要弄清楚两个问题。

第一,孔子本人是否具备从政能力?

孔子的从政能力,是没有怀疑的余地的。鲁定公时期,孔子为中都宰,中都大治,成为各诸侯国之间的示范区域,其他国家纷纷派遣使者来中都参观学习。后又担任大司寇,统管全国法务,一时国家大治。又陪同鲁定公参加与齐国的“夹谷会盟”,不费一兵一卒,便从齐国手中要回了曾被占领的汶上三城。

从这些来看,孔子不仅有从政能力,而且是非常优秀的从政者。

第二个问题,既然孔子有这么好的从政能力,为什么晚年不从政了?

年轻的孔子,确实想从政,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恢复周礼,使其国泰民安。无奈在鲁国被排挤,周游列国14年,亦未能真正遇到能用孔子之人。并非孔子无能,而是孔子的理想,与各诸侯的想法不能一致。

孔子想达到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家安分守己,恪守礼乐的有序状态。但是诸侯都有称霸之心,俨然是要越过周天子。从本质上,孔子和诸侯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孔子并非不知这一点,所以孔子也赞许那些隐士,也承认自己是“丧家之犬”,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过,孔子却从不执著于此,所以他说“若是苍天不打算丢弃这文化,匡人能把我怎么样呢?”(此时孔子受困于匡)又说过“天将这文化交给我,桓魋能把我如何呢?”(此时孔子受困于宋,桓魋为司马)

由此看出,孔子自认天命如此,行所当行而已,即便不能成功,也并不妨碍自己去做。

结束了周游,回到了鲁国,孔子的心思便全在文化上。因孔子自感年轻人虽然有朝气,但是缺乏文化教养。虽然有好学的尽头,但却没有人能好好教导他们。所以晚年的孔子,并不愿意再继续从政。从政的目的是将文化大行其道,那么直接教导文化,也是一样的。这也是孔子晚年不入仕的主要原因。

由此,我们也可看出,孔子对于自己是否有实权,有实际地位,并不是很看重。孔子想做的,只是推行礼乐,恢复人人各安其分,各守其礼的大同社会而已。

政治的权利与富贵,对孔子没有诱惑力,也不是孔子所追求的。

而从为政的角度来说,有虚名不如有实权,而实权不如有其影响力。

就好比一家公司,董事长是创始人,如果董事长的儿子没有什么实际才干,那么挂一个总经理的虚名即可,实权交给其他人。但即便董事长退位,不再掌握任何实权,但是其影响力,依旧是公司中,无人能比的。

从这一点来看“实事求是”这四个字,或许又会有另一种角度。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到底什么是虚,什么是实,还真要下一番功夫研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