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报道的词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6

1.关于新闻的好词好句

如何写新闻稿 如何写校园新闻稿,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好词好句,好词好句大全,好词好句好段,好词好句好段摘抄,摘抄好词好句相关的资料。

那么,消息,按具体行业或具体事件来分,有政治、经济、会、文教、科技、体育、政法、国际等消息。

体会:写好消息,主要是写好消息。因为,消息,是消息的主体。

按各行各业消息报道的共性来分,有动态消息、综合消息、典型报道、调查报告、消息述评等。

怎样写最好?格式如何?简略地说:一篇消息通常包罗导语、主体、结尾三部分。大概,抽象的讲,一篇消息要求到达“凤头、猪肚、豹尾”。 如何写新闻稿

那么,消息,按具体行业或具体事件来分,有政治、经济、会、文教、科技、体育、政法、国际等消息。

一、导语:消息扫尾的一段话。作用有两个,一是用最简明的言语把消息的根本的、核心的内容报告读者;二是它应当像钓饵一样把读者吸引住,使他们有兴味往下看,欲罢不克不及。因而,一篇好的消息,在导语上是要很下功夫的!所谓“凤头”。

二、主体部分。要绝不矫柔造作,极少形容雕琢、清晰无误地把事情说清楚; 内容要足,信息量要大。所谓“猪肚”。

三、结尾部分。结尾,对消息来说不是很紧张。正象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的:“故事一讲完,文章即竣事。”所谓“豹尾”。但是,对有些消息来说,写一个大概振聋发聩、大概催人抖擞、大概给人盼望的结尾,也很有意义。

消息稿,一定不要过多引用艰涩难明的“专家言语”、“专业言语”或大话空话套话,否则,读者不买帐。

消息的六个要素,时间 所在 人物 事件 怎样样 为什么 五个W 一个H

消息文体有哪些如何写新闻稿

消息 分动态消息 和综合消息

动态消息 一般都因而简洁的文字 报道新近产生的事情,一般采取一事一报道的策略

综合消息 对付同类事情,从多个侧面来写 这触及到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挖掘出深度 做到点面联合,

深度报道,

揭示和阐明消息事实的缘故原由和效果,即发明消息面前的消息,比如如今很多报社都有深度报道部 大概特稿部门 南边都市报 南边周末成都商报 新京报 中国青年报 等深度报道很有内涵,有头脑。

这类稿子 一般要从一个征象入手 描写征象,分析缘故原由,提出解决方案来。

此外,对付我校而言,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根本上都被看做是长篇报道,

消息特写 等题材

二标题是怎样选择的

引题如何写新闻稿

主标题 (可虚 可实)多用诗句 大概对仗的词 比如 (老公台上试讲 老婆台下挑刺)

怎样取一个标题,主要看你的导语是怎样写的 一般而言你要多思考,看一个标题如何最精粹的表达出文章的内容,如果实在找不到 就在第一段探求。

副标题

如果觉得如何写新闻稿 如何写校园新闻稿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2.描写记者的句子有哪些

(1)既然我是一根火柴,就让我在日落时划亮;哪怕光照并不久远,哪怕躯干尽头黑夜仍降。

既然我是一块火石,就让我在铁幕上铿锵;哪怕星火稀疏带血,哪怕肝胆绽处冷面夔然。火,终点亮黑色的眼睛,星,终跳在血红的心房;就让身躯的位置只留空白,任随肝胆的影像湮于尘瘴。

——意愿里不再有盲目和遗憾;地狱之门站立着高高的希望!(2)小时候,听大人讲,记者是无冕之王,他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们关注天下新闻也被万众睹目敬仰,电视里,你慷慨激昂,嘹亮的声音,在千家万户回荡,简洁的言辞犀利的目光,穿透假、恶、丑的皮囊,织就真、善、美的华裳,在社会大舞台上,你旌歌铁马,如常胜将军,驰骋沙场,神秘也壮美是我为你写就的华章,,长大后,我怀着十二分的向往,走到你的身旁,看你如不停旋转的陀螺,为采播新闻辗转于重叠的职场。(3)脚下的路有多远,摄像头下有奇观,祖国的山河秀丽,在你们的努力下,会变得绚烂多彩,最让人不放心的,是你们走进那些,那些鲜为人知的内幕背后和险境,为了拍摄第一手资料,你们冒着危险,不得不踏进虎口,你却不知踏进去,踏进去的后果如何,也许是平安无事,也许是生死关头,用你们的铁笔挥洒,挥洒这个世界的,这个世界的是是非非,最感人的是为百姓说句公道话,用你们笔杆子画出,画出这个世界的和谐。

