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廉崇洁手抄报内容文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0

名词解释

廉洁:汉语词语,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

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

清正廉洁小故事

说起包公相信我们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叫包拯。自古以来,人们一直颂扬包公,因为他在我们心中是一个扶弱济贫,除暴安民,为民除害,清廉洁净的人。

包公曾经是开封府的知府,他在任职期间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开封城里一些为官的为了自已的消遗,纷纷在河的边上修筑亭院,在河中筑起道埂坝,将一长长的河截成了自家的小湖,使湖水无法排泄,导致了水灾发生,城里的民房倒塌,面对这帮污吏包公非常奋努。他不顾有权的官员和朋友们的劝阻,毅然严惩不贷。从此湖里的河水重新奔腾了起来,老百姓的生活随之奔腾起来,过得蒸蒸日上的日子,又回到了从前那安居乐业的生活之中去了。

包公为了老百姓不屈权贵,一切秉公办案,对待老百姓如对待朋友和亲戚一样,都一视同仁,“他坚信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无论是谁犯了法都要受到法律的裁定。


一、真诚待人,诚实守信

现代社会,竞争时代呼唤高素质的人才,更渴望德才兼备、诚实守信的人才。让我们从身边做起,在学习中,踏踏实实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决不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在生活中,待人真诚、为人坦荡,不瞒事实真相,不违文明公约;在小事中不断提升道德境界,长守诚信之道。

二、律己向善

新时代的学生应当具有丰富的素质涵养,在学习中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耳渲目染,在生活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学会与人相处,理解和尊重不同个性,待人宽和谦恭;学会关心他人,尊老爱幼、维护公德、扶贫济困,培养自己向善之心;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展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深刻内涵。

三、敬廉崇洁,遵纪守法

从小学做人,学做堂堂正正的人,学做清清白白的人。让我们从敬重有操守、重清廉的人开始;从崇敬有正气、重气节的人开始;从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知法守法开始。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尊重法律、正直无私、抵制诱惑、自律自强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觉抵御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使廉洁意识真正深入到我们思想中,体现在我们的行为上。

四、传播廉洁,弘扬文化

廉政建设是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的一件大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身为学生的我们、要积极参与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做一名廉洁文化的宣传员、当好一名廉洁卫士、做好家庭廉洁监督员,做到“小手牵大手”廉洁春风进万家,让“廉洁”二字牢牢地扎根在周围人的意识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