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西方文学的四大传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模仿——再现论的传统。
在这个问题上,西方文论的一个传统是朴素地认为文艺是对外在世界的模仿”、再现”。早在前希腊时期,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便提出了模仿说”,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文艺应该仿效好人、好事而不应模仿坏人,他的这些主张奠定了西方文艺模仿说”的基础。进入古罗马时期,西方文论的这种模仿说实际上变成了对古希腊文艺范例的模仿。而文艺复兴以后,随着科学主义的兴起,人们又开始把文艺看作是对外在自然世界的真实模仿与反映了,镜子说成了这一时期的一个主要观点,以后这种镜子”的模仿论传统逐渐转变成了比较自觉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要求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如实的反映生活,再现世界,出现了像斯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歌德等这样影响巨大的一大批世界性的大作家,把模仿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艺意识形态性质、文艺典型性等理论的论述中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从模仿”到镜子”,从镜子”到再现,从再现到能动反映、典型的现实主义理论,模仿——镜子——再现——能动反映——典型,这是模仿说”传统的发展历程。 激情——天才论的传统。
强调作家的主观创造才能、个人天才、激情与灵感,强调作家用自己灵魂的探照灯”来照亮整个世界,进行创作,这是西方文论的又一个传统。中世纪神学时期,人们世俗的人间激情受到压抑,把上帝看成一切事物的根源,认为七情六欲腐蚀人的心灵,要求人们对上帝绝对的虔诚与恭敬,宣扬禁欲主义。文艺复兴兴起后,人们以感性的人性论对抗宗教禁欲主义,以科学主义对抗愚昧主义,强调人现世生活的享受,强调人的自然真情,强调人自身个人才能的自由施展。启蒙主义兴起后,强调用知识理性照亮”人,强调人的个性解放,更加强调创作中作家个人的主观才能,在这一时期,人自身自然的、自由的情感也得到了强调,以后,随着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强调文艺是作家激情表现更是成为一股世界性的创作思潮,华滋华斯、拜伦、雪莱、济慈、雨果、夏多布里昂、惠特曼、普希金、歌德等一大批浪漫主义的伟大作家相继出现,在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德国等浪漫主义都成了那一时期主要创作方法,文艺表现个人激情成了席卷世界的创作思潮。西方古典时期这种激情天才的传统到19世纪中期以后,它的内涵有了明显的改变,传统的激情变成了一种以非理性为主要特征的个人情感, 教化——愉悦的传统
在文艺作品对读者的影响、对读者的作用这个问题上,西方古典文论非常重视文艺对读者的引导、教化功能,强调文艺作品积极的社会价值与功利作用,形成了所谓的教化传统。这种教化传统常常以三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是要求文艺给读者以教育与益处;二是要求文艺给读者以愉快和喜悦;三是要求文艺能够寓教于乐。那种游戏与纯粹自我发泄的文艺观是很少见的。从古希腊的哲人到黑格尔,在文艺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上都强调文艺对读者的这种教化、灌输作用。 和谐——整一的美学传统
在文艺的美学形态上,古典时期的文艺理论都追求和谐、整一的美学理想。西方古典时期人们一个最大的审美理想就是追寻事物的和谐、有序,事物之间比例、关系的适当、协调,希望把多种纷杂的事物统一为一个秩序井然的整体,追求一种安宁、和谐静谧的美,其主要的审美品格相当于现在意义上的优美。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到近代的黑格尔,许多美学家都表现出这样的审美理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