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地理政治生物期中考试题目,最好是苏教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5-01
七下期中考试卷

(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表格中对应的题号下面)

1.隋朝统一全国是在(  )

A. 581年  B. 605年  C. 589年  D. 611年

2.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③乘龙舟游江都④开通一条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3.隋朝一位常州书生,要到洛阳去求学,如果走运河水路,按顺序应经过的河段是①永济渠②通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  )

A. ①②③  B.
④③②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4.“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

A.善于用人  B.虚心纳谏  C.科举取士  D.勤政爱民

5.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6.饮茶习俗风靡全国的时期是(  )

A.汉代  B.隋朝  C.唐朝  D.清朝

7.唐朝的长安城有非常严格的布局,其中繁华的商业区在(  )

A.皇城  B.宫城  C.坊  D.市

8.玄奘西游天竺是中国同哪国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史实(  )

A.日本  B.印度  C.朝鲜  D.阿拉伯

9.崇圣寺千寻塔是古代汉族与哪一个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

A.吐蕃  B.靺鞨  C.回纥  D.南诏

10.为进一步发展与吐蕃的关系,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的唐朝皇帝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11.“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的笔谏者是(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王羲之  D.欧阳询

12.设计、建造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的是(  )

A.李春  B.李冰  C.郑板桥  D.赵普

13.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  )

A.《论衡》  B.《金刚经》  C.《千金方》  D.《内经》

14.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在(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汉

15.我国古代被尊为“药王”的医学家是(  )

A.张仲景  B.李时珍  C.扁鹊  D.孙思邈

16.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形势和民族关系的特点,与下面历史时期最相似的是(  )

A.春秋       B.战国

C.三国两晋南北朝  D.隋唐

17.北宋与南宋的关系类似于(  )

A.西汉与东汉  B.西晋与东晋

C.东魏与西魏  D.唐朝与后唐

18.辽军兵临澶州城下时,坚主抵抗的北宋宰相是(  )

A.赵普  B.寇准  C.石守信  D.李纲

19.1038年,称大夏国皇帝,建立西夏政权的是(  )

A.元昊     B.耶律阿保机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德光

20.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指(  )

A.匈奴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女真贵族

2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22.南宋时棉织业发展到了东南沿海地区。棉织业兴起的地方是(  )

A.四川  B.广东  C.海南岛  D.福建

23.至今仍存有南宋时的港口、船坞遗迹、伊斯兰教寺院遗址和阿拉伯人墓碑的重要港口是(  )

A.广州  B.泉州  C.明州  D.福州

24.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

A.唐朝中后期  B.五代十国时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

25.在宋代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宋朝出现了妇女缠足的陋习

B.在瓦子中你可以听到武松打虎的故事

C.人们可以吃到鲜美可口的“东坡肉”

D.宋朝随处可见蹴鞠比赛

二、主观题(第26、27、28题各10分,第29题8分,第30题12分,合计50分)

26.阅读下列诗句:

诗句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句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诗句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请回答:

(1)上述诗句是同一个作者吗?他是谁?他被人们称做什么?

(2)该诗人的作品有什么特点?与他的诗歌创作成就相当的你知道的还有谁?

2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

(1)这是谁的诗句?

(2)文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3)该诗作者的诗因为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而被后世称为什么?

(4)隋唐时期还有哪些盛世?

28.改错题

(1)隋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

诊断: 错误,应改为

(2)宋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礼部。

诊断: 错误,应改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法典是唐朝的《金刚经》。

诊断: 错误,应改为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时四川出现的“瓦子”。

诊断: 错误,应改为

(5)隋朝时,科举制度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诊断: 错误,应改为

29.列举宋朝时已有的我国的传统节日。

30.简答题:举出西汉、东汉、蜀、唐等四个朝代封建统治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各一个典型事例,并简要说明处理好民族关系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B

C

D

C

D

B

D

C

B

A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C

B

B

A

D

C

C

B

D

B

二、主观题

26.(1)是同一个人;李白;“诗仙”。

(2)特点: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还有杜甫、白居易等。

27.(1)杜甫。

(2)开元盛世的景象。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唐玄宗。

(3)“诗史”。

(4)开皇之治;贞观之治。

28.(1)李渊错误,应改为杨坚;或者将“隋”改为“唐”。

(2)宋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礼部。

诊断:礼部错误,应改为市舶司。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法典是唐朝的《金刚经》。

诊断:法典错误,应改为佛教典籍。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时四川出现的“瓦子”。

诊断:“瓦子”错误,应改为交子。

(5)隋朝时,科举制度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诊断:隋错误,应改为唐朝。

29.还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

30.典型事例:①西汉政府派张骞出使西域;②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③蜀丞相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④唐政府实行和亲政策,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积极意义: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减少战乱,加速民族融合;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2个回答  2014-04-21
自己慢慢考,现在的试卷更换的太快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