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之死,一种生命之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民国时期的女性,常常被人拿来做比较,比如林徽因与陆小曼、与冰心、与张爱玲等等。

然而在这些出色、优秀、一身才华的民国才女之中,林徽因虽然多受后世褒扬,但她却是比较早离世的一个,林徽因去世那年才51岁。

这样一个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对感情知进退的人,为什么却没能像冰心那样笑到最后,值得人们去反思。

01

林徽因从小到大,人生经历十分曲折。虽然不及张爱玲那般凄惨,但也诸多隐忍。相比张爱玲“出名趁早”的彻底爆发,林徽因却一生按部就班,没能释放自我。

林徽因的家庭在当时,和冰心一样是名门望族,冰心的父亲任命于海军的次长,而林徽因的父亲是林长民在当时的北洋政府还拥有着一个司法长的职位。

但和冰心不同的是,林徽因是一个庶出的女儿,她的母亲是一位继室夫人。而父亲林长民还有一个姨太太,他非常疼爱这位姨太太,因为她为林给林徽因的父亲生了四个男孩一个女孩。

在林徽因很小的时候,就看见父亲和母亲经常吵架,这种画面直接影响了她幼小的心灵,这导致林徽因比别人更加的谨慎和勤奋。林徽因多年努力,好不容易让父亲喜欢上自己,并且还带她出国,但这种幸福的日子却并没有过得太久,因为父亲参与了张作霖和郭松龄之间的争斗,结果战败,最终林长民中弹身亡。

童年时代的林徽因和母亲一起住在破落的后院,眼见母亲从富家小姐变成民国怨妇。林长民去世的时候,林徽因只有二十一岁,虽为长女,却无力支撑起这个家。幸好有未来的公公梁启超愿意资助她,不过在美国期间,她还是过半工半读的生活,为了生计还曾去餐厅洗盘子,忙得忘了时间的时候,她曾一度喝冰凉的自来水充饥,这段时期的辛苦劳累也和林徽因后期的病弱有着重大的关系。

02

林徽因16岁那年,受邻居女建筑师的影响,立下投身建筑事业的志愿后,一生都在为这个梦想,不懈耕耘。

在她和梁思成初识时,梁思成尚未确认志向,曾想子承父业学习西方政治,但被林徽因对建筑的高谈阔论影响改变了主意。在谈婚论嫁时,林徽因也以梁思成必须与自己到美国学习建筑为条件,这也对梁思成一生的立志起了关键作用。

她对自我理想和实现都有着清醒的认识,不远万里赴美国留学,却得知建筑系不招女生。她便“曲线救国”,在美术系注册,但选修了建筑学的全部课程。她全身心投入课业,优异的成绩使她成为课程助教。

在接受美国一家报纸的采访时,林徽因自信地说:“我要带回什么是中西方碰撞的真正含义。”学成归国,她与梁思成受聘于东北大学,创建建筑系,将留学时的经验用于学校。林徽因还设计了东北大学“白山黑水”的校徽。

林徽因早年患肺疾,抗战期间颠沛流离,病情加剧为肺结核。但哪怕身患重疾,她依然与梁思成一路风餐露宿、翻山越岭,走遍了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尤其是骑着毛驴寻觅到佛光寺时,身体羸弱的林徽因,亲自爬上长梯测量。当时终日奔波,仅有三个馒头充饥,晚上住宿的条件很差,因受臭虫、蚊子的干扰,他们常常是无法入眠。

虽然林徽因一直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一直在为中国的建设忙碌着。

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在晚年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虽然我妈当时已经因为病重,躺在病床上,但是她身上的社会责任感却一点都没减弱,就连她病危之时,想的依然是抗战之后,怎样建设中国,她想到了廉租房……

03

林徽因除了大家看到的温婉外表,骨子里她还是个个性鲜明、争强好胜、疾恶如仇的人。她的身上有近代中国女性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坚毅。

林徽因生于1904年,死于1955年,在她短短的一生中,经历了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在那些动荡不安的年代,她个人的命运紧紧地和国家、民族的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在三十年代,林徽因的生活条件相对富足,在那样的情况下,她为了钟爱的古建筑研究事业奔波,没有享受到什么生活。

