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都有什么节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30
中国秋天的节日有哪些?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鸡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
秋天有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秋天有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中秋节。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国秋天有哪些节日
秋天的节日: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建军节:阳历八月一日;

教师节:阳历九月十日;

国庆节:阳历十月一日。
中国在秋天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比较大的有: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烘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阴历九月初九。我国古代以九为阳,唬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影,听到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代,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藉以避难。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代、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
秋季有什么节日?
7月1日:中国 *** 诞生日(1921)

7月1日:香港回归纪念日(1997)

7月1日:国际建筑日(1985)

7月1日:亚洲30亿人口日(1988)

7月2日:国际体育记者日

7月第一个星期六:国际合作节(国际合作社日)(1995)

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1937)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987)

7月11日:中国航海节

7月26日:世界语(言)创立日

7月31日:非洲妇女日(1962)

8月份

8月1日:中国人民 *** 建军节(1927)

8月5日:恩格斯逝世纪念日(1895)

8月6日:国际电影节(1932)

8月8日:中国男子节(爸爸节)(1988)

8月9日:世界土著居民国际日(1994)

8月12日:国际青年日

8月13日:国际左撇子日(1976)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日(1945)

8月22日: *** 诞辰纪念日(1904)

8月23日:贩卖黑奴及其废除的国际纪念日

8月26日:全国律师咨询日(1993)

9月份

9月1日:全国中小学开学日

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5)

9月8日:国际新闻工作者日(1958)

9月8日:世界扫盲日(1966)

9月9日: *** 逝世纪念日(1976)

9月10日:中国教师节(1985)

9月14日:世界清洁地球日

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1994)

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中国国耻日)(1931)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1989)

9月21日:国际和平日(1981)

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民国防教育日(2001)

9月21日:世界激年性痴呆宣传日

9月27日:世界旅游日(1980)

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1958)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心脏日(2000)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海事日

参考资料:baike.baidu/view/22934
秋季有哪些节日
秋季节日有七夕节(七月初七)、中秋节(八月十五)、国庆节(10月1日)、重阳节(九月初九)。

七夕节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中秋节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国庆节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 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 *** 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重阳节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秋天有什么节日?
秋天的节日: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建军节:阳历八月一日;

教师节:阳历九月十日;

国庆节:阳历十月一日。
秋季的节日有哪些 5分
依你所问秋季的节日指的是阳历9月至11月期间的节日,罗列如下:

9月3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

9月8日 国际新闻工作者(团结)日 1958;世界扫盲日 1966

9月10日 中国教师节 1985

9月14日 世界清洁地球日

9月16日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1987

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中国国耻日) 1931

9月20日 公民道德宣传日 2003

9月20日 全国爱牙日 1989

9月21日 国际和平日 200顶

9月27日 世界旅游日

9月第三个星期二 国际和平日 1981

9月第三个星期六 全民国防教育日 2001

9月第四个星期日 国际聋人节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世界心脏日;世界海事日

10月1日 国庆节 世界音乐日 国际老人节

10月2日 国际和平和民主自由斗争日

10月4日 世界动物日 国际住房日

10月6日 老人节 国际减灾日

10月8日 全国高血日 世界视觉日

10月9日 世界邮政日 万国邮联日

10月10日 辛亥革命纪念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

10月13日 世界保健日 国际教师节

10月14日 世界标准日

10月15日 国际盲人日(白手杖节)

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 重阳节

10月17日 世界消除贫困日

10月22日 世界传统医药日

10月24日 联合国日

10月31日 世界勤俭日

11月7日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纪念日

11月8日 中国记者节

11月9日 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

11月10日 世界青年节

11月11日 光棍节

11月12日 孙中山诞辰纪念日

11月14日 世界糖尿病日

11月17日 国际大学生节

11月17日 世界学生节

11月20日 彝族年

11月21日 世界问候日

11月21日 世界电视日

11月25日 感恩节

11月25日 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

11月29日 国际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

***当然,农历秋天的节日有:

七月初七七夕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

还有节气中比较重要有立秋、秋分、霜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