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面试3家公司,让我心里五味杂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1
最近几天,一直在找工作。基于两个原因:一是目前职业发展在本公司已经遇到瓶颈,公司要放弃电商业务了;二是开阔下自己的眼界,多了解下各行各业的情况。昨天,我去了四家公司面试,虽说时间非常仓促,但是对每个公司的规模,产品,盈利模式,团队氛围等等都有了大体的了解。面试结束以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有的公司赚钱如此艰难,而有的公司却能躺着赚钱。

中小品牌们的焦虑:急需业绩增长,却不得要领。

第一家面试的企业是一家印刷集团公司,按体量来说应该不算小公司了,但是他们的战略格局却让我倍感意外。面试官是市场部leader,首先就介绍了下国内市场部的年度目标,3000万。按道理来说,这个目标对于一个集团公司来说并不算高。但是,接下来面试官的话让我有点吃惊,她说接下来要开展电商业务了,第一年希望线上做到2000万的销售额,线下1000万销售额。因为我来之前,有做过市场调研,包装印刷类的纸盒客单均价只有11块钱左右,类目做的最好的产品一年也只有500万销售额。据说,根据公司调研,做的最好的公司线上一年有5000万销售额。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调研出来的。是单个平台还是全网平台加在一起的销售额,不过,这不重要。接下来,我问公司目前有几个店铺?回:一个,是淘宝店,刚开始在申请了。看得出来,市场部背负的业绩压力很大。一个淘宝店,客单价11块钱,市场天花板明显,一年要做到1000万,这多少有点异想天开。给我的感觉,更像是急需找一个负责人背锅。(你看,电商一年的目标没有达成,拖累了整个市场部。)嗯!完美的背锅侠。

电商行业发展这么多年已经趋于完善和成熟,早就过了红利期。不管是何种目的,想要在短时间内做到行业top,要不就是有很强的产品创新能力,要不就是知名品牌。像小品牌,低单价,低天花板行业,一年能做到top10基本就要靠天吃饭了。

高单价产品,新品牌,如何在行业大牌围剿之下突围?

第二家公司,是一个美妆产品公司。刚进公司的时候,里面的景象着实让我吃了一惊,2层楼的装修全是奢华的红木家具。这家集团公司主业就是做红木家具起家的,我瞄了一眼在门边的红木沙发,一套下来28W,绝对称得上是奢侈品了。

面试官之前做过阿里的讲师,所以有一定的人脉,天猫店拿下的很轻松,主做高端美妆,目前的瓶颈是,高端美妆基本都是国外大牌,新生品牌一开始就做高端,很难突围。店铺基本没销量,流量也不多。面试官倒也看得开,他说之前去跟辛巴见面,想邀请他来公司直播,但是对方没有信心,怕翻车。主要是因为这个一个新的美妆品牌,而且客单价很高,没有品牌效应,怕老铁们不买账。面试官也透露出他对这个店突围的信心不大,也问了下我的思路,觉得还不错,然后又聊了下薪资方面的问题。总的来说,面试过程还算轻松,但是可以明显感觉到新品牌的焦虑。最近的新国货美妆品牌,御泥坊、完美日记、花西子等等基本都是走平价路线,做大牌的平替产品,而且重营销,才有了如今的体量。一开始就直接跟大牌竞争,剑走偏锋,风险很大,竞争压力也不小。看得出,公司是有钱,但是能不能把钱花在合适的地方,把品牌做起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知名品牌产品经销商,真的是躺着赚钱。

第三家公司,是一个韩国经销商,代理的是阿迪、nike、NB等知名运动品牌鞋服。直接从韩国仓库发货,国内只负责线上销售。面试官透露,他们的店铺,天猫小二都主动找资源跟他们合作,所以他们都没有推广预算,也不需要推广。目前天猫新店刚开,天猫小二找的主播资源,一场直播下来,100多W的销售额。看,这就是品牌的力量。按这样的销量来看,一年做几个亿还真是个小目标。不过,在这种躺着赚钱的公司,基本上很难有成就感,因为有官方扶持,你即使什么都不做,也能躺着有业绩,只是,这里的薪资不是按照提成来计算的,而是按奖金,只是奖金怎么来计算呢,面试官也不肯透露。不过,来这里面试,女面试官虽然一直都嘻嘻哈哈的,但是却挖的坑很深。问来这里面试要多久,是不是很远,是不是专程请假来面试。还有问为什么不去同行公司,而来他们公司面试。说实话,这是考察我对他们公司的重视程度,但是面试官小姐姐让我放下了戒心,所以就随便回答的,显得对他们公司这个岗位不是很重视。

一天下来,三家公司,行程40多公里。让我不禁感慨,人脉和渠道,真的是能带给人真金白银。没有人脉和渠道,想赚钱,真的很难。之前李教授也曾想过这个问题,在中国,要赚钱,一定要靠人脉。人脉又分两种,主动人脉和被动人脉。如果自己的交际能力不行,无法主动获取人脉;那就提升自己,让自己足够优秀,获取被动人脉。他做到了,实现了财富自由。而我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