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教会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沈阳东关基督教堂是一座具有一百二十年历史的宗教活动场所,位于沈阳市大东区东顺城街三自巷八号,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古老、人数最多的新教教堂。教堂现今所保留的大礼拜堂主体复建于1907年,为西式青砖建筑。 东关基督教堂始创于1876年,历经清朝、民国、伪满、新中国等各个历史时期。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时年三十岁新婚不久的罗约翰牧师,受苏格兰长老会的差派,携妻子远渡重洋,经烟台抵达当时商埠牛庄(今营口地区)购地筑室。 1876年(清光绪二年)罗约翰在中国传道人的帮助下在奉天省城(今沈阳)小北关租房设堂讲道。第二年,迁至西华门,不久又迁四平街(今中街一带),这是东关教会初创时期。 1888年在大东门外购地,即今天所在位置并开始筹建东关教堂大礼拜堂,当时峻峭巍峨的大礼拜堂,足能容纳八百个座位,于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10月22日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这里也成为当时东北最大的基督教堂。 1890年东关教堂按立第一位华人牧师刘全岳牧师,管理教堂事务,传扬福音。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教堂被毁。 1907年,在被焚礼拜堂旧址上再复兴工建筑,经半年竣工,这就是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东关教堂大礼拜堂主体。 1910年,这时年近七旬的罗约翰牧师年迈体弱,于4月8日退休回国。罗约翰牧师来中国,除在以奉天为主要活动中心的东北传教外,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翻译出版了朝鲜文《圣经》,所以现在许多韩国基督教信徒将这里视为韩国教会的母会。 以后历任的中国牧师主要有刘全岳、刘怀义、孙鹏翁等,牧师来东关负责。1958年全国教会实行联合礼拜,沈阳的信徒大多在东关教堂。文革期间,教堂宗教活动停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1979年12月23日东关教堂恢复聚会,信徒人数也逐渐增加,为解决聚会拥挤的问题,1990年教堂修建后偏堂一处,1992年又扩建了西礼拜堂, 1998年在原礼拜堂后院建成了四层附属礼拜堂。 如今东关有信徒约30000人,占地面积4301平方米,建筑面积2830平方米,现主任牧师为吴明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