抗战期间,林徽因主动随丈夫一起携全家南渡逃亡,并无任何抱怨。国难当头,她认为个人吃苦受累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逃亡途中,梁家不仅缺衣少吃、贫困交加,还经常遭受空袭带来的死亡威胁。对此林徽因并不以为然,她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她说:“我们太平时代的考古事业,现时谈不到别的了,在极省俭的法子下维护它不死,待战后再恢复算最为得体的办法。个人生活已甚苦,但尚不到苦到‘不堪’。我是女人,当然立刻变成纯净的‘糟糠’的典型,租到两间屋子烹调,课子、洗衣、铺床,每日如在走马灯中过去。中间来几次空袭警报,生活也就饱满到万分。”

林徽因脾气不好,她的侄儿也有说过,那时候一大家子住在一个院子里,林徽因与梁思成时常吵架,梁思成总是吵不过,要么就是沉默不语。林徽因的外甥女后来也说:“二舅妈心直口快,是刀子嘴豆腐心的那种。”可见林徽因性格并不像她的外表看上去那样,就连林徽因的孙子梁鉴也公开说过:“林徽因有些大小姐脾气,心直口快,我爷爷不容易”。

而也正是这种黑白分明的个性,让她对自己做人做事都有很高的要求,以致于没能有爱惜自己的身体,生活中也从未从个人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

04

王朔曾经在《致女儿的书》一书中,表达了对原生家庭、对母亲疏忽亲子关系建立的怨气。

他甚至认为妈妈有病,是个人格不健全的人。王朔总结说,我父母那一代人,他们不懂什么是爱,他们只知道教育一个孩子永远正确,别犯法,别给社会添麻烦,别给她丢人,这就是她的爱。

然而,王朔的母亲的行为方式,并非是她个人的问题,是那个时代造成的。和王朔的母亲一样,林徽因也是这样一个人,在她如何教育儿女方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作为一个女性,她为什么要这么拼,两个人都如出一辙。

王朔的母亲是个走出家庭的独立女性,也就是新中国建立后官方所极力赞扬的新女性。为了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她们一定要付出比常人更大的代价。她们接受了教育,有着独立的工作,和男性享有平等的权利。但在这个过程中,母亲自己的身份认同却出现了严重的偏颇。新中国建立以来女性的地位看起来是提高了,这种官方所推崇的男女平等,实际上是以女性向男性认同代替了女性对自己身份的清晰认知。

王朔母亲这样的革命新女性以丧失掉女性的特质为代价而成为新女性。这样的新女性在意识形态的鼓励下,承担起与男性同样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却是以放弃家庭为代价的,当然更无力去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

同样,林徽因也十分憎恶别人以美貌提起她,美,似乎成为她身上唯一的弱点。林徽因曾说过:“真讨厌,什么美人、美人,好像女人没有什么事可做似的,我还有好些事要做呢!”

虽然这句话表面听来是不喜欢别人用外表来评价她、轻视她,但实际,林徽因也是极力的希望将这个社会能对男女持平等的看法,并极力希望用事业上的成就,来捍卫自己的独立自强的身份,然而,这种坚定背后,她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多年钻研建筑,和一群嗜烟如命的男人一起工作,让她的身体每况愈下,病入膏肓。

女性的独立、女性的坚韧与要强,显然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人的一生很长,以忽略了女性作为母亲的天赐的身份,为了事业断了和孩子的亲子情缘,或者以事业上做出成就,而忽略了对自身健康的照料都是本末倒置的事情。

05

林徽因的一生是伟大的,也因为美貌加持才情及事业心常被人津津乐道,但是这样的英年早逝,实在很难不让人痛惜。

有人用“天妒英才”来慰藉林徽因早逝带来的悲痛,就像那么有才华的张爱玲一生际遇坎坷一样,聪明伶俐之人却总是活的惨淡、死的悲凉。反观历史、似乎命运像有一种补偿机制一般,一个地方太好或者太坏,它总在其他方面给你一种平衡。

如果可以选择,你会做哪一种人呢?

命运来临的时候,人的意志也不是完全无力反抗的,命运的事我们无法把控,但是个人的意志却可以自己支配。

以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