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原文_翻译及赏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3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元代·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写雪 , 渔人生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著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线,何等壮阔。
渔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去发现不记得归路。此时渔翁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去,在有浓厚云层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赏析

“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这首词是马致远《寿阳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另两部为《寿阳曲·远浦归帆》《寿阳曲·潇湘雨夜》

1.这首诗给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答: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

2.请赏析“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答: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景之杂乱,美丽,表达出作者心中凄凉的情感,显得十分真实形象。

3.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马致远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山无陵,江水为竭。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余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