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填词中遵循的格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词的平仄句法是有规律的,但是又比律诗复杂许多。

(一)"句"与"豆"

      词的句法里有"句"和"豆(读)"。句,大家都不难理解。豆是什么呢?它是词的特点之一。

1、一字豆

      介绍词谱时,有的句子是上一下四,这第一个字就是一字豆。这种五字句相当于一字豆加上一个四字句,和律诗中的律句是不一样的。

例如:辛弃疾《沁园春》"正惊湍直下"应该读成"正——惊湍直下"而不能读成"正惊——湍直下"。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去声,很少用平声。

2、三字豆

      还有的句子是上三下四、上三下五、上三下六等等。

例如:《满江红》"凭栏处、潇潇雨歇。"就是上三下四,前三字就是三字豆!不能读成"凭栏——处潇——潇雨歇。"三字豆常用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少用平仄平,禁止用平平平,切记。

(二)律句和拗句;1~11字句的规律

      介绍诗律时我们谈论过律诗的句子有律句和拗句之分,同样,词的句子也有律句和拗句之分。而且有许多相似点,此外,词的拗句还可以细分为常见拗句、少见拗句和罕见拗句。常见拗句使用频率高,接近某些律句。少见拗句频率低,一般不用,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罕见拗句很罕见,往往见于少见词牌(特别是长调),而且是该词调的特征性句子。

1、一字句

律句:平 仄

一字句很罕见,《十六字令》的第一句是一字句"平。"《钗头凤》上下阕末句可以看作叠用的三个一字句"仄、仄、仄。"。

2、二字句

律句:平平、平仄。少见拗句:仄仄。罕见拗句:仄平

"平平"、"平仄"常用,往往要入韵。而"仄仄"很少见,"仄平"更罕见。

(1)用"平平"的例如《南乡子》上下阕第四句: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用"平仄"的例如《如梦令》第五、六句,而且常用叠句: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有些词调下阕首句是五字句或六字句,可以拆成2+3或2+4的句式。这时的二字句必须入韵。例如:

《满庭芳》下阕首句"平平平仄仄"可以变成"平平,平仄仄。"

《霜天晓角》下阕首句"(平)平平仄仄"可以变成"(平)仄、平仄仄。""仄仄"也见于这句。

《沁园春》下阕首句可以变成"平平,(仄)仄平平。"

3、三字句

律句: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常见拗句:仄仄仄、仄平仄。

少见拗句:平仄平、平平平。

(1)律句如果单独使用,往往不用"仄仄平"。"平平仄"和"平仄仄"往往可以变通。

(2)拗句"仄平仄"往往可以替换"平(仄)仄"。"仄仄仄"往往可以用"仄平仄"、"平仄仄"等变通。

(3)"平仄平"、"平平平"较少见,《长相思》上下阕首句可以用。例如:

林逋《长相思》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4)两个三字句组合,常见的有:

平仄仄,仄平平。《捣练子》、《渔父》、《鹧鸪天》等。在小令里,这种格式非常严格,不能变通。在长调里,前句前2字往往可平可仄。切记:后句第二字不能用仄。

仄平平,平仄仄。《苏幕遮》、《祝英台近》等。

(仄)(仄)仄,(仄)平仄。《相见欢》、《满江红》等。

仄平平,仄平平。《江城子》。

仄仄平,仄仄平。《长相思》。

(5)三个、四个三字句组合。常见的有: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诉衷情》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水调歌头》、《六州歌头》

一字豆领四个三字句,如《六州歌头》下阕首句: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4、四字句

律句

(平)平(仄)仄(含: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含:平仄平平)

常见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少见拗句: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

罕见拗句: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1)律句和"特种律"句

律句常见"(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前者有二种格式是"仄平平仄"和"平平平仄",合起来是"(仄)平平仄",有的格律研究家(王力等人)认为这是一种"特种律"句,第三字必须用平声。翻开王力主编的《诗词格律》等有关书籍上的词谱,有许多"特种律"句。但是经过严格的校对,这些所谓的"特种律"句,一个接一个地被否定!如果每个词牌用16首作品校对,90%以上的特种律都被推翻!如果用32首作品,则99%以上的都被推翻。综合大量校对结果,古人喜欢使用"仄平平仄"这种格式,但是仍然可以用"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除了极少数句子因语法要求必须用"仄平平仄"外,几乎没有"特种律"!六字句情况也大致相同!

