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的典型案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8

开拓创新 不断进取
­ ——记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王毅诚同学科技创新事迹
王毅诚同学是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2006年小学毕业的学生,他热爱祖国,遵守纪律,诚实守信,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团结同学,爱护班集体。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校学习期间,他曾担任过班级劳动委员、生活委员、纪律班长协助老师工作。学习中,他善于思考,爱动脑子,热爱科学,勇于创新,是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为了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他订阅了《动手做》、《少年发明与创造》、《中小学生创新》、《小学科技》、《我们爱科学》、《小哥白尼》、《少儿电脑报》等启发智力的少儿科技杂志、报刊。通过看书、学习,开阔了思维及想象能力。他曾随父母参观过上海天文台、上海浦东少儿科技活动中心、上海气象台、北京科技馆、军事博物馆等科普场馆。还观摩了“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通过观摩学习,激发了他要动手实践的勇气,也使他领悟到:只要自己肯动手、动脑,向着自己制定的目标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在玩各种积木、动手制作、做飞机模型等活动中,他刻意想像,动手尝试。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探索和实践,2003年7月他的小发明作品《留言门铃》问世了,该作品是由普通门铃和录音装置结合而成,能够通过录音留言,使普通门铃功能扩展,颇具实用性。2003年8月他的此项发明作品获得“乌鲁木齐市第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03年9月获“新疆第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04年8月他参加了在昆明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宋庆龄发明奖”大赛作品获得铜奖,新疆只有两位参赛选手获国家奖(三等奖),他是乌市唯一获三等奖的参赛小选手;2004年12月他又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奖”大赛获得银奖,他是新疆唯一被国家初选上参加全国竞赛的选手,也是新疆唯一获得二等奖的参赛选手,为新疆争得了荣誉。中央新闻台、新疆电视台、新疆教育电视台、乌鲁木齐大事小事新闻台、新疆日报等新闻媒体,对他进行了采访和专题报道。2004年12月30日在新疆电视台少儿频道首次开播现场晚会上,王毅诚同学被自治区团委少工委以“新疆好少年”身份推荐、邀请到晚会直播现场,中央少儿频道的倪萍主持当晚的节目,并在晚会直播现场上采访了“新疆好少年”王毅诚同学。
为了扩大知识面,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趣味数学班、作文班、英语班、书法班以及电子琴班的学习。2003年4月他参加了《新疆中小学生数学应用题竞赛》获得了三等奖; 2004年12月他参加新疆中小学生生物论文竞赛,他的小论文《关心人类的朋友-天山马鹿》在竞赛中获得二等奖;2005年4月他在“第三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学生数学应用问题竞赛”中获得了三等奖。他在《黄波儿童英语》1-6册学习和考试中,获得了《黄波儿童英语》六级结业证书。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辅导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以及他自己平时的勤奋努力分不开。虽然他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他还并不满足,他表示今后还要更加努力,不断学习和实践,取得更好的成绩,用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为家乡服务。
除学习以外,他还爱好文体活动,业余时间他喜欢打乒乓球、篮球、跳绳、跑步等体育运动。曾参加过学校组织举办的跑步、校园歌手赛等比赛,为班级争得荣誉。
在校外王毅诚同学尊老爱幼,是个拾金不昧、举止文明、乐于助人、富有爱心的好少年。他在校门口拾了一个内装100元的钱包,主动地交给了校门卫。在公交车上,他看见抱小孩的乘客,就主动让座。住在同一楼道的上下邻居,无论谁家有事,只要力所能及,他总是很乐意地去帮助,邻居常夸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他不进网吧,平时生活简朴,穿戴整齐。自己常洗袜子、叠被子,在家孝敬父母,体贴家人,帮父母扫地、擦门窗等,有时还主动与父母进行思想交流,畅谈自己的看法。他具有较强的自理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
他品学兼优、多才多艺、勤于实践、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全面发展,是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他是该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功典范。
王毅诚获奖情况及新闻媒体报道情况:
2003年8月小制作《留言门铃》参加“新疆乌鲁木齐市举办的第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2003年9月参加“新疆自治区第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2004年4月参加“第二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学生数学应用问题竞赛”获三等奖;2004年8月参加全国“第四届宋庆龄发明奖”取得铜奖;2004年12月中旬参加国家少工委举办的“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奖”大赛获得二等奖(银奖);2004年12月生物小论文《关心人类的朋友-天山马鹿》在参加新疆生物学会举办的论文竞赛中获得二等奖;2005年4月参加“第三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学生数学应用问题竞赛”获三等奖;获得学校组织的英语朗读竞赛三等奖、个人风采奖以及劳动积极分子奖等荣誉。
王毅诚的小发明《留言门铃》于2004年8月20日以“惊艳”小发明为题以“放飞想象创造梦想-第四届宋庆龄少儿发明优秀作品展侧记”为题在云南《春城晚报》和云南日报网上登出;2004年10月25日在《新疆日报》和天山网上以“乌市小学生发明的‘留言门铃’获奖发明奖”为题作了报道;2004年10月26日新疆都市消费晨报以“小小发明家”为题作了报道。
2004年10月在《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第10期、2004年12月在上海《动手报》、2005年3月在北京《中小学生创新》杂志第2期、2005年5月在上海的《小学科技博览》杂志上刊登了王毅诚的小发明。
