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的恩师侯耀文:出身名门一生显赫,死后四年才得以入土为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7

昔日心绪飘摇,不知何处寻往,月影茫茫,更显孤舟迷茫。为搏一束微光,再微小也将努力绽放。 幸遇知音以身为港,化身平静灯塔,指引梦停留的方向 。今朝天人相隔,再难重逢,才更感慨旧时慧眼如炬,一见如故。

抬头仰望,愿觅得先生遗风,皓月无双。请故人放心,定传袭夙愿,将精神代代传递,方不负那年相遇,知遇之恩。

如今,提起郭德纲,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身为相声界的"相声国王",现在的他,是无数人渴望与之结交的对象。但没有人的成功是一帆风顺的,光彩夺目的背后,也曾有乌云漫天。

郭德纲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自小就跟着10多位曲艺老师学习。相声、评书、戏曲这些门类他都有所接触,可以称得上是"全通"。1995年, 郭德纲毅然决定成为一名"北漂" ,打算在北京城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在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到哪个地方讲相声,就必须先"拜码头" ,也就是向同行介绍一下自己的师承与来历。但郭德纲的表演风格,是他自己一遍遍摸爬滚打,一点点琢磨出来的。

他并不像其他人一样,经历过系统学习。郭德纲属于自成一派,独树一帜,有着自己的"味道"。

这样的后辈,若想找到一个正经"师傅",可谓是十分艰难:郭德纲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基础,前辈们能教给他的东西已然不多。扪心自问,谁愿意当一个教不了徒弟的师傅呢?

可郭德纲,是无比幸运的。 他遇见了恩师侯耀文

侯耀文,是何许人也?

1948年7月,侯耀文在北京名门出生 。身为已故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的儿子,侯耀文从小就开始与相声打交道了。1960年,12岁的侯耀文首次登台说相声,表演的就是父亲侯宝林的作品《醉酒》。

出乎世人意料的是,深知此中艰辛的侯宝林先生,不愿让儿子重蹈他的覆辙, 很反对侯耀文从事相声事业。

可自小就对相声兴趣十足的侯耀文, 怎么也无法与相声说"别离" 。侯耀文只好以"小阿弟"为自己的艺名,开始在相声舞台上历练。1965年,侯耀文顺利考入了中国铁路文工团,与石富宽成为了搭档。此后,他们陆续创作出了《智勇双全》等十数个相声段子。

"文化浪潮"结束后,凭借着《财迷丈人》、《戏曲漫谈》等作品, 侯耀文与石富宽二人的名字 ,开始走入了广大民众的视野 。

1979年10月,第四次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侯耀文与父亲俱被选为会议代表,一同参加了这次大会。也正是这一契机,使得侯宝林先生真正认可了自己儿子在相声艺术上的成就。

出身相声名门的侯耀文,虽然与父亲侯宝林走了截然不同的风格,但也称得上是大家风范,天生就有一种说相声的灵气。 侯耀文中后期的作品,自始至终都透露着一种霸气凛然的意味 。从嗓门到姿态,都是通天彻地的爽利与豪气。举手投足间,都是掷地有声的金石铿锵。

这里,就不得不例举一件逸闻,来佐证刚提到的侯耀文先生的灵气了。

2000年左右,当时的相声还远没有什么地位,更没有如今一张门票炒到八九百元,还场场爆满的盛况。那时,有一个大火的晚会节目叫《同一首歌》。这一节目举办,大多请的都是当红歌手。一次,却出人意料地请来了侯耀文与石富宽。本来,就已经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二人的节目还被排在了节目单的中间段, 正好跟在"四大天王之一"的张学友后面。

这一顺序,对于侯、石两人来说,实在有些为难。前面"歌神"张学友的《吻别》刚结束,现场气氛正是热烈的时候。有了前面的火爆气氛作衬托, 两人上台时,显得冷清极了。

正在场面略显尴尬的时候,侯耀文突然拿出了一张手帕,躬下身来,开始擦起地上刚刚遗留的水来。

正当观众面面相觑、一头雾水时, 侯耀文先生不慌不忙地开口:"呦,这歌神感情还是个傣族人啊!" 他的好搭档石富宽先生,立刻很有默契地接上了包袱:"怎么说?"侯耀文立马回答: "这不,在现场过起泼水节来了么!" 这一惊天一接,立即引得在场观众哄堂大笑起来,原本的尴尬就这样被轻松化解了。

侯、石二人表演结束后,现场更是响起了经久不衰的掌声。

就是这样一个在相声界享有盛名的侯耀文,却毅然挺身而出,在郭德纲无处可去的时候,选择给他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2004年,侯耀文举办了仪式, 正式收当时已经31岁的郭德纲为徒

当年的郭德纲,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是真正经过 社会 历练,一路奋斗过来的。这样的他,阅尽人情冷暖, 所以嫉恶如仇,与不少人都结过怨 。也有人找到侯耀文先生,要他管管郭德纲,但却被"护短"的侯耀文先生以一句"一路坎坷走来,他必嫉恶如仇"顶了回去。

郭德纲"拜师"成功后,德云社的名声也渐渐变得响亮。但令人感到无比惋惜的是,侯耀文先生没能来得及看到"徒弟"郭德纲真正"火"起来。2007年的夏天, 侯耀文先生撒手人寰,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恩师侯耀文生前的全力相助,令郭德纲无比感激。这恩情,他一直铭记于心,甚至为此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处。

当时侯耀文先生离世时,太过仓促,未曾留下任何关于财产分割的只言片语。这一情况,直接使得侯耀文的女儿侯瓒与侯耀文的哥哥侯耀华等人争执不下,多番纠缠起来。

而郭德纲作为侯耀文先生的徒弟,虽是外人, 却也挺身而出站在侯瓒这边 ,宁可得罪侯耀华,也要坚决维护师傅后人的合法权益。

侯耀文一生显赫,但离开时却没能安心的离开。众人争吵不休,却可怜了侯耀文先生。直至侯耀文先生离世后四年, 侯瓒才与侯耀华正式签字和解,侯耀文先生才得以真正入土为安。

人生在世自是悲欢离合、聚散离多,但真正的洒脱,自不会被俗世凡尘所扰。举步维艰时也不轻言放弃、望而却步;鲜花着锦时,也不洋洋自得、迷失自我,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本色。

先生风骨,山高水长,如高山无语、如静水流深,总让人倾心不已。 侯耀文先生是真正意义上有大家风骨的人 :才华满腹又仗义执言,敢做不平事,敢讲率直话。

那些错落在生命的风景,那些在身边流连的人,虽来去匆匆,却都在伴随我们成长。面对无常憾事与生死离别,不妨以平常心待之。豁达观天下,方不甘落寞空洞。经历过且珍惜着,人生便得以满足了。世事无常,相遇即是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