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老师一直要求三段式,作文写的太千篇一律,有什么好的创新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1
我就是语文老师,谁说议论文必须写成三段式的?一般来说,议论文分两大类:一类是立论性的议论文,就是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可是它的具体写作形式可以千变万化的,怎么可能是三段式的呢?就是最规范的模式,也需要好几段来论述。另一类是驳论性议论文,主要是批驳别人的观点,树立自己的观点,这一类议论文更是写法灵活,变化多端。议论文的写法,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问,我有一本书《语文实战操典》高中版,想学习的联系我,可以免费赠送。

议论文格式并不是三段的固定格式,三段格式应该是初学写议论文的最基础要求。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内容大多数情况下必须要完整。论点要有,但不一定要放在首段。但所有的论据必须围绕论点展开阐述,论据既有事实论据,还要有理论论据,方法多种多样,也不是一个段络能完成的。

议论文分:正性型议论文、反性型议论文、材料型议论文、批驳型议论文等。学生多写的是正性型议论文和材料型议论文。比如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是“热爱劳动”的演讲稿,就属于正性型议论文。前几年都是考材料型议论文。今天就谈谈如何写好正性型议论文。

所谓“正性型”,就是从正面提出人们应具有的某种优良品质、风格、精神或肯定某种做法为题,立本成文。

观点,开门见山提出来最好。

论点提出来了,然后就进入第二部分论证。首先要讲道理,属于理论论证。讲道理时要围绕论点把道理讲明白,讲透彻,最好用正反对比论证。即强调了论点的重要性,又从反面论述论点。

自己的道理讲完了,接下来用“引证”,即再用名人名言来证明论店的正确,同时也是对自己所讲道理的一个补充和升华。因为自己毕竟是“小人物”,人微言轻,不如用大人物的至理名言来佐证,使你论店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更加牢固,同时也会使自己的文章顿然生色。

文章写到这时,“讲道理”算告一段落,下面就要进行典型事例论证,即进入“摆事实”阶段。因为道理讲得再明白,再透彻,哪怕你讲得天花乱坠,也只是一番“大道理”,读者是否信服,还说不准,必须用典型事例论证,读者才能从空洞的理论走向真实的事例,才能真的信服。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也就是这个道理。而从“讲道理”到“摆事实”是个跳跃,中间必须过渡一下,否则显得太突然。这就需要加个过渡句或过渡段,如“事实也会是如此”。

在“摆事实”的时候,可以简明扼要摆出第一个典型事例,也可以用概括精炼的排比句式罗列几个典型事例。

第一个典型事例举完后,最好再举一个,并且在举第二个典型事例时,必须进行画龙点睛的正反对比论证。

只有对典型事例进行正反对比的分析点睛,才能体现作者对论题的认识不只停留在事情的表面现象上,而是深入到事情的实质。

讲道理、摆事实结束后,第二部分就差不多了。但还没有结束,必须有联系现实:即联系时代或联系自己。因为写文章不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尤其是议论文,总要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是有功利目的的。也就是说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要与时代的脉搏共振,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还应反映时代风采,展现学习生活情况。其实,这种“联系现实”也是为自己的论点服务的,只不过使用时代的要求,鞭策你我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证明自己的论点。

文章写到这里,就该结束了。收尾时一定要短小有力,可总结上文,照应开头,也可以发出号召。

作文无捷径。多看多读多背多写多思多练多用心多动口多修改

(1)亮观点,单刀直入。198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习惯》有篇高分作文的开头这样 写:“就像那溪流惯于奔腾,大海惯于咆哮一样,我习惯于沉思,习惯于遐想,习惯于 把自己的感情流露在日记簿上。”

(2)打比方,隐喻题旨。1987年全国高考材料作文“理论对于实践的意义”,有篇高考 作文拟题为《灯塔·路标·理论》,开头写道:“在暗礁四伏的海上航行,需要灯塔指 点迷津;在岔道口上,需要路标指引方向。否则就要触礁,迷路。在人生的路途中,我 们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讲故事,引入主题。1994年全国高考有篇高分作文《习惯》的开头幽默风趣:“我 曾经听过一个笑话:一个小公务员曾在厕所里遇上了局长,于是,他脱口而出:‘局 长,您也亲自上厕所?’一听这话,旁人当然会捧腹大笑,但一笑过后,发现有些东西 值得我们深思。据说,这小职员在其他场合也总‘局长,您亲自……’、‘科长,您亲 自……’,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动物性条件反射,哪怕时间、地点、环境早已改变。我 说这就是习惯所致。

