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我国矿山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2-19
一 引 言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在所有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中,工业对环境的作用最为直接和最为重大。工业迅速发展所产生的对原材料、能源以及各种矿产资源的强大需求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大量废弃物导致的环境污染给工业环境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工业环境管理现存若干问题的分析,试图从中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设想和建议,这对于完善工业环境管理、提高工业界的环境表现会有一些实际意义。
二 对工业环境管理现存问题的思考
我国目前的工业环境管理政策主要利用命令与控制的方法,即以通过罚款及其他惩罚执行法律上强制的标准为基础,同时也逐渐采用了排污收费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等经济手段。尽管过去对保护环境也确实起到了十分有效的作用,但目前在实际实施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出现了若干问题。通过有关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可知,虽然企业环保意识有所提高,但实际行为与他们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距,问题主要表现在:
1.“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原则无法得到真正落实
首先,资金匮乏或严重不足已成为企业的拦路虎。目前企业普遍亏损,有限的治理污染设备运转不足普遍存在。迫于“三同时”的要求,有些企业不得不兴建治理设施,但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不运转,有的甚至连试运行都没有进行过。其次,有污染治理能力的企业一般在处理“三废”问题上也难以完全达标。因为治理污染的设备技术不过关,管理水平不高,从而治理效果不佳、浪费严重,以及使“三废”处理完全达标的边际成本很高,企业难以达到也不愿负担。所以大多数企业是治理一部分污染,同时再交一些超标排污费。全国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调查表明,报废设施的80%、停运设施的67%是全部或部分地由于技术因素造成的。可见,处理设施技术不过关、设计不合理、工程质量差已成为环保设施不能发挥效益的重要原因。上述两方面也是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难执行的重要原因。
另外,现有排污收费制度存在缺陷,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排污费征收范围落后于形势的需要,我国目前只对“废水”“废渣”及“环境噪声”收费,
,限期治理企业久拖不决治理无限期现象比较普遍。 3.资源、能源、原材料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据估算,1990年美国每耗一吨标准燃料所创造的产值是我国的5倍,印度也为我国的3倍多。现阶段我国有限资源的加速消耗和巨大浪费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1)企业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生产与管理粗放,致使有限的资源能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我国目前的价格体系依然存在着严重的扭曲现象。突出表现在原材料、能源价格偏低,一些环境资源低价甚至无偿使用,这使得企业以低效率方式大量使用,不进行深加工和回收利用,造成严重浪费。(3)虽然法律规定资源归国家所有,资源有偿占有和使用,但资源产权界定不清,所有权和使用权相混淆。产权虚置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短期行为及伴生的资源滥用的重要根源。 4.工业污染的治理基本上停在末端治理的模式上,清洁生产的实施缺少强制力和约束力
目前我国对工业污染主要采取“末端控制”,这一被动的管理模式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给政府和企业带来沉重负担。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不能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根本问题。因而有必要将清洁生产作为工业污染防治的根本性策略。然而实践证明,清洁生产在推行过程中明显地表现为缺少规范与强制性,企业决定是否采用清洁技术主要取决于经济考虑而非环境考虑;采取何种技术才能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也缺乏统一的尺度;同时中小企业参与清洁生产需获取信息、技术和财力来调节它们的生产,这又容易造成清洁生产实施的困难。
三 改进工业环境管理的对策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工业环境管理政策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了改善工业界的环境表现,达到预防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的目的,笔者认为应主要采取以下对策:
1.完善各种法律法规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首先,扩大环境管理范围,确保执法力度的一致性,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乡镇企业公平竞争,调动它们预防治理污染的积极性。
其次,完善排污收费制度,扩大排污收费范围,及时将放射性污染物及其它污染物的排放纳入征收排污费的范围。改进收费依据,由浓度收费过渡到排放总量收费并采用多因子叠加收费取代单因子收费;提高排污收费标准,保证它略高于治理设施的运行费用,这需要应用费用——有效性敏感分析,在不脱离技术经济的可能性情况下,制定合理可行的收费等级。并且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相关条件具备时,根据各种排污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实际损失,向排污者征收全额费用。 再次,执法力度要大,方法要具体可行,执法部门要从严执法。对违反规定、造成污染事故又不去积极治理且拒不交纳罚款的企业,在勒令其停止施工后仍不执行的,应诉诸法律,追究企业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这方面应该借鉴“环保大国”德国的经验。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加强执法工作,因环境污染而受到法律制裁的事例越来越多。比较典型的如:1998年9月,重庆市奉节康乐火电厂因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而受到了罚款5.3万元,赔偿9.8万元的处分,其厂长徐万华也被革职。政府通过加强执法能起到很好的教育和警示作用。同时,要坚决杜绝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的随意和人为因素,这可以通过建立对环境行政的群众监督制度,把企业排放物的量和排放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社会公布,使企业在接受各级政府和监督机构监督管理的同时,接受公众的监督。全国第一个《违反环保法规行政处分办法》最近在山西出台,这是该省为切实改变在查处环保违法问题时只罚民、不罚官的状况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目前该办法已在山西全面实施,全国环保总局最近决定在全国推广山西这一做法。
2.加强清洁生产的立法工作
禁止那些工艺已过时、污染环境严重、浪费资源能源的生产工艺和行业;提倡推广和采用具有高效、节能、减耗的清洁生产工艺并制定相应的推广措施;鼓励能明显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清洁生产技术,措施包括奖励、贷款有限、扩大生产优先审批等;强制和帮助那些因各种原因仍沿用已淘汰的轻效益重污染的工艺技术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采用新工艺。另外,要改进中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包括通讯、决策支持系统和基础数据库等项内容,保证信息系统的通畅,使信息能方便、快捷、多渠道地输送给公关和决策者,以促进清洁生产的推广。 3.利用市场机制,采用各种经济手段,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今后,要逐步把各种环境资源和能源直接投入市场,依靠价格规律和供需关系调整资源价格,最终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环境资源和能源价格体系。逐步将环境代价纳入成本,把资源的稀缺性表现为成本,把环境成本计入产品价格。这需要借鉴国际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研究探讨一些切实可行的环境成本内在化理论和方法,逐步推广和实施环境内部化。我国的低环境标准实际上是一种隐含的补贴,逐步提高环境标准是一种比较可行的环境成本内在化方法和途径。 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基础上,研究和建立环境资源税。企业的税务负担要从劳动和资本要素转移到不可再生的资源的使用和治理各种污染行为上来,即加大资源使用和污染的税收负担,同时使更理想的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减轻同等
的税收负担,使总税收负担不变,只是改变各企业的内部成本结构。这样,环境成本作为商品价格的一部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既能刺激企业为提高竞争优势,降低成本,对少污染技术的开发和资源节约型经济的实现,又遵循了“污染者负担”和“使用者负担”的原则,没有过多地增加企业的负担,因此可操作性强。 4.依靠科技进步,增加科技投入,从根本上解决工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已逐步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资本不足、资源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最终要靠科技来解决,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寻找紧缺资源的替代品。实践证明,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可使几年前人们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因此,要加强科研部门对治理污染技术和设备的研究与推广;研究和开发能充分利用资源或能源的生产工艺,无废或少废的工业生产技术,对工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等,如加快清洁生产工业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并广泛应用工业生态学于工业生产,实现生态工业,达到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资源和减少负面的环境影响,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 结束语
我国的工业化一直伴随着环境质量的迅速恶化,加强工业环境管理,提高工业界的环境表现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但是目前的环境管理政策已不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出现了西方国家所说的“政策失效”现象,所以迫切需要从实际出发采取上述切实可行的对策来改进工业环境管理,解决国内环境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