(4)提起刘白羽,人们立即会想到他那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日出》、《长江三日》。不错,刘白羽在现当代文学长廊中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小说家,但同时,他也是一名不可多得的战地记者。

1938年,年仅22岁的刘白羽,作为一个追求进步、向往革命的青年作家,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枪林弹雨中,他积极以新闻报道为利器,凭借记者的敏锐眼光和作家的多彩笔触,写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通讯和报告文学,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民主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记者”的称谓折射着神圣与荣光,记者的职责蕴涵着公正与刚强!我们选择了记者这个职业,就要无私奉献;我们从事了记者这个职业,就要敬业爱岗!为了人民的重托,我们敢于铁肩担道义;为了社会的信任,我们乐于妙手著文章! ——--要问记者想什么?这就是我们的情怀和理想!(6)当农民把最后一颗汗珠,送入粮仓的时候,当花信把天空,洗成一片蔚蓝的时候,我们——共和国的人民,又一次迎来了“记者节”,报摊上的每一份报纸,都是他们汗水的结晶,书店里的每一本杂志,都是他们辛苦的证明,摄影记者,让历史瞬间定格,文学记者,让形象和抽象高度浓缩,电视记者,为时光隧道准备好了,精美的画面,电台记者,把今天的声音,传送给明天的耳朵,记者多么伟大的职业啊!(7)时代造就了优秀的战地记者刘白羽,而他自身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的崇高志向以及敏锐犀利的艺术感觉、深厚广博的文学积累又使其新闻写作独树一帜、不同凡响。不论是否有主观上的刻意追求,刘白羽的新闻作品呈现出新闻与文学联姻、历史和现实对话的特点,为中国军事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范例,增添了新的色彩。

时代造就了优秀的战地记者刘白羽,而他自身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的崇高志向以及敏锐犀利的艺术感觉、深厚广博的文学积累又使其新闻写作独树一帜、不同凡响。不论是否有主观上的刻意追求,刘白羽的新闻作品呈现出新闻与文学联姻、历史和现实对话的特点,为中国军事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范例,增添了新的色彩。

(8)7年的记者生涯,所流过的汗水和泪水,让我切身地感受到做记者的艰辛与痛苦。所经历的劳累、疲惫、委屈、欣慰,酸甜苦辣全都浸透在一篇篇具有新闻价值的文章中。

然而,当一篇篇精心采写的稿件获读者的好评时;当我的新闻作品获得广东新闻奖时;当名字成为文章的金字招牌时,心里骤然涌出的那份收获累累果实的自豪感,便犹如母亲经历了孕育和生育阵痛之后,抱着哭声响亮的孩子时那样甜蜜。(9)高山草原刻下了我们跋涉的脚印,平原渠水映照着我们匆忙的身影。

酷暑盛夏迸发着我们对人民的热爱,凛冽寒冬见证着我们对生活的真情!因为我们——从事着一个神圣的职业,“记者”的称谓——时刻激荡着我们澎湃的心!(10)赞美你,记者,你是,一支笔,挥舞着正义,你是,一枚明珠,点亮着人间真情,无论,酷暑严寒,还是风雨交加,依旧铜墙铁壁。宏亮的声音,回荡在天南地北,击碎了丑恶,铸就了美善。

急促的脚步,疲惫的身影,唯有星光陪伴,坚守独有的信念。铁肩背负着使命,笔尖渗透着辉煌,镜头闪耀着和谐。

(11)每一名记者,每一位作者,都是一名实纪作家,都是歌颂生活的诗人,每一位记者,都是一位舞蹈家,在报刊、音箱、荧屏的舞台上,留下了美丽的传说,我们赞美记者,为我们的生活增加乐趣,我们欢迎记者节,为祖国的明天更美好!让我们端起盛满,墨香和阳光的酒杯,赞美记者,为记者节干杯!(12)我们走过阳光,我们超越世俗,我们报道真、美和善德,我们揭露假、丑与恶行;我们记录着多彩的生活,我们发现着社会的良心!我。