2004年10至12月新疆电视台新疆频道、新疆视电台少儿频道、新疆教育台、乌市新闻台大事小事频道、乌市电台妇女儿童频道、中央新闻台、中央1台等新闻媒体对他进行了采访和报道。2004年12月30日在新疆电视台少儿频道首次开播晚会上,并在直播现场上采访了“新疆好少年”王毅诚同学。
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作为自治区的第一所实验小学,作为一所自治区直属、教育学院主管的小学,作为一所有着百年文化历史的小学,有幸随着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参加了于2001年春天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在这六年的课改实验中,该校本着“全员参与、全员学习、全员感悟、全员实践、全员提高”的理念,在学习中实践,在收获中反思,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校长的带领下加强新课程实验教学常规管理,做了大量具有实效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使该校课改实验稳步健康地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校在课改中的主要举措如下:
一、加强课改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1)层层培训,促观念转变。
该校作为国家基础课程改革实验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实验园地的一员,一年级的老师按照规定全员、全程参加了上级组织的所有课程改革培训活动。该校领导积极向内地专家学习,使全校的老师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受。实验小学每一次的课改培训都是全员参与,同时还不断送各年级的老师到校外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
(2)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
为了培养教师,我们先后启动青蓝工程、明星工程、名师工程。开展外培、校培、组本培训以及组内研讨活动、实验杯竞赛活动。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需要“领头羊”,我们追求“1+1﹥2”的群体效果,力求“整体更优”。此次课改,该校全员跟进;每个年级、每位老中青教师都积极参与课程改革,都学习课改理念,都实践课改理念。我们要求老师,用新教材的要用新理念驾驭新教材,没有用新教材的班级,也要用新理念驾驭老教材,力求做到老课新上,常上常新。我们还克服困难大批量送老师到内地培训学习(仅是2005和2006两年,我们学校就派送了40名教师赴内地学习)。
(3)破学科界限,由“单一”变“综合”。
倡导教师由“单科专家”向“一专多能”型转变。
二、积极推行课程课时改革。
1、 大小课合理搭配。
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结合该校的实践需要,我们对原有课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每天的七节课由原来的每节课40分钟变为大小课兼有:第1——2节课为40分钟,第3——7节课分别变为30——35分钟,在上午四节课中间穿插了近40分钟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这样,既考虑到小学学生年龄幼小的生理特点,给了孩子更多的活动时间,更多的自由空间,更多的可以身体力行的实践机会,更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同时又使学校课时安排具有一定灵活性,便于推进课程课时改革。
2、积极拓展有效教学新空间。
在该校现有办学基础上,充分利用该校多媒体计算机等硬件设施,把课堂使用多媒体上课变为鼓励各门学科的教学走进多媒体教室,让现代生活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以拓展更大的教学空间。该校语文学科的老师们尝试着在多媒体教室里上阅读教学课,师生人手一机(电脑),在网络的世界里理解课文内容,捕捉更多的学习资源;师生共同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网络作文教学,品评精彩文章,校外人士通过网络参与课堂教学的评价。外语老师、美术教师的教学也走进网络教室。除此之外,我们的各学科老师还结合课本单元学习主题,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如:五年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走向街头找错字;三年级的“诗歌王国”;科学学科的“水源污染小调查”等等。学校特为艺术学科(音乐、美术学科)、科学学科设立了艺术层、科学层,还建成了体育层。这样,学生学习的空间扩大了,师生交流的渠道多元化了,老师教学、学生学习已不仅仅停留在课堂那狭小的范围,而是走出了原始意义的教室,走近现代生活,走向社区,走向自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真正实现多种资源、多门学科相互整合,提升办学品质,以全面培养学生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英语课程设置新举措。
我们学校已挂牌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外语实验学校”。
该校开设的英语课时数为5+3节(每班每周5节英语课,我们利用网络平台,于2007年开始。
4、尝试进行计算机课时改革。
身处现代社会中的学生,每天都在接触现代社会的多种信息,网络、电脑作为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对生活、对学生的成长发该校36个教学班,一至六年级同时开计算机课,保证每星期两节课,教师、学生在计算机教室进行学习活动,做到学计算机从娃娃抓起。
5、努力探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途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出现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
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运作办法
(试行)
1、综合实践活动的分解:
2、实施人选及时间安排
用于课堂引领的课时也可积攒起来用于社区实践活动。
3、综合实践活动的检测与评价
信息技术教育按有关规定达标,另外,该校学生要掌握盲打。
专题活动要有安排、有检查、有展示。
小课题研究要有选题、有研究过程、有研究成果展示。
每一项改革都需要时间来检验,当新课程实验如火如荼地开展时,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继承传统精华上,更需要我们不断地改革创新,当斯宾赛追问究竟是谁拿走了我的奶酪时,我们则在想,如何让教师在“享受教育,享受生命”中工作,如何让孩子在“享受学习,享受童年”中学习。如何才能在教育改革的路上,走出一条属于我们实验小学的课改之路,我们一直在努力,这将是实验小学教育科研道路上永恒的主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