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文步骤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3
  1、一年级.为中年级写片断做准备阶段。通过看图说话、写话、回答问题等形式训练学生说写一句完整的话、几话连贯的话,同时学写请假条、留言条、简单的日记等应用文。

  2、三年级,由说话写话向命题作文过渡阶段。要求能写记人记事和状物的简短的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比较清楚,语句比较通顺,会用标.点,同时学写板报稿、决心书、通知等应用文。

  3、四、五年级,命题作文综合训练阶段。进行记叙文写作方法和作文能力的各项训练,使学生作文逐步做到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同时进行一般书信、读书笔记、会议记录等应用文教学。

  (二)以景山学校实验教材为基础的作文教学序列

  该校实行“读写结合,以作文为中心安排语文教学”,以名家名篇为典范,严格进行写作训练。

  一、二年级在集中大量识字的同时,突出字词句的训练进行大量造句、抄书、听写句子和段落、看图写诗写片断、写日记等练习。同时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反映周围的人、本、秆境,养成观察习惯,积累写作素材。这样,到二年级下学期,“绝大多数学生就能在教师指导下,写出三、四百字的短文,为下一段作文启蒙打好基础。

  三年级是作文启蒙阶段。主要采取“放胆文”的形式,把文章“写开”、“写顺”。从三年级下学期起,就指导学生围绕中,用逻辑思维去选择和组织生活中那些生动、形象、具体的材料,要使文章内容具体,叙述细致生动。

  四年级是掌握规律,严格训练阶段,教会学生如何写人、记事、状物等。

  五年级是运用规律,提高作文水平阶段,训练学生能写出夹叙夹议央抒情的儿童小品。

  应用文则根据难易程度分别插在几个阶段中进行教学。

(三)以中央教科所和辽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合组的实验教材为基础的作文教学序列

  从“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体系出发,制定“三步分段”的教学序列。

  1、说话训练,第一段,说一句完整的话;第二段,说几句连贯的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第三段,说一段连贯的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步说话训练主要在一年级完龙同时,且要贯穿于小学作文教学全过程.随年级升高而不断提高要求。

  2、写话训练。第一段,记录口语和原文,就是记录自己或别人说的一句话、几句话,听写简短的记叙文;第二段,借助现成材料(图画、问题等)写话;第三段,自己搜集材料,《自己所做所见所感所想等》写话。

  书面作文训练.第一段,放胆练笔,启蒙开篇;一第二段,分项训练,系统提高.第三段,综合训练,全面达标。

二、作文教学的规律

  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可归纳成四句话二“从说到尾,从达到作,从模仿到创作,从扶到放到收。”

  1、“从说到写”。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为1练学生口头语言.如回答问题.青团说话,叙述观察所见,复或课文,论问题,朗读和背诵课文等。要注意说写结合。把说的话贸。尽一可能让学生写下来。各种书面作文,也要重视会学生先用“说”做准备。“说”和“写”互相配合,一互相参逐。

  2、“从述到作”。“述”是学生依据一定的材料。按照一定的要求,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而“作”则要求学生自己去选材,通过独丘构思陈述自己的意见,抒发自己的感情,是创造性发表自己思想的方式。“述”的训练先从四、五句短文,到比较复杂的文章,从教师提出提纲让地土叙述,到儿童共同拟定提纲,再到独立拟定提纲叙述,这屯是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进行。“作”的训练是如此。先是从低年级以图片、实物,学校与家庭生活为题材,叫学生写简单的故事,到写题材更为广泛、内容更为复杂的文章。从写简单的日记、书信,到独立写简短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

  3、“从模仿到创作”。给学生以范文,让他们模仿,这对帮助学生写好文章,逐步提.高作文能力的作用是很大的。教师要注意,只要学生作文有了一定的基础,“就要引导学生向创作过渡,否则,模仿会对学生作大起消极作用。

  4、从扶到放到收。“扶’,是指对学生写作练习的具体指导帮助。“放”的意思,就是激发儿童写什兴趣,培养儿童的写作习惯,并能放开笔,练习基本写作技能。然后对学生作文逐步提出较高的要求,这是“收”的意思。

三、作文的起步训练

  1、明确训练要求

  一年级上学期,结合学词学句单元的教学首先让学生直接感知什么是句子,帮助学生建立句子概念。学会议完整话、学写完整句子,初步认识陈述、感叹、疑问、祈使四种基本句式。

  一年级下学期,在认识结构简单的单句的基础上,再从一识一些结构比较简单的复句。有意识地提一些常见的句型、句式,让学生练习仿造句子,扩充句子,要在学说连贯话、把一句话写通顶上下功夫。