(2)常见拗句:

平仄仄平 《一丛花》上下阕倒数第三句。

仄仄仄平 《沁园春》第三句。

平仄平仄 《永遇乐》第三句。

平平仄平 《太常引》上下阕末句。

(3)少见拗句:

仄平仄平 《沁园春》第三句。

仄仄平仄 《雨霖铃》第三句。

平仄仄仄 《沁园春》第一句。

(3)罕见拗句: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这三种句式非常罕见,常见半常见词调是见不到的。史达祖《寿楼春》中罕见拗句很多,其中就有"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5、五字句

(1)律句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常见拗句

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与律诗不同,在词里本句第一字有时是可以用仄的)

(仄)仄仄平仄。

少见拗句

(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

罕见拗句:其它组合的五字句都是罕见拗句。(上一下四的五字句除外)。

(2)五字句(上一下四)首字多用仄,很少用平声。后四字同四字句,常用律句,少用常见拗句。

(3)注意:五字句律句和上一下四句有时可以互换,但是可平可仄字的位置要相应变化。

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上一下四)←→(仄)仄仄平平

6、六字句

可以看作二字句加四字句或四字句加二字句。

(1)律句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六字句是四字句的扩展,它也和四字句一样,有所谓的"特种律"句"(仄)仄(仄)平平仄"。例如:

《如梦令》三十三字 单调,仄韵。别名:《忆仙姿》《宴桃源》《比梅》《无梦令》等。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例句:《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四个六字句多用"仄仄仄平平仄"少用"仄仄平平仄仄"。

各家词谱,基本都把《如梦令》的四个六字句标注成"特种律"的格式(第五字必平)

(2)常见拗句:

(仄)仄(仄)仄平平 《念奴娇》下阕第一句。

(平)平(仄)仄平仄 《念奴娇》上下阕末句。

(平)平(仄)仄仄仄 《水调歌头》上阕第三句,下阕第四句。

(3)少见拗句:

(平)平(仄)平(平)仄 《齐天乐》上阕第二句,下阕首句。

(仄)仄(平)平仄平 《一萼红》下阕倒数第二句。

(4)罕见拗句:其它都属于罕见拗句。

7、七字句

七字句是五字句的扩展,所以变化基本相同。

(1)律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2)常见拗句

(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与律诗不同,在词里本句第三字有时是可以用仄的)

(平)平(仄)仄仄平仄。

(3)少见拗句:

(平)平(仄)仄(平)仄仄 《西河》第三段首句。

(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 《贺新郎》有四个七字句可以用这种格式。

(4)罕见拗句:其它组合的七字句都是罕见拗句!(上三下四的七字句除外)。

(5)七字句(上三下四)三字豆情况前面已经介绍。后四字同四字句,常用律句,少用常见拗句。

8、八字句

多用上三下五,即三字豆加五字律句(也可用上一下七)。一般来说,三字豆末字为平,五字律句仄起。三字豆末字为仄,五字律句平起,但是不是绝对的。

9、九字句

常用上二下七、上四下五或上六下三、三字豆加六字律句或一字豆加两个四字句。

最常见的格式是: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0、十字句

一般比较少见,《摸鱼儿》上下阕各有一个十字句。格式为三字豆加七字律句: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1、十一字句

常用上四下七或上六下五,后七字、五字往往是律句。

如《水调歌头》的上下阕各有一个十一字句。如果是上五下六,则为: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如果是上四下七,则为: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三)词的拗救

      词的拗救和律诗有所不同:律诗拗了,往往必须救,而词往往是拗而不救。词中仅有本句自救,即律诗中孤平的自救。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孤平,即:仄平仄仄平),第三字应该补偿一个平声,变成"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能算作"出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