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7-04
摘 要: 提问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技术。无论教师提问的角度多么准确,提问的设计多么有启发性,提问的形式多么巧妙多样,提问的语言表述都必须准确清晰,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本文认为要从问题设置的目的性和层次性、问题设置的技巧性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方面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课堂上适时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促进知识内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这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
一、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新课程改革规定语文教学目标应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然而,目前语文课程教学部分的目标设计表现出两极化倾向。在学校教育实施中,教师及教学设计者对教与学的目标进行设计时倾向于认知领域。他们更加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用可预测、可操作、可控制的行为目标代替“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字、词、句的积累与语法的学习绝对是教学的核心,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科学性、工具性的理性思维。这种语文教学设计观是片面的。《教育目标:帮助或阻碍》指出:“行为目标没有考虑一些重要的教育目标,这些重要的教育目标可以用文字叙述,但不能用行为的或操作的目标来叙述。”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难易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消除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和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口子”开得小一些,思维方向要比较明确。而在难度方面,应考虑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学生跳一跳能解决的问题。如果实在需要提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考虑分步进行,考虑设计几个解题的抓手。同时,找个学生带好头。举手也需要互相带动,老师可以找几个代表主动举手,鼓励别的学生模仿,但选代表时不能只选成绩好的学生,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应该选,从而真正起到作用。另外,老师讲课风格的不断变化更新也会调动学生举手的积极性。
三、问题设置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提问要讲究策略,注意对学生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切忌单刀直入,或是自问自答,可以采用启发性提问,这样能指明正确的思维和方向,使学生找到问题的本质,或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从而理解、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授古文时,我利用古汉语中的同义词启发学生总结古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用法,结果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它们的规律就被学生总结出来。另外,可采用先提问后叫人的方式,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有时叫举手的学生,有时叫未举手的学生,鼓励与督促相结合。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是如此密切。设计良好的提问,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银川听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上的《荷花》一课,整堂课以“美”为主线,设计三个部分:在呈象感形中发现美、在品词悟情中感悟美、在移情入境中意会美。课堂设计应紧扣语文学科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表象的美到意会的韵,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发现、感悟、意会美,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创造美。整节课一气呵成,重点突出,在看似简洁的教学环节中包含丰富的内容。
四、问题设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只有少数学生在积极思考,很多学生都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我们常常感到很无奈。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提问,只重视导入环节,创设情境,很少让孩子质疑,即使让学生质疑了,也是让学生步入自己设计的教学轨道,学生的质疑被老师的问题覆盖,孩子的提问没有实效。因此教师应相信学生的能力,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反馈,并对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学生每当看到自己的同伴因提出问题而受到老师的表扬时,自然也不甘落后,会努力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见解。只要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逐步增强,提问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其实,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给予及时恰当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教学气氛。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的结合使用,要以表扬为主,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应该注重多鼓励、不批评,技巧性地指出学生答题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做到既指出问题所在,又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第2个回答  2018-07-04
熟练使用PPT,可以做课件,放歌,看视频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