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天《底层逻辑》3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2.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2)

流程、制度与系统
流程——就是基于时间线做完一件事的整个过程。流程是线性的、连贯的、客观的。流程管理与流程优化,都是为了更高效率地完成某件事情而进行的一些改变和优化。凡事皆有流程,只是效率有高低之分。
制度——就是做一件事的行为准则,它可以是权力机构发布的规定,也可以是一种契约。企业里的制度,是要求,是规则,是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是刚性的。企业之所以制定这些制度,不是因为它们能使公司获得成功,而是为了避免公司出现大事故。所以,制度就是你开车时的红绿灯,是路边的护栏。
机制与系统——机制与系统在企业管理中是非常接近的,甚至可以说是同一组概念。系统,是若干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某些功能的整体。企业家需要拥有全局之眼,就是说要懂得从系统的角度去看问题,只有这样,你才能站在未来看今天,站在高空俯视全局。
区别:制定是规定,是契约,关注的是结果;流程,是基于时间线做一件事的过程,关注的是过程;系统,是内部各要素、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关注的是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流程、制度,还是系统,其实都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普通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改变制度是改变结果,改变流程是改变原因,改变系统则是改变模型。
如果说改变流程、改变制度是管理,那么改变系统、改变模型就是治理。真正顶级优秀的人,都是用治理的方式管理组织。
——电影《教父》里有句台词:“花半秒钟看透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普通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有1000种,但最有效的那一个,一定是用洞察力改变模型、改变系统。努力成为拥有看透本质,改变模型、改变系统的能力,用治理的方法管理企业,成为那个顶级优秀的人。

逻辑思维与逻辑闭环
一个人如果有基本的逻辑思维,就会刨根问底的好奇心,遇到事情不满足于表面的解释,而是不断地往下追溯,找到根本原因。
四句话建立基本的逻辑素养:一是证有不证无。事物之间的关系并非“非黑即白”的的关系,而是存在着博弈和多样性。二是以偏不概全。真正的高手看上去都很傻,把正确的(大概率成功的)事重复做。很多人读完了大学,做了科学家、企业家甚至总统。不可以用“ 我认识好几个人”的“偏”,来得出“读书没用”的“全”。三是证有靠举例。证“有”相对简单,只要有钢铁般的证据,就能证明一件事的存在。你认为“有”,就要举出例子。举不出例子,就是假说。不要用一个假说,强行说服另外一个人必须认可你的观点。四是概全靠推理。所谓概全,就是得出一般性结论,只能靠证明,靠推理。你的结论并不代表就是真理,不如利用你的逻辑思维来证明它。
逻辑闭环的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思维没有闭环,思考没有逻辑。你说A,他说B,两者之间的思维永远没有交集。第二层次是思维没有闭环,思考有逻辑。有符合逻辑推理的一些布点,但观点时间左右徘徊,自相矛盾。第三层次:思维有闭环,思考有逻辑,但闭环的层次比较低。这种层次是比较可悲的,原因是,一个人一旦在低层次形成了逻辑闭环,可能就无法前进了。因为所有的问题在他的逻辑闭环之中,都是可以解释的。具体的表现可能是,对不同的观点,喜欢先认同,进而快速反驳。当他问你一件事对不对的时候,你是没法反驳他的,因为他当然是“对”的。但是他的观点很虚无、无法落地,就像是飘在云端,看不清地面,也不知道操作细节。在这个层面上进行讨论,无法推动事情的发展,但是他享受于自己逻辑的完整性,一旦如此,也就意味着他的观点无法再落地了,对问题的讨论终究是空谈。过往的经验反倒束缚了眼界和判断,而无法打破自己的逻辑闭环,就无法扔在那层看似很薄的窗户纸,无法上升至新境界。第四层次,思维有闭环,思考有逻辑,且能在更高层次形成逻辑闭环,逻辑闭环十分通透,直达本质。在这一层次的人举手投足间会流露出一股价格魅力,谈吐间有着逻辑的美,你会拜服于他过去的经验和他的知识结构,希望向他学习。但是第四层次的逻辑闭环同样存在问题。他对新事物问题抱有怀疑、排斥的心理,旧时代的结构一旦发生变化,他的闭环可能就会出现漏洞。他不愿承认漏洞,希冀用过往的知识体系来填补这个漏洞。当你用新的逻辑去看这个人的时候,你会发现曾经特别敬仰的一个人在新时代却还在用旧时代的逻辑来解释新世界,这让你觉得十分可惜。因为,沿着旧地图,是找不到新大陆的。第五层次,思维有闭环,思考有逻辑,且能在高层次形成逻辑闭环,并始终保护不断打碎自己的开放心态。在这一层次的人思维闭环永远开放,永远没有死环。他的思维是一圈圈螺旋式的,可以无限往下延伸到深不可测的海底,也可以无限地向宇宙最深处延伸。你会觉得特别可怕,这才是真正的高手。他大量吸收新知识,无论风吹雨打从不间断,不断地去学习别人的逻辑框架,然后不断下沉,往外延伸。在吸纳海量的新知识之后,他不断迭代逻辑层次,不断复盘,不断进行结构调整。面对一次次打击后又重新站起来,这种人的思维结构永远如同初生的婴儿一般,这使他拥有着澎湃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希望。就算这种人现在的知识结构、知识量都不如你,你也绝对不能小看他。因为他的身体里潜伏着一头真龙,未来无可限量。
——每个人都需要平衡。水平低的人,心气通常很高,用上帝视角俯视比他成功的人;水平高的人,心气反而很低,“已知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就是平衡。一件事情的真相,有千万种可能。看到一个事实,就会排除一批假象。很多人往往只看到3~5个事实,就迫不及待地找一个最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当作真相。离事实越远,离阴谋论就越近。

