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乡音乡情》之《乡景》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成新平的《乡音乡情》之《乡景》篇,收录了作者2011至2013年间创作的20篇有关乡景的散文。

其中《告别故乡码头》一文发表在《人民日报》,《草籽》一文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那日渐消逝的农耕图景》被《新华每日电讯》采用,并获得2012年度湖南省报纸系统副刊作品银奖。其余17篇文章也分别发表在《湖南日报》《中国绿色画报》《新闻业务参考》等报刊上。

正如作者在篇首所言:“故乡码头是我人生的起点,她宽容厚道,不论你贫富贵贱,不论你停泊多久,她不会将你冷落抛弃;她豁达博大,无论你飞得多高,不论你走得多远,她是众多的脐带和根系,时刻牵扯着你的神经。我的血液里早已融入家乡元素,我的骨骼里畅快注入家乡钙质,我的灵魂早已萦绕在故乡码头。”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很多人往往忽视了身边的美景。我们的故乡其实都是很美的,至少是有很多美好的景色没有被我们所真正发现或被我们忽略了。

在成新平的笔下,故乡码头之美、外婆的许家垅之美、还有小县城之美、草籽之美、乡村燕子之美、农耕图景之差、以及古樟树、古井、古镇、古街、古校、古渡、古洞之美,各有各的美,既有表面的美景,更有深层的美人、美事、美好传统,真是美不胜收。

作者所写的一些景点,我也曾经去过,有的还不止去过一次,比如萱州古镇、锡岩古洞等,但我却没有作者那样发现美的眼光。

作者笔下的千年古镇萱州,背依青山,依江傍水,古树婆娑,风清月朗,景致独特,由两纵两横4条石板街构成,明清古建筑错落期间。那狭窄的街道上回荡着我童年的笑声,那陡峭的台阶上印下了我青春的足迹,那形态各异的雕梁画栋缠绕着我的思念……

寥寥数笔就把千年古镇的神韵勾画出来,让读者对萱州古镇就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和印象。然后再一个景点一个景点给予描绘,让一个美丽的古镇呈现在读者面前,不仅想一口气读完文章,还恨不得马上就到萱州古镇游过痛快。

我读了此文,比自己多次游过的印象要深刻多了。阅读此文前,萱州古镇在我的印象里很模糊,只记得有几座古建筑,至于叫什么有何历史渊源我都不记得了,记得的就是萱州每年3、4月间的迷人的油菜花、桃花、李花,还有农家小吃、湘江上的游船……

作为一位写作者,写作的素材都源于生活,源于作者所看到的、想到的。作者观察有多细致,作者的视角有多高决定文章最终的质量有多好。

与成新平一对比,我与他是同年代的人,生长和生活的环境大同小异,我也写过燕子、草籽之类的题材但远远没有写出应有的韵味来,好像只是一个刻板的记忆,但这种记忆都是已经变形的,而不是原汁原味的。

今年以来,我先后读过黄耀红的《一路还乡》,胡宇的《璜塘湾》以及成新平的这本《乡音乡情》,作者所定的文章都离不开自己的故乡,各具特色,各有侧重。

阅读之后我也有所得、有所悟,有所思,下一步是吸取他们的经验,用心用情来写好自己的故乡,我觉得那里的确有写不完的人、写还的事、写还完的景,还有写不完的思乡情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