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句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1. 贺知章关于树的诗句

2. 关于贺知章沧桑的诗句
贺知章关于树的诗句 1.关于树的诗句古诗名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汉.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浩.《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宋.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宋.晏殊.《蝶恋花》)
2.关于树的古诗的诗句:《咏柳》
描写柳树的古诗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3、《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4、《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5、《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3.关于“树”的诗句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12.岸头树子直如筠,谁遣相招住水滨。
4.有关树的诗句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11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1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5.关于有树的诗句
树的诗句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6.关于写树的诗句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

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

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柳 【唐】罗隐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柳 【唐】慕幽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

五株斜傍渊明宅,千树低垂太尉营。 临水带烟藏翡翠,倚风兼雨宿流莺。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当时歌吹声。 柳 【唐】裴说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咏柳 【唐】吴融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

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

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柳 【唐】徐夤 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先翠报春归。

解笼飞霭延芳景,不逐乱花飘夕晖。 啼鸟噪蝉堪怅望,舞烟摇水自因依。

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 咏柳 【唐】薛逢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 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庭柳 【唐】姚系 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

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

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7.关于树的诗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岸树二首其一

杨万里

岸头树子直如筠,谁遣相招住水滨。

不合镜中贪照影,照来照去总斜身。

乐府桂之树行

曹植

桂之树。桂之树。

桂生一何丽佳。扬朱华而翠叶。

流芳布天涯。上有栖鸾。

下有盘螭。桂之树。

得道之真人咸来会讲仙。教尔服食日精。

要道甚省不烦。淡泊无为自然。

乘跷万里之外。去留随意所欲存。

高高上际于众外。下下乃穷极地天。

榕树

杨万里

直不为楹圆不轮,斧斤亦复赦渠薪。

数株连碧真成菌,一胫空肥总是筋。

关于贺知章沧桑的诗句 1.表达沧桑的诗句
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 苦忆君家好巷坊,无多岁月已沧桑。

3. 十日从来九风雨,一生数去几沧桑。

4. 知尔有灵应不死,沧桑更变问麻姑。

5. 我上梁山望曹濮,长叹沧桑变陵谷。

6. 独将浑噩留天地,几为沧桑纪废兴。

7. 沧桑转瞬谁能识,富贵浮云安可常。

8. 沧桑长共此山河,却为中原涕泪多。

9. 感慨沧桑眼前事,雍门琴罢不胜悲。

10. 回首沧桑已数番,感怀无尽又何言。

11. 世事沧桑心事定,此生一跌莫全非。

12. 感慨沧桑变,天边极目时。

13.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4.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5.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6.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17.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2.形容沧桑的诗句有哪些
形容沧桑的诗句有:

1. 愿待沧桑换了,并辔数寒星。《八声甘州 冒浣莲》年代: 当代 作者: 梁羽生

2. 感慨沧桑变,天边极目时。《登轮感赋》年代: 近代 作者: 弘一

3.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四言诗·祭黄帝陵》年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4. 等闲历了沧桑劫,枫叶明于血,欲怜画笔太缠绵,妆点山容水色似当年。《虞美人 其一》年代: 近代 作者: 汪精卫

5. 十日从来九风雨,一生数去几沧桑。《大千枉存话旧即送返美》年代: 当代 作者: 钱钟书

6. 来去匆匆数月耳,湖山一角已沧桑。《别蒙自》年代: 现代 作者: 陈寅恪

7. 从来无限沧桑事,都付山僧一枕眠。《民国卅五年秋重登牯岭有感》年代: 现代 作者: 吴宗慈

8. 黄土卷、沧桑都异。《走意一章》年代: 近代 作者: 汪精卫

9. 独将浑噩留天地,几为沧桑纪废兴。《登泰山二首》年代: 宋 作者: 陈梦良

10. 知尔有灵应不死,沧桑更变问麻姑。《读杨廉夫集》年代: 明 作者: 聂大年

11. 沧桑长共此山河,却为中原涕泪多。《书金史后》年代: 明 作者: 汤显祖

12. 依人燕子又归来,沧桑变了心难变。《踏莎行·似水柔情》年代: 当代 作者: 梁羽生
3.解释贺知章的诗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出处:唐·贺知章《咏柳》 [今译]不知那丝丝柳叶是谁裁出,原来二月的春风像巧匠手中的剪刀。 [赏析]这两句是对大自然生化万物所唱的赞歌。

那巧如剪刀的春风裁制出丝丝碧柳,给大地披上新妆,是自然活力的象征,给人以美的启迪。宋代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诗云:“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清人金农《柳》诗云:“千丝万缕生便好,剪刀谁说胜春风。”无不由此化出。

清黄周星《唐诗快》说它是“尖巧语,却非有雕琢而得”,也就是说它比喻新巧,却出语自然,毫无人工的痕迹。 [原作]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 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 妆成:装饰,打扮。

⑷ 一树:满树。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⑻ 似:好像,如同,似乎 导读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

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

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

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作者简介 贺知章,唐朝诗人。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

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证圣元年(695)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转太常少卿、集贤院学士。开元十三年(725)擢礼部侍郎,宫至秘书监。

故人称“贺秘监”,又简称“贺监。天宝三年(744)辞官还乡为道上,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享年86岁。

贺知章少时以诗文闻名,神龙年间(705—707)已名扬京城。开元初年与吴越人包融、张旭、张若虚以诗文齐名,世称“吴中四士”,亦称“吴中四友”、“吴中四杰”。

贺知章邕容省闼,高逸豁达,为一代清鉴风流之士。尤喜好在饮酒中乘兴书写诗文,直到纸尽方止。

曾与张旭、崔宗硅《海录碎事》亦将其与陈子昂、宋之问、孟浩然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贺知章还与张旭情投意合,交往甚密,又为姻亲,故时人也常以“贺张”称之。

两人也经常同游,“凡人家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芝)、索(靖)不如也。好事者供其笺翰,共传宝之”。

(施宿《嘉泰会稽志》)贺知章以草书名世。《述书赋》中赞其草书“落笔精绝”,“与造化相争,非人工即到”吕总《续书评》则以为“纵笔如飞,奔而不竭。”

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诗中将其喻为王羲之,有言“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卢象《送贺监归会稽应制》诗“青门抗行谢客儿,健笔违羁。
4.写沧桑的古诗词
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 苦忆君家好巷坊,无多岁月已沧桑。

3. 十日从来九风雨,一生数去几沧桑。

4. 知尔有灵应不死,沧桑更变问麻姑。

5. 我上梁山望曹濮,长叹沧桑变陵谷。

6. 独将浑噩留天地,几为沧桑纪废兴。

7. 沧桑转瞬谁能识,富贵浮云安可常。

8. 沧桑长共此山河,却为中原涕泪多。

9. 感慨沧桑眼前事,雍门琴罢不胜悲。

10. 回首沧桑已数番,感怀无尽又何言。
5.有关贺知章和风细雨的诗句( ),( )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
望人家桃李花 贺知章

山源夜雨渡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

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

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飘落远。

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

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

千年万年不凋落,还将桃李更相宜。

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莫道春花不可树,会持仙实荐君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