复利思维
复利思维最普遍的3个谬误:一是期数谬误。人们对“复利思维”最大的心理谬误,来自对“期数”的不合理预估。复利的财富效应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快,因为我们很容易把基数想多了。你以为你随随便便就能达到365次方,但事实上,你用一辈子的时间可能才达到38次方。二是复利效果谬误。复利效应不是暴富效应,相反,它恰恰是一个极度仰赖长期的概念。复利需要足够长的时间酝酿发酵,可能是一辈子,也可能是几代人的时间。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复利效应在短期之内是绝对无法体现的。三是收益率谬误。复利效应真正诱人的地方,是收益率。高收益率才是复利效应的核心。复利公式的核心“高收益率”,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存在。在复利效应要求的长期内,高收益率几乎无法实现。
打开复利的正确姿势——实现“财富自由”的三种方法论:一是无欲无求式财富自由。要学会降低欲望,从免费的资源中体会快乐与满足。二是三生三世式财富自由。复利效应的时间打破人类寿命的限制,不以一生为单位,长期积累下来,绝对能够留下一笔可观的财富给后代。三是第一桶金式财富自由。第一桶金,也就是复利公式中的本金,是财富自由的最大比重。因此,创造财富而不是靠财富自己创造财富,老师获得财富自由的真谛。

——理解了真正的“复利公式‘,以及获得财富自由的三种方式——无欲无求式财富自由、三生三世式财富自由、第一桶金式财富自由后,一个人生建议:早期靠本金,后期靠复利。同时,对实现财富自由的四点建议:一是尽早存到足够的本金。获得财富自由的第一重要的事,是培养赚钱的能力。赚钱要靠本金,而不是靠复利。你都没有本金,哪来的钱生钱?二是努力做到稳健高收益。找到高收益的投资不难,识别背后的风险很难。你看中的是别人的利息,别人看中的是你的本金。三是让时间证明它的力量。要有把压岁钱存在养老金的足够耐心,认清复利效应从来都不是暴富的手段。四是降低自身的贪念与欲望。不要看到别人买了车,就要买游艇;看到别人买了游艇,就要买专机。欲望是无法填平的,只能降低。做到以上几点,你才能离财富自由更近一些。

