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写的同一首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6

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写的同一首诗

苏小妹在历史上并无其人,但民间却流传着很多关于她的逸闻趣事。
传说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讨论诗句。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可以成为五言联句。”
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小妹说:“还算好,不过这个‘腰’不够美。”黄山谷接着吟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说:“是个佳句,但是仍然没用上理想的字。”这时苏东坡忍不住了,问:“那么,妹妹你加的是什么字呢?”苏小妹说:“兄长的‘摇’‘映’二字,确实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但山谷公的‘舞’‘隐’,要略胜一筹。因为‘舞’是模仿人的动作,把柳的姿态反映得更形象;‘隐’是夸张写法,使月的皎洁更突出。而我要说的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听了,一起鼓掌称赞,说:“妙极!”
苏小妹的“扶”字和“失”字,好在“扶”的拟人化更准确,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和互相依偎的姿态,所以比黄山谷的“舞”更生动得体。“失”字,也比“隐”字更传神,它准确地写出了月、梅融为一体的情景。

苏小妹和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给诗加腰看谁最妙简单概括

,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谈论诗句.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
苏东坡说:“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黄山谷接着吟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说:‘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听了,一起鼓掌称赞,说:“妙极!”

给诗加腰中的省略号处是苏小妹对苏东坡和黄山谷诗句用字的肯定。

摇写出了柳的动态;舞把柳的姿态反映得更形象。

苏东坡和苏小妹的对话

1.庭到画堂的距离之近
2.相思感情程度之浅
3.(相思)感情程度之深(解释前句苏小妹相思泪流不到腮边之语)

苏东坡与苏小妹的问题

1.相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脸长,其妹子出句嘲笑他:
“昨日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腮边。”
苏东坡反唇相讥:
“莲步未离香格下,额头已到画堂前。”
小妹不甘示弱,又笑哥哥的满脸胡须:
“欲叩齿牙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2. 据说,苏小妹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选婿。当时消息一传出,呈文求婚者不计其数。其中有一豪门公子叫方若虚,他对小妹倾慕已久,闻讯后连忙应选。他呈上得意诗文若干篇,谁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笔在上面批了一联: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
苏东坡看到小妹的对联,可急坏了。方府豪门是得罪不起的,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联语后面各添一个字,把对联改成: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
方若虚读后真是欣喜若狂,他急于要见苏小妹以表衷肠。苏东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开大了不好收场,急忙托故阻止,说:"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扬,脸长,额突,不信我给你念首诗便知: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方若虚怎知是苏东坡在骗自己,还真以为苏小妹很丑,于是怏怏地走了。

苏东坡和苏小妹的谐音笑话

“你是骗人的! ”辩护律师向对方大喊。
“你是说谎的! ”对方律师师指责说。
法官用小木糙猛敲一下,冷然道:“现在表明了双方律师的身份,继
续审案吧! ”

除了苏东坡、黄山谷、苏小妹的回答,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中间还能填什么?急~

拂 映

除了苏东坡、黄山谷、苏小妹的回答,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中间还能填什么?要理由

轻风抚细柳,淡月妒梅花。 轻风抚摸纤细的杨柳,有诗意吧? 淡淡的月亮妒忌没有梅花那样皎洁。
求采纳

苏小妹嘲笑苏东坡的名言

“昨日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腮边”

苏东坡和苏小妹的对联故事

一、兄妹戏对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个个才高八斗,被称之为: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秋文章八大家。
苏家还有一个小妹,生得聪明伶俐,长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圆圆的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额头,突出的双颚,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样子。小妹受到“三苏”潜然默化的影响,也是能言善对的高手。小妹从小就爱与两个哥哥比才斗嘴,特别是常与大哥互相嘲戏。因为东坡是一嘴胡子,小妹则嘲云:
口角几回无觅处;
忽闻毛里有声传。
因小妹额颅凸起,东坡答嘲云:
未出庭前三五步;
额头先到画堂前。
小妹又嘲东坡下颏之长云:
去年一点相思泪;
至今流不到腮边。
东坡因小妹双眼微抠,复答云:
几回拭脸深难到;
留却汪汪两道泉。
二、兄妹趣对
一天晚上,苏小妹来到书房,见苏东坡对月沉思,便逗趣的问道:“大哥又在想些甚么难题,说出来小妹为你分忧。”苏东坡见她到来,也打趣道:“我刚想起一上联,若你今晚能对下联出来,我就佩服你的聪明。”小妹笑着说:“哪来的上联,要对一个晚上?快说出来吧。”苏东坡高声念道:
水仙子持碧玉萧,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东坡念完,便对小妹道:“看你的了。”说完便闭目养神起来。苏小妹本聪慧非常,但这上联用了“水仙子”“声声慢”两个词牌名,实不易对。苏小妹正在苦思之际,见一丫环手持香茗到来,步步含娇,脚上穿着的红绣鞋,在月光下看的格外真切。小妹灵机一动,即兴赋出下联: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走来步步娇。
下联同样有“虞美人”“步步娇”两个词牌名,形象生动,令人遐思无际。苏东坡见小妹片刻间便想出这工整的下联,不由叹道:“巾帼不让须眉,小妹才华过人,乃女中豪杰。”
三、兄妹咸蛋对
一年端阳,苏东坡见一丫环端上一盘切开了的咸蛋,那冒油的蛋黄勾起他的食欲,正想上前拈块尝尝,但小妹闪身挡在他前面,笑道:“哥哥想吃咸蛋,要请先对个对子。”苏东坡笑道:“吃块咸蛋还要对对子,真麻烦,快快道来。”苏小妹指着咸蛋道:
咸蛋切开舟两叶,内藏白玉黄金;
苏东坡苦思良久,也未能成对。苏小妹笑道:“那哥哥等到对出下联来再吃吧。”说完便吃起咸蛋来。苏东坡又气有笑,越急越对不出来。转眼,众人已把咸蛋吃了个精光。数日后,苏东坡出外游玩,来到佛印所在庙里的后花园。时值仲秋,一树石榴都熟透了。佛印将几个红红的石榴摘下,顺手掰开二人品尝。苏东坡见状,忽有所悟,急忙告别和尚,赶回家中。一见苏小妹, 苏东坡便道:“小妹,快煮咸蛋来!”苏小妹笑道:“只要哥哥对出了下联,小妹亲自煮咸蛋给你吃。”苏东坡一指手中石榴道:
石榴打破罐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苏小妹一听,拍手笑道:“果然对得好。”立即煮咸蛋给苏东坡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