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会听到自己想听到的,然后过滤掉了那些不愿意听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2
每天有那么多嘈杂的声音,那么多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的大脑接受不了太多的信息。

人就会听自己想听的。

在外地求学工作差不多20年了吧,每年只是在几个重要的节日才回去跟父母吃饭聊天,比如父母生日,中秋节,再加过年,那时是在桂林离家不太远,100公里左右吧!但也不是每次这几个节日回去,尽量少回,但是过年是逃不了的。

为什用逃字呢?生我养我的家为什么要用逃来形容呢?很多人说游子梦回家乡,家乡多么温暖,可是我却没有这种想回家的感觉。我觉得这跟母亲的关系很大,毕竟从小就是在母亲的怀抱里长大,她的情绪价值观人生观观都会影响我们。

x小时候爸爸经常喝酒,叫朋友来家里吃饭,经常热闹不已,而妈妈其实也是喜欢热闹的,她热情待客,与人交谈,后来慢慢的来吃饭喝酒的人越频繁了,酒鬼也就出现了,爸爸几乎天天和的酔熏熏的,但是奇怪的事他再酔也不忘工作,经常起早贪黑的种庄稼。真是佩服,天天喝醉也不耽误工作。

但妈妈的抱怨越来越多了,她抱怨爸爸天天喝酒,喝了酒还骂人,打人。然后我们三兄妹对爸爸就很反感,家里天天吵架,打架,情感上是帮着妈妈的,心理对爸爸的行为非常不满。每次每次住校的放学回家都不愿意放假,很喜欢在学校,可以不回去看到吵架的样子。

我总希望自己快点长大,长大要离开这个存在,离开这些爱吵闹的人。

到了另一个城市学习工作,才发现别人家里团结和睦,说话可以轻言细语,可以温和幽默风趣的。相比我这严肃的吵闹的家庭,我越发的不喜欢。

来到广东工作,离家越来越远了,有时候做梦会梦到家乡的金黄的稻田,两边的田埂,旁边的小溪,小溪里有很多的小鱼,这是想家的样子吗?那个我经常想离开的地方,在我离它有700多公里的时候,却时常出现在我梦里了。

可能也是年龄大了,处理情绪没有那么极端了,父母性格也柔和一点了吧。但是与他们的隔膜还是很大,虽然经常打电话聊聊家乡的事情,在电话里聊的很好,但是不能住在一起,呵呵,有点矛盾,住在一起就会脸色难看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都是受妈妈的情绪影响大。

妈妈反感爸爸喝酒的样子,妈妈希望家里是和谐的,可以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吃饭的。这个场景是她希望的,可是她太理想化了。

她也做不到,就算坐在一起她也会聊很多不开心的话题。

感觉自己为什么早恋,晚婚,婚姻不会选择,家庭的影响很大,但也有好的一面,父母的学识水平首限制了,接下来的人生只能靠自己运运气和努力了。虽然这一路走来有很多的挫折,但也感谢父母给了我忍耐,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懦弱的品质。我们这些从小在吵闹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面对工作的同事的真吵是显得很淡定,因为这些我们从小就见过了。这也是从小磨砺出来的一种品质吧!这个挫折教育我们经历的很充分。当然也有很多的心理问题。

自己当妈以后,我就会特意的注意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孩子面前对另一半的评价。

孩子总是信大人说的话,会模仿大人做事。

有时候我对另一半的抱怨,女儿会记在心里,开始形成她对父亲的评价。为了不在像我一样反感父亲。不管我们之间有多少分歧,矛盾,我都会是不是表现出说她爸爸厉害,是象棋大师,字写的漂亮,吉他,唱歌都厉害,她在心里也是崇拜的。觉得她爸爸很了不起。

亲其师信其道。亲其父母信其父母。爱吾及屋。

我希望我的孩子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希望她长大后走到哪里都会想着家,而不是逃避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