概率思维
概率思维是很多成功人士最基础的人生算法。所谓“创业靠运气”,去掉感情色彩,即创业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概率。我们大多数的决策,都是“不完全信息决策”。我们既要相信努力的必要性,也要明白,完全不受我们控制的概率对创业的重要性也非常大。承认概率并找到一些方法对冲概率,降低概率对我们的影响。对冲概率首要的方法就是找到大概率成功的事情。
时代:时代所带来的概率优势是极其巨大的,它能帮助顺应时代的人获得巨大的成功。时代是对冲运气的第一要素,应该排在“千位”。
战略:排在“百位”的是战略。战略也是专门用来对冲运气的。
治理:排在“十位”的是治理。治理指的是董事会对整个公司管理层的结构化设计,比如股权制度,合伙人制度等。
管理:排在“个位”的是管理。管理非常重要,也是用来对冲概率的。如果你没有做好管理的话,你的成功概率也会降低。
——概率思维是你要心平气和地承认,就算你做对了所有事情,你的成功的概率也不高,比如在今天的互联网行业,成功的概率可能只有5%;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再思考应该用什么方式提高成功的概率。在千位上,你可以通过把握时代的脉搏提高12%;在百位上,你可以通过选对战略,再提高5%;在十位上,你可以通过设计好组织结构又提高2%;最后在个位上,可以通过做好管理,提高1%。综合计算,你的成功概率提高了20%,加上原来的5%,你的成功概率就变成了25%。有25%的概率成功,已经希望很大了,但是依然有75%的概率会失败,怎么办?那就不接受失败,再来一次。如果你曾连续创业四次,每次成功的概率是25%的话,那么四次里面有一次成功就是比较大概率的事件了。概率思维,是这个时代成功者所秉持的底层思维。理解和运用概率思维,去增加好运气,避开大坑和陷阱,创业者才可能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远。

数学思维
五种数学思维:
一是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源于概率论。“正确的事情,要重复做”,其实就是概率论的通俗表述。所谓“正确的事情”,指的就是大概率能成功的事情。所谓的“重复”是什么?通过反复做,提高成功的概率。如果把95%的概率定义为成功的标准,那么1%成功概率的事情,需要重复做298次。而这还是一个领域。所以,创业要专注,不要做太多事。虽然这个世界上没有100%的成功概率,但是只要重复做大概率成功的事情,你成功的概率就能够接近100%。这就是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
二是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源自微积分。理解了微积分,看问题的眼光,就会从静态变成动态。加速度累积,变成速度;速度累积,变成位移。从努力到能力,到成绩,到赏识,是有一个过程的,有一个积分的效应。如果你理解了微积分的思维方式,能够用动态的眼光来看问题,就会慢慢体会到,努力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得到认可;你就会拥有一个平衡的心态,避免犯走进思维误区,避免犯懈怠的错误。微积分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一件事情的结果,并不是瞬间产生的,而是长期以来的积累效应造成的。出了问题,不要只看当时好个瞬间,你只有从宏观一直追溯(求导)到微观,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三是公理体系。源自几何学。欧氏几何(欧几里得几何),有五条最基本的公理作为出发点,利用纯逻辑推理的方法推导出来的。而几何学的分科罗巴切夫斯基几何中,公理体系又不一样了。在几何学中,一旦制定了不同的公理,就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这就是“公理体系”思维。一个公司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其实就相当于这家公司的公理。公理直接决定了这家公司的各种行为往哪个方向发展。所有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决策行为,都是在愿景、使命、价值观这些公理上生长出来的定理。它们构成了这家公司的公理体系。而这个体系,一定是完全自洽的。完全自洽,就是一家公司一旦有了完备的公理体系,其实就不需要老板来做决定了,因为公理能推导出所有的定理。不管公司以后会怎么发展,会遇到什么情况,只要有公理存在,就会演绎出一套能够解决问题的新的法则(定理)。制定不同的公理,就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公理体系,也就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四是数字方向性。源于代数。数学上,把有方向的数叫作向量。公司中的合作,形成最大合力的方法,一是有正确的方向,如果两个有能力的人能形成向正确方向最大的合力,就合作;否则不如让其中一个人干;二是没有正确的方向,就让大家一起去干,最终事情的走向,会是那个相对正确的方向。
五是全局最优和达成共赢。源于博弈论。零和博弈中,要一直保持清醒,要做的是全局的最优解,而不是局部的最优解。非零和博弈讲究共赢。共赢的前提,是建立信任。建立信任的两个建议:一是你要找到那些能够建立信任的伙伴。二是你要主动释放值得信任的信号。
——这五种数学思维: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公理体系、数字的方向性,以及全局最优和达成共赢,需要能看懂,并且它们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数学不难,真的不难。你不一定要会解大部分数学题,不一定要能背下来所有的公式,不一定在数学考试中拿满分,但是至少要训练自己的数学思维。训练数学思维,是为了让自己拥有符合规律的思维方式。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不是说你要约束自己,让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越出边界,而是你会因为拥有符合规律的思维方式,所以做的事情根本就不会越出边界。这,就是从心所欲的自由。