(4)引名句,扣住中心。这里所说的名句,包括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格言谚语,诗词歌 赋等。1995年获得高分的高考作文《责任》,开头这样写道:“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 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就是责任。”

(5)摆现象,揭示论题。作文题《父辈》,有篇作文这样开头:“父亲这一代人,他们 长身体时遇到自然灾害,求学时上山下乡,回城时赶上压缩居民户口,子女深造又正好 赶上大学自费……可他们的眼睛依然闪亮,他们的腰杆依然挺直,显得踏实、自信、沉 稳。”

另外,材料作文的开头要注意三点:一是转述材料必须简洁;二是必须根据试题要求和 提示转述;三是迅速从叙述转入议题或论点。

高考作文议论文结构

一、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议论文论证,采取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形式,即是纵式层进结构的体现, 又称推进式结构。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一般议论文 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 层进式的基本结构分为两类: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前后顺序有严 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基本结构有以下两种:

一、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或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思维路线结构文章,展开议论分析。这种结构纵向开拓,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深化议论。“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它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 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 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侧重点的选择,要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 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

二、采用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即归纳推理), 或由一般到特殊(即演绎推理)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证,体现纵式层进结构。 采用层进式(纵式)论证需要注意:

1.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其分论点是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由浅入 深地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综合,并进一步使中心论点得到确立。

2.要选择不同高度,同一方面的分论点或论据来证明观点。其分析问题,一般是按照 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等层层深入的思维轨迹进行。它的层次与层次之间已不再 是并列、平等的关系,而是推进的关系,向前发展的关系;犹如剥笋,一层比一层深 入,最后挖掘出本质和灵魂:

3.采用层进式论证,常常在段与段之间常常用一些递进式的标志词,如:“不仅如 此”、“而且”、“甚至”等。

二、故事式开头 最新文章 两弹一星之父指的是谁 缩句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所谓故事式开头,就是开篇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用叙述性的语言,把情节表述 清楚,然后由这个故事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的一种方法。用故事开头,既丰富了文章 内容,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出观点,并能激发评卷老师的阅读兴趣。请看: 例1我常常被那个叫做尾生的古人感动得落泪。“尾生与女子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 水,尾生抱柱而死。”尾生就是这样一位执著得可爱的君子,为了那一个或许并不重要 的约定,为了守住自己心灵深处写给自己的那一份契约,他竟然用生命来壮烈地捍卫 它。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闪光的两个字——诚信。(《守住心灵的契约》) 作文的开头,考生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诚信的故事,尾生为了守住约定,竟抱柱而死。故 事非常简洁,关键是作者把尾生和诚信联系起来,很自然地引出了话题。古人尚且知道 守住心灵的契约,那么我们呢?我们又该如何守住心灵的契约呢?

三、点例法举例 所谓点例法举例,也叫排比论证法。就是运用排比的句式列举一组相似的论据,然后进 行归纳议论分析。运用点例法举例,可以用较少的文字列举大量的例子,使例证全面而 充分。此外,由于运用了排比句式,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议论说理的力度、语言的 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5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 采菊。我敬佩他们,因为他们在混杂的尘世,了解本身,找回灵魂,做了乱世中最纯的 一滴。纵然谄媚污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追求的只是 豪壮;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坚守灵魂最纯的成分,能 和乱世中的美神媲美!(河北高考满分作文《汪洋中的一滴》) 像这样运用排比列举的形式,不但高度概括了事实,加大了用例的密度,还大大强化了 语势,增强了论证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列举了多个论据之后,需要对这些论据 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必须紧扣论点。

1,没有!

2,议论文的写法虽然是千篇一律的,但是文章内容却是丰富多彩的。

3,大家炒菜用的炒锅,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但是炒出来的菜却千差万别。

4,以上的道理,你明白了吗?

5,议论文的结构是固化了的,这和我们在公路上行走一样,靠右边行走。

6,有些固定的东西让我们懂得规则,当然并不是说不可创新,创新才是发展的灵魂。

7,议论文已符合人们的习惯了,你想改变,估计不易。

8,欢迎路过的朋友,留下你的评论,谢谢你!

学生写文章,主要任务不是创新。是学会写文章的基本思路,模式。如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论证过程。你掌握了,熟练了,你就合格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