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新闻舆论的四个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29
一、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核心:强化舆论监督
1. 公信力的建立:舆论引导的基础
电视媒体要实现引导公众舆论的功能,必须具备一个基础条件,那就是其节目具有公信力。电视媒体的公信力来自于长期站在民众立场上,为大多数人利益发声,展现全面、真实的社会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媒介的辨识力显著提高。如果受众认为媒体内容虚假或以偏概全,与现实不符,那么媒体的努力将无法得到响应。
2. 直面社会问题:议程设置的重要性
舆论的有效引导需要媒体关注社会语境。议程设置关注认知层面,而舆论引导关注态度层面。媒体应主动选择报道内容,但不可随意左右受众。电视节目内容的选择只是“电视议程”的设置,而公众还会自然形成“社会议程”。媒体应敢于直面社会问题,尤其是热点问题,以提升舆论监督的效果。
二、优化电视媒体舆论监督效果:增强建设性魅力
1. 把握舆论监督的尺度
电视媒体在执行舆论监督时,应避免仅为监督而监督,避免造成“轰动效应”。选择案例和报道角度时,应从新闻工作的指导性出发,恰当行事。在处理社会热点问题时,媒体应帮助协调问题解决,而非激化矛盾。
2. 考虑受众接受心理
满足受众心理需求,传递他们需要的信息,才能获得认同。选取贴近生活、实际和群众的社会事件,才能吸引受众关注。同时,避免无条件迎合受众,避免丧失公信力。
3. 结合新媒介技术:开放空间的专业引导
网络媒体的迅速传播使得事件透明度提高,但信息的不确定性也可能使事件复杂化。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在此时能发挥作用,通过深入报道澄清事件。与新媒介技术结合,可以扩大电视节目影响力。
三、我国电视媒体舆论监督的定位:服务社会发展
在中国现行新闻体制下,媒体属性定位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合作伙伴。电视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时,应保持建设性态度,而非颠覆性。选取具代表性的案例,关注社会主要问题,以帮助而非干扰社会发展。
四、提高引导能力的前景:规范监督机制,优化引导环境
电视媒体希望建立公信力,发挥引导舆论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社会、政府及公众对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期望不断提高。优化舆论监督能力不仅需要媒体努力,还需要制度、法规等环境因素的支持。当前,舆论监督的内外配套机制尚需完善,以减少媒体在执行监督职责时的摩擦。
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不是其全部职能,但作为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核心,应受到重视。通过获取公众信任,“民心”,电视媒体能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