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民间戏曲调查走笔(二)——五寨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忻州民间戏曲调查走笔(二)——五寨篇

五寨县早在清代戏曲演出就颇为兴盛,在乾隆十六年(1751)《五寨县志》就有描写当时看戏场面,每年“三春喜演戏,男女齐观”。县里现存“火神庙”戏台重建于道光三年(1823),就是过去县里庙会戏曲演出的重要场所。五寨过去戏曲种类较多,据县志记载,有赛戏、北路梆子、中路梆子和道情,另外还有从河曲、保德传入的二人台,还有一种大秧歌,唱腔高亢激越、一般用A调,演员需要真假声结合发背股音,估计是晋北大秧歌传播来。如今,那些县志记载的剧种名称依旧耳熟,但是演出市场上却少有演出身影。这也许与当地县剧团在96年解散有着很大的关系。外来娱乐方式的冲击,自身又无一个较为专业的演出团体为本地民众服务,戏曲自然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所幸,在当地百姓中还流传着两个小剧种——道情和二人台。因为群众基础深厚,尤其是道情也还有一些当地农民剧团组团在演出,当地百姓耳熟目染之间也就开始在社区活动中组织自乐班进行自娱自乐式的演唱。五寨道情居然成了当地人闲来娱乐的主要内容之一。因为只是自己人学唱,没有外来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创新”,五寨道情倒也遗留了几分原始的味道,保留了道情最质朴的感觉。

据历史有关记载,山西曾经是道教最为兴盛的地区,尤其是晋北,道教作为产生于本土的宗教,在传播过程中自然要借助某种艺术形式来宣扬教义,道情就成为其中最重要的艺术手段。在金大定十八年(1178)金世宗(完颜雍)诏全真教龙门派的创始人丘处机赴燕京传道,他从山西河津沿着黄河北上,途径忻州河曲向东行,经过岢岚、五寨、神池、宁武、代县、繁峙过到河北宣德由居庸关入燕京,沿途讲道义、唱道情、收徒弟,影响甚大。道情也就在这个时候传入晋北各县,并很快与当地民俗、方言和人文观念融合形成了晋北道情。神池道情、右玉道情自不必说,宁武、静乐等地都有当地人在传唱道情,自然五寨也无例外。道情流传各地与道情的发展过程有关系,先是随着说唱艺术的兴起,道教从道观神坛走下民间,活跃在群众中,后来随着戏曲艺术尤其是清代梆子戏的兴起,道情开始由说唱向戏曲转化。只是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式微。

五寨道情作为晋北道情的一个分支,一样注重高台教化,宣扬的是孝道,歌颂的是孝子贤孙。因此从搬上舞台的那天起,就有着不同于其他戏的特殊地位。过去道情先是一度被视为“神戏”,让人顶礼膜拜,以祈求“戏神”吕洞宾的保佑,庙会第一场戏,为敬神戏,人们总爱用道情敬神。较早期的道情艺人也极受人尊重,曾经从事道情的艺人也是非常吃香,这也是道情得以流传区域较广的一个理由。

过去,五寨道情是以季节性的班社存在于民间。教坊是包含五寨道情在内的晋北道情的活动基地,也是培养道情人才的地方。每年冬闲,各村镇纷纷开设教坊,收徒传艺,排戏说戏,为来年春季搭台唱戏做准备,这是五寨一带沿袭下来的传统。据不完全统计,在五寨县在清道光11年(1831),五寨县就有80多个班社,这些业余班社后来逐渐发展为一定规模的职业班社。如杨侉子班,就活跃在神池、五寨一带。本县的麻地洼、马军营、新寨、旧寨、韩家楼、南坪班等都有道情班社,班社艺人除演出外,还外出授业传艺,足迹踏至晋西北各地。也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民间艺人。值得一提的有王昌科、杨仁诚、宋世昌、周四小,他们的弟子也分布各地,繁荣普及着道情艺术。

建国后,五十年代还流传有“宁愿不吃饭,也不能误了看五寨道情王三旦”的谚语。一个剧种在某个地方得到更多的人传唱,那么必定会有很大影响,会成立相关的剧团。但是五寨县虽然道情群众基础深厚,但是自建国后并没有成立有一定影响的剧团,在戏曲调演资料也少有五寨县相关较为大型的道情演出记载。因为某些原因,五寨县没有成立专业的五寨道情剧团,一直是以民间戏曲、民间班社的形式出现, 1958年县文化局曾组建道情艺术班,聘请五寨道情艺人冀锁、杨华觅等人专门培养了一批道情艺人,蔺凤鸣、郭兰仙、卢树珍等许多道情表演艺术家都出自这个班。1959年又成立道情艺术学校。只是后来随着五寨、神池、岢岚三县由原来隶属五寨一县后各自分开,相当一部分道情班学员到了神池道情剧团,因为当时神池道情剧团已颇具规模。

尽管没有国营职业剧团的助力,五寨道情仍然涌现出一批道情艺人。如周四小,12岁师承杨仁诚,主攻丑角。李元、杨廷祥、杨寻柱、冯成川、杨存小、李存忠、范效文等,尤其范效文与杨廷祥在五十年代还整理出五寨道情曲牌240余首,出版道情专辑手册。出生于1946年的李存忠在八十年代组建的五寨县新星道情剧团至今还在活动着。他自己不仅演出,还擅长武场,教授女儿、儿子、侄儿演唱道情,剧团人员农忙务农,农闲外出演出,足迹遍至神池、五寨等周边县区,甚至还去内蒙、陕西演出。如今三十年过去了,他的儿子李长江在这种家庭氛围中也对道情艺术情有独钟,一人能担当扮演多个角色,可演老生、花脸、小丑。在经年累月的走江湖生涯中,最终成长为新的一带道情从业者,所演唱的道情唱腔也随着地方演出的需要而有了细微的变化。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杨廷祥老人,1945年生,艺名“酒厂红”,他自小学艺,学的是道情,唱的也是道情。老了在李家口社区活动中心教的也是道情。他的唱腔保留了最原始的道情味道,唱得委婉动听。他还协助五寨县文化馆申报五寨道情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量的工作。只是还没申报,老人前不久已经因脑梗在太原医院就医。如今社区道情演唱活动也因老人的缺席而冷清许多,也许这就是信息时代传统戏曲艺术的宿命?不得而知。

在今天,像道情这样古老而特殊的剧种,已经失去了很大一部分演出市场,更何况五寨这样的一个县。这是由大环境因素影响的。从当前所处时代来看,在一个从电脑、手机微信获取大量信息的时代,这种传统的娱乐方式已经远远地被人们甩出了生活的视野外,而且人们更关注的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信息。从道情本身的艺术特点来说,虽然行当齐全。但是重文不重武、重唱不重做,以生、旦戏居多,对于台下急躁的观众来说,实在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唱道情的艺人多来自农村,多半是当地的农民,技艺的传承多靠口传心授。在过去晋北单调的生活中,道情戏必然是人们的自然选择,但是在今天,年轻人已经多半进城务工,没有时间也不喜欢这种缓慢悠长的戏曲艺术,观看道情的多是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五寨道情就这样成为人们闲暇活动时的社区活动娱乐方式之一,而建国后修建的清涟剧场也失去了昔日的热闹,落日余晖下显得安详宁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