  二年级上学期,通过看图说一句话、说几句话的训练,让学生认识内容较多、形式较复杂的句子群,学会模仿范句套写总分式、并列式、接续式句群.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训练,使学生观察有序,言之有序。

  二年级下学期,通过看图、看静物、看一场景色等观察训练,学习按时间、方位等叙述顺序写一段话,或写小短文。“学习简单的比喻句、排比句、设问句等,练习修改不通顺的病句。

  2、加强说话训练

  ①口语训练从第一堂课抓起。儿童入学的第一堂课,就围绕“入学教育”的六幅图,进行说话习惯的培养和说好每一句话的训练。

  ②在看图说话中逐步建立句子概念。凭借学拼音的辅助图画;在看懂图意后,每幅图编一句简单而完整的话让儿童仿说。

  ③在句式练习中,理解、巩固句子概念。一要让儿童理解怎样便才是完整的一句话,什么样的话不是句子;二是让儿童在练习中学会说和写比较复杂的句子,从而进一步建立司于概念。

  ④用课文的词句丰富儿童的语言。经常引导儿童模仿运用课文上的语句说话,儿童学一句用一句,口语规范、充实、丰富了,将为过渡到书面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

  ⑤说写意思连贯的话,要重视思维训练。六年制小语第一、二册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后都设计编排了思考练习题。是训练儿童思维和语言的作业。要通过这些作业进行思维训练.通过思维的条理性达到语言的连贯性。

四、作文从说到写的过渡

  1、做听写练习。听写就是用文字记录口语,这是作文的基本功。听写训练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可进行,开始先听写学过的词语、课文,然后听写教师编撰的句子、短文,或书报上的一段话。这科训练在一二年级几乎可以天天进行。二年级第二学期,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摘录优美句子、篇段,这样做,不但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而且能为说话、写话积累素材。

  2、从造句、写见闻到记观察日记。在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后,开始用词书面造句,先说后写、一词多退。在练习书面逐句的同时,还可让学生写见闻。开始要求把今天看到、听到、说的、做的各写一句话,叫写见闻。要求每天或隔天写一段,这样学生觉得有东西好写,也感兴趣,学生写的内容也慢慢地丰富起来,就成了日记。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除了写见闻、写观察日记之外,还指导他们写三言两语。三言两语的面更广一了,可以把他们看到的、听到的,不受命题的限制,通顺连贯地写下来。

  3、看图写话。进行看图说话、写话的训练,要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启发引导时.要认真抓好看、说、写三个环节。每一环节有次序地进行具体指名一不能操之过急。

五、三年级作文常规训练

  (-)连句成段训练

  1、练习以事情发展为顺序的。①把错乱排列的几句话,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②先听老师讲一个小故事,再把这个小故事分成一段话。③教师给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让学生把事情的经过部分写成一段话。④仔细观察几幅连续留,并对照每幅图上的小标题,把图上的意思连成一段话。⑤让学生观察一幅宣传画,思考几个问题,再把画面的意思写成一段话。

  2、练习以总起分述为顺序的。①给总起句,并规定分达的范围或内容,让学全.写一段话。②给学生一个总起句,要求学生把分述部分写成一段话。③规定内容或范围,要求学生用总起分达的方法写一段话。

  3、练习以时间为顺序的。①在指定时间里观察某一事物。如指定在清晨、中午、傍晚三段时间内观察太阳的变化,然后要求学生以时间为顺序把观察结果写一段话。②规定描写对象,要求学生写出它在不同时间里的不同状态。③在几幅图上标明时间,女。这样三幅图:第一幅图是幼苗出土,图上标明时间为“春天”。第二幅图是植物开花,图上标明时间为“夏天”;第三幅图是植物结出果实,图上标明时间为“秋天”。要求学生以时间为序,把图上的内容写一段话。

  4、练习以地点。方位为顺序的。①指定地点、方位,如指定写“学校的四周”,要求学生以方位为序写一段话,写出学校四周是什么样的环境。②要求学生按方位顺序写出室内的布置、陈设,如“教室”、“图书室阳等、③给学生一个题目,如小卜河两岸》,要求学生按地点的转移写一段话,分别写出小河两岸的景物。

  5、练习写动植物外形的。①规定顺序.要求学生写一段话,描写动物或植物的外形。②指定某一动物或植物,如小猫、菊花等,要求学生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方法写一段话,描述它的外形。

  6、练习以因果关系为顺序的。①给原因,要求学生写出事情的结果。②给结果,要求学生写出原因。

  7、练习以前作先后为顺序的。①事先设计好动作,如“擦黑板”,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然后以动作先后为序写一段话,写出擦黑板的过程,着重写好各个动作。②让学生亲身参加一项活动或劳动,写出自己的活动过程,注意按先后顺序把动作写好。

