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蜡烛的四字成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5

1. 描写蜡烛的四字成语

秉烛待旦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出处: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好个古撇先生,还是那壁披衣据床,秉烛待旦哩!”

当风秉烛 秉:举着。迎着风举着蜡烛。比喻身陷危险境地。

出处:明·无名氏《勘金环》第三折:“我性命恰便似当风秉烛,恰便似水不浮沤。”

风烛残年 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继晷焚膏 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偶烛施明 偶:双;施:施行。两支蜡烛大放光明。比喻两种事物相得益彰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尧舜之德,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前烛照之,后烛益明,非前烛昧,后烛彰也,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

五侯蜡烛 用以形容豪门权势的显赫景象。

出处:语出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旧俗寒食节禁火,而宫中传烛分火于五侯之家,贵宠可见。

2. 关于烛光的烛的四字成语

石火风烛

秉烛夜游

洞房花烛

洞烛其奸

风烛残年

炳烛夜游

秉烛待旦

洞幽烛远

洞幽烛微

洞隐烛微

灯烛辉煌

当风秉烛

风烛草露

飞蛾赴烛

风烛之年

风前残烛

风中之烛

风中秉烛

火烛银花

火烛小心

火光烛天

剪烛西窗

扣槃扪烛

扣盘扪烛

盲人扪烛

盲人把烛

偶烛施明

无幽不烛

五侯蜡烛

西窗剪烛

犀燃烛照

犀角烛怪

烛照数计

3. 形容蜡烛品质的四字词语

舍己为人、大公无私、舍生取义、先人后己、公而忘私。

1、舍己为人

拼音:shě jǐ wèi rén

意思: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出处:《论语·先进》宋代朱熹注:“曾点之学……初无舍己为人意。”

译文:曾经指点教学。。刚开始并没有舍己为人的意思。

2、大公无私

拼音:dà gōng wú sī

意思:完全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处理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清·龚自珍《龚定庵集·论私》:“且今之大公无私者?”

译文:而且今天的大公无私的人。

3、舍生取义

拼音:shě shēn qǔ yì

意思: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生命,也是我所要的,正义,也是我所要的,二者不能同时都得到,就选择正义而舍去生命。

4、先人后己

拼音:xiān rén hòu jǐ

意思: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出处:《礼记·坊记》:“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译文:孔子说:“君子才立于贱位,就这样还有人潜越君上。”

5、公而忘私

拼音:gōng ér wàng sī

意思: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出处: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译文:为了国家忘了小家;为了公事忘了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