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来自自己内心深处的导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教师节的时候,我们都在感恩人生中指引自己的老师们,可能还忽略了一位,不是父母,而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更准确的说是源自内心的那份“良知”。

    致“良知”的提倡者是我国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王守仁的学术思想王学( 阳明学 ),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 心学有别于其他哲学思想的最大特色就是通俗易懂,而且简单实用,它强调的是“知行合一”。

    “知”就是自己内心对外界事物的第一感觉。我们追求的“知”应该是“良知”,它得于自己内心,只有符合自己内心的才是良知, 良知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 行 ” ,是知之成, 是用行动去实践“良知”、验证“良知”。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心学不神秘,用一张图就能快速清晰的理解几个核心概念。我们做事皆由“良知”开始,“知”与“行”同时作用,并相互影响。

「如果图片被压缩看不清文字,可看下面的文字」

知行合一

一、“知”,是自己内心对事物的第一感觉;

我们追求的“知”应该是“良知”,它得于自己内心,只有符合自己内心的才是良知, 良知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所以我们只需遵从于自己内心的良知,不用受别人的控制;

  “良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是对事物非善恶的评判,(是非就是运用智慧来评判,善恶就是道德标准);

1、衡量“良知”的标准:

* “良知是我们的行为准则,“良知”应该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不是出于自己的一己私利(名利、财富、权势都是私利);

* 良知形成于我们看待事物的第一直觉,是面对事物的第一方案,多想就会有干扰,做事时就偏离了”良知“;

2、培养良知的方法:

       2.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格物致知”就是培养“良知”的方法;格:探究;物:万事万物;致:求得获得;知:知识;格物就是正念头(为善去恶),炼一颗慈悲之心;

     2.2 去私情,那些违背良知的“名利权势”,让人因为担心失去而心生恐惧;人必须要在“良知”的引导下去争取应得的东西;

      2.3去私欲,好名利是最严重的“私欲”,批判、指责、抱怨都是我们的表现欲在作怪,爱表情就是好名,好名就是为了获利;

     2.4去闲思杂念,专注于自身能力的修炼,对发财的幻想或者担心碰上倒霉事等都是杂念,背后还是对名利的渴望和担心失去的“非分之想”;

     2.5不要操心未来,通过眼前事磨练自己的心态,如此真的机会来临时才能从容不迫,所以我们更应该操心如何磨练自己的“良知”获取能力;

二、“行”,是知之成,是用行动去实践“良知”、验证“良知”

如何“行”:不迷信经验,世间一切瞬息万变,经验对新事物不一定有用;世上可以倚仗的只有自己,否则你越倚仗什么,那个什么就会越让你失望;

1、知行合一,心理合一,心无旁骛,在良知引导下,专注于事情本身的;把知道的用于实践,通过“良知”所知道的就是本心,按照自己本心专注所做的事上,不去计较最后的结果和付出的代价;

2、不去做改变环境的徒劳,而是去努力适应环境,不与外物对立,顺其自然,不强结果,也是获得幸福感的方式;在良知的引导下去获取自己应得的东西,财富、名声、地位自有它们的规律,不要让它们来指挥你,只需要努力向前就是;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 宁波 余姚 )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 阳明洞 ,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陆王心学 之集大成者,精通 儒家 、 道家 、 佛家 。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 右佥都御史 、 南赣巡抚 、 两广总督 等职,晚年官至南京 兵部尚书 、 都察院 左都御史。因平定 宸濠之乱 而被封为 新建伯 ,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 孔子 (儒学创始人)、 孟子 (儒学集大成者)、 朱熹 (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 阳明学 ),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 王文成公全书 》。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