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如题。要详细。

第1个回答  2010-03-11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列强之间的矛盾尖锐,国际关系出现新的演变。演变的趋势大体表现为:在欧洲大陆,德法矛盾特别尖锐,成为左右欧洲大国关系的主要因素。在近东,包括巴尔干和小亚细亚地区,俄奥、英俄、俄德矛盾明显加剧。在世界范围,英德两国逐渐成为争霸的主要对手,而原来在殖民地问题上激烈争夺的英俄、英法矛盾有所缓和。围绕这几对矛盾,欧洲大国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经过19世纪最后30年的演变过程,20世纪初最终形成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4
一、基本状况
(1)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的时期
①政治特征: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风起云涌,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掌握政权。
②主体内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不同社会思潮出现、资产阶级镇压革命和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时期
①政治特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出现垄断组织。
②主体内容:资产阶级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帝国主义侵略扩张。

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英国“世界工厂”地位地位形成:19世纪中期
(2)英国“世界工厂”地位丧失:19世纪末。
(3)1894年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一战后,美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三、资本主义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17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大陆以封建制度为主体。这一阶段世界政治重心在欧洲。
(2)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欧洲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美日虽然势力大增,但欧洲政治重心地位不动。

四、国际关系格局
⑴维也纳体系
①含义: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②维持机构:神圣同盟
③特点:封建专制国家在其中占据支配地位,组成了多极均势结构,以恢复、巩固欧洲封建秩序,消灭各国革命为目的。
瓦解:维也纳体系下存在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神圣同盟国家内部之间的矛盾; 1848年欧洲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后来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则表明维也纳体系荡然无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