系统思维
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被规律作用着,以一种叫作“系统”的方式存在着。
凡事要顺势而为,用“个位”的管理对抗“千位”的时代,如同螳臂当车。徐小平老师说得很好:“你首先选择行业,然后选择公司,否则你就是在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再豪华也终将沉没。”
商业模式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
看不清交易结构的变化,再完美的产品思维都是白费,戴上系统思维的眼镜才能透过表象看清本质。很多创业者有用户思维,有产品思维,但缺乏系统思维,不理解“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因此变革中黯然退场。
——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被规律作用着,以一种叫作“系统”的方式存在着。要素,是系统中你看得风的东西;关系,是系统中你看不见的、要素之间的规律。我们要看到要素,看到要素之间的关系,更要看到这些关系背后的规律。很多企业家都知道,旺铺很重要。可是旺铺为什么这么重要?是因为更好的地段带来了更多的人流。所以,人流,其实老师“旺”和“铺”这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这关系背后的规律。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把这个规律推演到整个系统中,了解到“哪里人流多,哪里就会旺”。这样一来,早期的PC电商,后来的移动电商、徽商以及社群经济,还有现在的网红、移动直播和未来的虚拟现实(VR),你就一下子全都理解了。理解了关系和关系背后的规律,你不但能在复杂的系统中理解到现在,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所有的战略,都是站在未来看今天。

附:思维导图

是非对错的的底层逻辑
一个人心中的三种“对错观”
人性、道德和法律
人生的三层智慧:博弈、定力、选择
公理体系VS逻辑推演

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
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
如何防止“注射式洗脑”
如何赢得一场辩论
普通和优秀的差距,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
如何快速洞察本质
流程、制度与系统
逻辑思维与逻辑闭环
复利思维
概率思维
数学思维
系统思维

个体进化的底层逻辑
人生商业模式=能力×效率×杠杆
把工作当成玩
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指数级增长、正态分布和幂律分布
把事做对,创造10倍价值
人脉的本质是给予价值、平等交换
知识、技能与态度
心态高过云端,姿态埋入地底
人人都应该是自己的CEO
艺术家为人类带来自由

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
理解What、Why、How,才能知行合一
幽默,是溢出的智慧
所谓洞察本质,就是会打比方
边界感的本质,是对所有权的认知
每个创业者背后,都有大量多巴胺的支撑

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
世界三大法则:自然法则、族群法则、普遍法则
找到并利用自己的战略势能
产品价格到底应该由什么决定
利润来自没有竞争
没有KPI,也能管好公司
让优秀员工成为事业合伙人
勤劳能创富,但勤劳者能分到财富吗?
一切的分钱方式,无外乎优先和劣后
信用,是一个人最大的资产
公平、公正与公开
效率与公平
劝酒的本质,是服从性测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