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虞美人•听雨》,道尽人生曲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7

还记得年少时,最喜欢听那雨声打在瓦上的声音,一到下雨的日子总是会睡个懒觉。

而那时的瓦还不是现在红砖白墙上的琉璃瓦,是自己用泥土烧的,雨打在上面的声音听起来很悦耳。

而现在听到的雨声都是雨打在塑料雨棚上的声音,刺耳又吵人入眠。

那是我少年时的听雨,一直不曾忘记,而突然读到一首诗让人感慨良久,蒋捷的一首《虞美人·听雨》,写出了人生的曲折和深刻。

虞美人 ·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关于雨的诗词很多,飘在雨里的愁绪也是绵延不绝。秦观的“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晏殊的“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等。

蒋捷的这首词却是在三个时间、三个地点、三种场面下的听雨。

少年时,在歌楼上听雨,红烛、罗帐,是无忧无虑和奢华,一个“昏”字,一切显得又缥缈起来,更突显 的 少年生活的奢靡,纵情享受不知愁苦的那些日子。

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青春好年华。

由少年到壮年,岁月是一去不复返,而境况也千差万别。壮年听雨在一艘客舟中,全是漂泊在外的孤独和愁苦。

一个“断”字,不由想到马致远的“断肠人在天涯”,年少时的朋友、亲人甚至那家已经不知何处。

宽阔的江面上,压低的云层,飘着那一艘摇摇晃晃的小船,不知驶向哪里。大雁在鸣叫,那风一阵又一阵的吹,丝丝入寒,是心里的凉意。

如今的我们是怎么都回不到过去了。

第三个时间,词人如今庐下听雨,已经白发染鬓。悲欢离合总是人生常态,任那雨点滴到天明,其中的无奈和心酸尽在其中。

没有说一生怎样漂泊和辗转,却用三个画面描述了一生,物非人非。蒋捷经历了国家灭亡,经历了战乱和逃亡,“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忧伤 体现的 淋漓尽致。

从少年意气到中年漂泊再到晚年孤苦,在空间时间上的变化和对比,是一个人的一生,也是一个朝代的印记。

年少的时光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没有漂泊的客舟, 却 可能是挤在狭小的出租屋里,听着那窗外嘈杂的汽车声和一个城市的繁华。

也许一切都不属于我,但还是要告诉自己明天的生活会继续。 希望当我们双鬓已白时,能安居一隅恬淡地过着属于自己的日子。

快我!快我!快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