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爽昆汀,外国导演用新电影为李小龙正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3

文丨灰狼

一个好的武术家就像水一样。为什么?因为水是无形的。因此,你抓不住它,也无法用拳头击伤它,所以像水一样柔软灵活吧。清空你的思想,无形无式,如水一般。

将水倒入杯中,它变成杯的形状。将水倒入瓶中,它变成瓶的形状。将水倒入茶壶中,它变成茶壶的形状。水可静静流淌,亦可猛烈冲击。

像水一样吧,我的朋友!(Be water, my friend.)

这段话,出自李小龙1971年的一段电视采访,被渲染为他的一种哲学思想概要,并顺理成章地成为ESPN新作《若水》的标题。

而「若水」(Be Water)这个关键词,在导演包阮看起来是一种充满抗议精神的口头禅(mantra),实际上却造成了两种误读:比如说中国人会将它与「上善若水、水能穿石」这样的古代朴素哲学联系在一起,成了一道包容宇宙万物的神奇符咒;无法理解这些概念的西方人则会不明觉厉,在万般揣摩中将李小龙结构为「武术哲学家」。

说到底,这是一种误读、一种附会,一种回溯性地建构。

当包阮这位越南裔美国导演拿到这个文本的时候,他优先以「若水」这样的意象来组织文本,就像影片中出现的大海、船只、水边坐禅以及手轻拂水的微妙触感——这些影像编织地如此刻意、如此直白,悉数落入了纪录片主题先行的窠臼(仅属于某种噱头,之后便全无着落)。

刻意点题当然是为了结构一种「神话」,就像王家卫用「一横一竖」、「里子和面子」来结构其老师叶问的神话,但神话结构的成败,在于叙事本身,更在于刻意点出的主题背后有什么更为深刻的隐义绽放——如果没有,便是失败的神话。

就像ESPN之前推出的乔丹系列片《最后之舞》能够为全球疫情和 体育 赛事停办注入一剂强心针一样,ESPN此次推出的《若水》也意外撞上了一个相当大的事件:黑人平权抗议运动,也意味着它生逢其时。

或者说正是这次「碰撞」让我们能够平实地看待李小龙的「神话」,它本质上不是一种客观叙事的神话,而是不折不扣的意识形态神话。

我们可以看一下《若水》制作的源起——昆汀·塔伦蒂诺的《好莱坞往事》中塑造的那个「傲慢、无礼、浮夸」的李小龙,惹恼了包括其女儿李香凝在内的绝大多数华人观众,他们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对此,《若水》的导演包阮也觉得自己「很撕裂」,在圣丹斯电影节期间接受采访的时候,包阮回应说:「我从来没有批评他作为电影制作人的选择,他的艺术选择,但我们必须描绘清楚,一个更真实的李小龙的故事是什么样,而不是一个虚构的版本。」


这话说得很明白了,因为被冒犯了,他必须制作一部「真正的李小龙故事」以正视听,但什么是李小龙「真正的故事」、「真正的版本」,实际上是个很可疑的问题。这就像意识形态的书写,归根到底是一种话语位置的书写,美国的意识形态正确到了中国可能就是意识形态错误,反之亦然。

或许你可以说,纪录片取材于真实档案和第一手采访资料,就能保证真实和客观性,这比昆汀的虚构要可信得多。《若水》当然也是这么做的,我们看到的都是粉丝们如数家珍的资料(基本没什么新东西),那些来自李小龙女儿、妻子、朋友甚至前女友的访谈,这些素材固然属于纪录文献的范畴,但客观性也同样值得商榷:一方面这些亲友的过度 情感 注入会让资料有失客观,另一方面影片素材的剪辑和序列也带有某种先行的立场。

比如说,这部片子有意将李小龙的人生结构进一个更大的文化脉络中去,为此营造了一系列故事背景:香港的巨变、美籍华人血泪史、黑人平权运动等等。对于港人来说,李小龙在《精武门》中的表现不啻为反美反帝的先行者;对于备受歧视的美籍华人来说,李小龙又是一个靠一己之力赢回尊敬的精神偶像;对于追求善待的黑人群体来说,李小龙则是一个必须要认同和联合的第三世界平权伙伴的代言人。

这便是影片中的三重意识形态书写,按照华人的一贯认同性话语,剧本理应这么写,哪怕对包阮这位越南裔电影人来说也不例外——李小龙代表的已经不止是单纯的「中国力」,更是某种「亚洲意识形态」或者「第三世界意识形态」的联合产物(虽然他本人可能对这种意识形态绑定不屑一顾,但这种绑定恰恰又是今天吴京等功夫明星积极寻求却不得的)。

既然如此,YouTube上包阮和史蒂夫·青木(日裔)、卡玛贝尔(非裔)的主创三人谈就精确地映射出这种「意识形态联合体」的推广企图,尤其对卡玛贝尔这位种族斗争文化领袖来说,看看他的过往作品(《政治正确》《黑人私立学校》《半杰出的黑人》)便知道他的激进立场。

