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合群就容易被欺负?这些方法赶紧用起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昨天网上的一条新闻让人触目惊心,甘肃庆阳一个8岁的小女孩在学校被用教鞭殴打,后果严重到影响她今后的生育能力。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校园欺凌。

据了解,这个女孩家庭情况特殊,从小没有妈妈,跟着奶奶爷爷一起生活,平常在学校性格比较文静内向,常常遭到欺凌。

校园欺凌是同学们之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较多发生在中小学里。

它除了包括以恐吓、威胁为主的言语上的欺凌以及以推搡、打骂为主的身体欺凌,还有一种更加隐秘的关系欺凌。

近些年校园暴力的频率越来越高,虽然我们应该从施暴者方面入手,杜绝校园欺凌。但是我们在调查中,确也发现校园欺凌的背后,有三种性格的孩子最容易被欺负。

不合群的孩子

科学研究显示,灵长类动物喜欢排斥和挤兑非同类。一些个性独特的孩子常常会给同伴“另类”的感觉。而且这种孩子一般都不善交际,所以没什么朋友,当被欺负时没人帮忙,最容易变成被集体欺负的对象。

家长溺爱的孩子

被家长养成“温室里的花朵”,所有问题的解决都被大人大包大揽,导致他自己失去处理问题的能力。一旦离开父母的庇护,就容易受到欺负。

爱打小报告的孩子

对于打小报告的情况,如果老师处理不恰当的话,打小报告的人很容易被当做告密者而被孤立和欺负。

综上,不合群的孩子首当其冲被列为了易被欺负的对象。

为什么孩子会在群体中显得不合群呢?

先天性情导致“失群”

孩子本身性格内向慢热,缺乏与人交往的勇气,或者在人多的环境中需要很长的适应时间,如果再不懂得主动,就容易落单。

美妈建议:

父母一定要尊重和接纳孩子,不要因此批评孩子,或者用语言伤害孩子。

你以为轻描淡地说“你看人家都有伴,你怎么没人搭理呢?”,孩子对于父母说的话是很重视的,你对他的评价直接影响他自信心的建立。

你越是觉得他做不到,他越是会自我否定,就更没有勇气走出去。

内向不等于不能合群,内向不等于不爱交朋友。

理解孩子的内敛,给孩子适应的时间。从相互认识、打招呼、一起玩,一点一点的进步中找到成功的交友体验。

交往技能不足导致“失群”

有个妈妈反应,女儿很喜欢幼儿园但是在学校却有非常胆小,谨慎。她和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时候常常感到不知所措,即使被打了也不还手,只是默默走开。

再深入了解他们平日的生活状态时,原来这是个极其细致的妈妈,平时照顾女儿很周到,很少有社会化的锻炼,生活环境很是单一。

从小父母经常主导孩子的行为,会让孩子错过自主学习的机会,缺失交往技能。

所以,女儿在初初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就容易感到陌生、不安全,或者干脆回避。

美妈建议:

父母应该多带孩子走出去,去和社会接触,观察不一样的人,和不同的人“碰撞”。

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场景和对象,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机会,比如在外面吃饭让孩子告诉服务员自己想吃的菜,邀请附近的小朋友来家里办小派对……

通过参与社会生活,让孩子不断在和人接触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熟悉的同伴开始,在放松的氛围下,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

另外,通过亲子阅读,让故事在无形中教会孩子观察他人、理解他人和表达自己,以此细的基本的社交技巧。

挫败体验导致的“失群”

有的孩子是因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有过挫败体验,比如主动交往被拒绝,或者被一起玩的小朋友伤害过,从而对人际交往产生了心理阴影和回避倾向,导致宁愿自己独自相处。

长期脱离社交环境,就会变得不合群。

美妈建议:

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不合群的原理,帮助孩子消除对交往的心理障碍。

通过绘本故事或者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理解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或许当初你和小伙伴的疏离是因为误会的存在,对方不是有意的。或者教他面对失败的交往,应该以什么心态和行动去面对。

引导他和周围熟悉的小朋友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培养感情,重新找到人际交往的愉悦感,重新融入人群。

孩子不合群,不仅脱离周围的小朋友,而且影响孩子的心理正向发展,甚至损害身体健康。

但家长在帮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不能太急躁。

要是没有分析原因,强迫孩子去交朋友,不仅事与愿违,可能还会伤到孩子。给孩子的压力过大,孩子也更容易退缩。

父母应该多了解孩子的内心和情绪体验,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被理解的孩子,才更有力量往外探索。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