3.形容文章写得好的成语有哪些

淋漓尽致、一气呵成、行云流水、朴实无华、妙笔生花

一、淋漓尽致

白话释义:形容文章、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

朝代:明

作者:李清

出处:明·李清《三垣笔记·崇祯补遗》:“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翻译:文章、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其为史家必选取的无疑。

二、一气呵成

白话释义: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

朝代:明

作者:胡应麟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

翻译:每一句之中字字都有规律;而实一意贯穿;气势首尾贯通

三、行云流水

白话释义: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不加雕琢,就像云的运行,水的流动,非常自然

朝代:宋

作者:苏轼

出处:宋·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翻译:大体上非常自然;本来没有固定的形式;而常常起于应当起的地方;常常停于不可不停的地方。”

四、朴实无华

白话释义:质朴实在而不浮华。

朝代:现代

作者:巴金

印证:巴金《〈爝火集〉后记》:“他只是平铺直叙,朴实无华地讲会见的事情。”

五、妙笔生花

白话释义: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朝代:五代

作者:王仁裕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翻译:李太白小时候,就以杰出的写作才能,名闻天下。”

4.形容媒体的成语

1.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2.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3.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4.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1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

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12.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

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14.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15.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

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

有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21.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

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22.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3.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24.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25.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

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26.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

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27.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

滥用于一切倡导人。28.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

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29.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30.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

不用于水平、成绩等。31.无所不至: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

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32.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

不能写作昨日黄花。33.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

与中性的评议不同。34.万人空巷:人们都聚集在一起,以至使街巷都空了。

不能理解为人们都回到家里了。35.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与“置之不理”不同。36.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不能表示气势宏伟。37.弹冠相庆:贬义。

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38.期期艾艾:口吃。

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39.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

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40.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41.身临其境:常误用代替“设身处地”。

42.茕茕孑立: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不指某时。

43.耿耿于怀:形容心存怨恨。44.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只能表贬义或自谦。45.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

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46.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

强调主观目的。47.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

强调客观效果。48.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49.处心积虑: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50.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51.忍俊不禁:俊,笑,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52.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53.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54.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代替“有声有色”。55.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褒义。56.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57.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蛮横。58.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59.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60.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61.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62.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贬义。

63.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64.叹为观止:主语是人。

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65.赏心悦目:主浯是人。

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66.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

前面加“忙得”“打得”等。67.不亦乐乎: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68.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69.不刊之论:刊,削,删改,不用删改的,非常精辟的言论。

褒义。常误用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70.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

5.报道怎么写

原发布者:xlq740508338

新闻报道的特点及格式一、新闻语言的特点: 要素有四项:具体实在、简明精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在报道新闻事实时少用概念化语言和模糊性词语,尽量使用意义鲜明的动词、含义确切的名词和数词。写作手法讲究平实、结构简单明了、用词通俗和口语化。新闻报道与文学作品、评论文章、理论文章不同,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事实的报道,记者的观点、感情也要通过对事实的报道来体现。但是,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并不是绝对排斥议论和抒情,有时在报道事实的同时加上一两句精辟的议论,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新闻事实;真诚而自然的一两句抒情,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二、新闻报道要有真实性: 1.新闻五要素必须明确无误。即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和事情发生的原因必须具体、确凿、不能含糊不清。 2.新闻事实发生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包括心里活动和思想活动)都不能进行“合力想象”式的报道,更不能搞“创作”式的报道。 3.新闻中引用的数字、引语、用典,以及其他背景材料都必须有根有据。 4.新闻中对事实的解释和说明,必须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夸大,扭曲或变形。三、新闻稿的格式一般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折衷式」、「平铺直叙式」等写作型式。「倒金字塔式」:此种写作方式是目前媒体常用的写作方式,亦即将新闻中最重要的消息写在第一段,或是以「新闻提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