他们对李小龙的交口称赞,证明李小龙必然是「国际的」,但又「并非全部国际的」。昆汀·塔伦蒂诺《好莱坞往事》的「异端书写」已经暗示了这一点,也证明李小龙在美国百花齐放的文化丛林中,只是其中一株,而绝非高高在上的金身菩萨(他只是在美国话语结构中占据了一个位置罢了)。而在华人、亚裔和非裔族群这里,李小龙的形象则成了全然正义的化身,是逆向输出的强力文化偶像,是钉入西方意识形态并令他们阵痛的一枚钢钉。

这种看法自然是中国崛起、亚洲崛起、第三世界崛起这样的话语在支撑,当然也离不开美国这个多民族生态圈的「意识形态正确」的配合。对于国人来说,李小龙当然是一直以来唯一具备国际化的文化缝合点;而对于美国人来说,李小龙则是作为亚裔美国人功成名就的楷模,是需要被团结的外围。

对此,我们甚至可以将唐人街与小意大利,将中国功夫和意大利黑手党做一个类比(这里无意冒犯)。这不意味着将中国功夫污名化,而仅是指中国功夫和意大利黑手党文化作为同样的一种文化标签,而在美国文化中占据了一个位置,甚至是最负盛名的位置。

就像意大利文化的国际认知是由「教父文化」来奠基的,这归功于科波拉和斯科塞斯,那么中国文化的国际认知则是由「功夫文化」来铺就的,这也是为什么卡玛贝尔在主创访谈中将李小龙称为「教父」,毕竟这种类比根本上有其合理之处。

以此来看,李小龙在美国文化中的位置既是独特的(就地域性来说),又是任意的(就文化性来说)。但李小龙在中国或者泛亚洲文化中的位置往往是普遍的,又是排他的,也就是说,他代表着一种华人共同体的「精神幻象」——作为《精武门》中的民族英雄、作为国际性武术家、作为被美国所承认的文化偶像。

一旦这种幻象被「侵犯」——就像《好莱坞往事》那样,华人观众就往往会陷入某种歇斯底里,因为他们不得不面对某种内在创伤,也就是在国际主流文化,也就是美国主流文化中的 历史 空白。少了李小龙这一块唯一的遮羞布,他们就无法直面这样的伤口,就会陷入崩溃,因此声讨辱华、捍卫李小龙形象就成为唯一且合法的群体文化行动。

我们自然需要注意到《若水》中大量嵌入的华工血泪史、排华法案、傅满洲恶毒形象等涉及华人歧视的「黑 历史 」,这些铺垫和强调在印证着李小龙正式这种认知辩证法的关键。李香凝也提到,除了被好莱坞排斥外,李小龙遭遇过的种族歧视超出我们的想象,但凭借「回港一击」,他实现了生平夙愿。在这种兜转归宗的成功反击中,李小龙的成功让中国人获得了最大意义的快感。

《若水》中运用的一个 历史 档案——一部卢米埃尔兄弟在中国拍摄的短片,印证了这种意识形态的 历史 渊源:影片中一位欧美贵妇在教堂前撒米,而中国儿童就像小鸡啄米一样团团转。这个文本证明影像的 历史 积累是意识形态生产的关键,而李小龙获得国际认可、改善华人形象,也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影像的力量。比如说,他在「振藩武馆」的比赛和教学就被录成了影像(这在《叶问4》也有所揭示),而他在好莱坞电影中的亮相,在香港电影的爆发,则是让他的文化影像声名远播的关键。

这也就是说,李小龙是作为一个「媒体/电影人物」而在世界文化中找到了坐标,这是单凭「武术家」身份不可企及的。由此,当李小龙遭遇《好莱坞往事》这样疑似「污名化」的遭遇时,影视媒体也是最好的反击手段——它直接催生了叶伟信的《叶问4》(影片中陈国坤扮演的李小龙将老外一顿暴揍,算是一种仪式性复仇)以及ESPN的这部《若水》(算是一种正本清源的企图)。

然而吊诡的是,这种「抗议」或者「反击」恰恰凸显了一种文化症候,也就是李小龙作为一种能指,存在着东西方语境上的不对等。西方人虽然会因此产生「中国人都会点功夫」的蠢萌刻板印象,但立场总归是多元开放的;而到了东方,李小龙更像是个独裁的原则问题,仿佛不支持就不是中国人一样。

这种不对等的根源或者说最为恐怖的地方,在于某种偷梁换柱的隐秘逻辑:我们认同李小龙这位超级文化Icon,首先是基于他在美国话语里的认同,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承认乃至拒斥和批判美国意识形态,这便是一个认知上的悖论、一个巨大的意识形态黑洞。

有意思的是,这个悖论、这个黑洞,恰恰是支撑起狂热民族主义的根本,也是最终撑起李小龙这个绝对神话的根本。而《若水》这部特殊语境的纪录片,则为我们揭开了这个意识形态镜像神话的冰山一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