  (二)听写训练所谓“听写作文”,就是由教师先写一篇中心突出、短小精悍、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句通顺的小作文,其中所用的字词尽可能都在学生已经学过的范围之内。文章内容,应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这类“小作文”,写时要以学生的语气写,较亲切。进行“听写作文”时,;由教师一句一句读,学生一句一句记下来,像听写生字那样,学生自然很感兴趣。

  除上述的听写方法之外,还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听写表现力强的句子、段落;特别是听写句子,是很重要的一环。这是因为,为命题作文打好基础,关键在于句子的教学。学生听惯、写惯了,句意和句式也就掌握了,句子间的关系也就好理解了。

  (三)片断练习

  进行片断练习、是实现知识转化为技能的一种过渡性练习。设计这种练习,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使他们有事可写,题目不宜太难或太易。

  怎样指导写片断?

  1、创造情境。提示愤坑,四化情境。所谓创造情境,就是老师上课,让学生把实物带进课堂,也有的记录课堂对话,一课堂讨论等。提示情境,教师可以举一些例子,对每一主题提示一下。回忆情境,像有的老师指导写片断,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经历过的着急、高兴、悲伤、紧张、生气、委屈等各种情境,把它用口头表达出来。

  2、读写结合,模仿人手。读写如何结合?可以从两方面来研究。①读怎样与写结合?有的教师介绍一个好经验,即选范文让学生读。读好一篇,至少要写一篇,有的写三、四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写,可以学写开头,也可以学写结尾,或写人物神态等。②写怎样结合读?写作中强调观察是对的。但学生感知了不一定会表达。如有的老师布置学生写“春游”,学生思路打不开,却少词汇、也缺乏联想,老师看到这种情况,马上就发给补充同读教材《春》,学生一对照,就模仿了。另外,有的老师看到学生不会对照或回忆有关课文,从中得到启发,于是今天写这个题目,就让学生把有关这个悦目的文章(包括过去学过的课文)带进课堂,读一读后再写,这也是条好经验。

  片断训练的课堂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六个因素。①启发引导。②写作。写作时间不宜超过二十分钟,要训练学生敏捷的思考力。③交流。④评政。⑤修改。③誊清。

  (四)仿写训练

  训练体写要发挥“习作例文”的示范作用,。做到仿其法而不袭其文.为发挥其写作的示范作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模仿作者的表达方法,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入手,指导如何表达,从而让学生学习某一表述方法,为自己写好文章所用。仿写时不要拿形式套内容,不要按例文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中间分几段去机械模仿。要抓住本年级的训练重点,按每组每篇的重点要求,以写片断为主,做到求一得而不求其全。切忌脱离三年级学生实际水平,盲目地搞整篇将的命题作文.要把精力放在训练学生把句子写规范,认真写好片断上,然后再注意连段成篇,逐步提高要求,做到有计划地提高作文能力.要弄清本年级本学期的训练序列,明确组与组、篇与篇的训练联系,按步骤进行训练,做到循其序而不乱真格.培养学生用对遣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务必按从写好一句话到一段话,再到一篇文章为顺序去抓,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书水平。

 六、写段训练

  (一)写段训练的原则

  1、起点要准,起步要齐。所谓起点要准,就是要求看清认准这个起跑点,让学生在这个起跑线上跨出较为整齐的步子。训练的起点的确定,要与教学要求、学生实际相符合,就普遍地为学生所接受,可说起点是准的。提高起点,偏离重点,增加难度,学生不但技能得不到训练,习作兴趣也容易被挫伤。

  2、指导宜“粗”不宜“细”。所谓粗指导,就是指导那些在习作中普遍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状物,则应指导学生掌握这个物体(总体与部分)的各个主要特征,像颜色、形状、性能、用途等;记事,则应指导学生明白这件本的开始、经过、结果,其个第二层“经过”是重点环节。

  3、评讲宜“细”、切忌泛泛而谈。评讲宜“细”,应重点细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写具体过程中,对其所反映的事物的观察是否全面、仔细,分析是否合理、准确;二是学生写清楚过程中,看其对词语的应用是否贴切,句子衔接是否连贯,层次安排是否有序。教师在评讲时,可采取比较方法。

  4、批政要从“大处着眼”。评分应从鼓励出发。所谓“大处”,主要指段中内容具体不具体,条理清楚不清楚,句子连贯不连贯,语句通顺不通顺,用词妥当不妥当。对“大处”,教师不但要注重“批”,而且要让学生按老师的批语去“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