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演讲》的特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18

《最后一次演讲》的特点:情感激昂、慷慨大气,激愤的情绪和慷慨的气概贯穿始终。

一开始,这种情绪就表现了出来,而且三五句以后就激越起来,进而发展为第二段段首的呼喊、诘问。这种情绪、气势一贯而下,直至发展成为末尾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气概。

运用近义词、反义词使感情色彩强烈。如第一段中用“打”、“杀”、“暗杀”等近义词,揭露了敌人的暴行,使语言富于变化,表达了演讲者对特务暴行的憎恨。第二段用“无耻”和“光荣”这对反义词,词义上的鲜明对比。

闻一多先生在结束语中,把主题升华到另一个高度,“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以发出号令的形式向敌人发出一战到底的挑战。

对比手法的应用

演讲者把不同的人物置于明暗对比鲜明的角度,故意拉大两者距离,并赋予不同的情感色彩,从而达到更佳的表达效果。

如在第二节中,“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把反动派与李公朴置于对比的立场,以反动派的“耻”衬托李先生的“荣”,又以李先生的“荣”反衬反动派的“耻”,两者互为作用。

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对反动派愤怒与蔑视,和对李先生的赞扬,充分表达出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感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