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为什么把位置传给弟弟孙权,而不是儿子孙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01

孙策一度是被认为项羽转世,对此孙策也有着小霸王的称号,然而在孙策遭遇刺杀身负重伤的时候,却选择了将江东之主的位置给了自己的弟弟而不是儿子,这未免令人感到怀疑,难道孙策大公无私,不选择子承父业而是让弟弟继承吗?宋朝也曾有过相似的案例,那就是宋太宗继承了哥哥宋太祖的皇位,但也因此布满了疑云,成为了宋朝一段秘史。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孙策的这一举动呢?

孙策在去世的时候江东政权岌岌可危,孙策年纪不大,而他的骤然去世也可以说不算是时候,江东刚刚成形,势力上也难以维系,更何况孙策早年能打下江东,依靠的是雷厉风行的武力政策。而孙策一死,威慑力大大削弱,此时孙策不得不考虑未来的定策,这一步之中只能是将弟弟孙权考虑其中。


正如蜀汉刘备去世之前一样,蜀汉面临子弱臣强的局面,在外交上因为夷陵之战的缘故,蜀汉孤立无援;在势力上蜀汉偏于一方,缺少了必备的发展资源,是三国之中最弱小的一个,但是刘备好在有着诸葛亮,因此刘备能放心将江山留给诸葛亮。

实际上孙策离世之前也有着几手准备,并不是安然放心将江东交给孙权的。和刘备如出一辙的是孙策也对江东重臣张昭有过明确的指示“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这里的意思也是如果孙权不行,先生可自己独掌江东。对此还有一个备选的方案,那就是如果张昭都没办法掌握局面,那么可以选择西归。但是史学上对孙策的西归一说认知不一,在我看来西归的可能性是保住孙家香火,也就是无力支撑时只需要留下孙家性命,保全万一即可。


所以孙策的整体安排上都是很小心而且悲观的,从未有开疆扩土之意,只希望能守住,守不住就撤退,放弃打下来的江山。


但是孙策立孙权还是存在很大风险的,首先是孙策旧部都来自父亲孙坚的遗留和袁术提供的部队,而像周瑜等人也是孙策本人的好友。但是这些人和孙权之间的联系并不深,另外孙权在打下江东的过程之中寸功未建,缺乏了对军队的号召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孙权和臣属之间的关系不明不白,江东此时还没有明确的身份,也就是割据军阀。但是在官位上孙权只是太守,其手下多有官位高于孙权的存在,这也就使得孙权号召力进一步虚弱。

而且孙策遗留的问题实在是太大了,真正信得过的人恐怕也只有周瑜一个。在孙策进军江东之前有过和张纮的对话,希望张纮能出山相助。此时江东割据的雏形建立,但是出发点和所有人想的不一样,那就是张纮认为想要割据一方,必须打着恢复汉室的口号,也就是学习曹操,成就霸业之后打江山还给汉室。如果不是以这一目的出发,张纮也不会轻易答应辅佐孙家。


然而孙策为了能够迅速拿下江东,采取的方式是偏激的。江东远离中原,是三国军阀割据时期的一片净土,但孙策的突然来袭,令江东措手不及,而且孙策的入侵打乱了本土士族的格局,为了快速建立威望,孙策所采取的就是血腥统治。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陆康,陆康本是一个好官,袁术当时下令让孙策攻打陆康,为了权力孙策不惜迫害陆氏宗族,差点事导致陆家灭口。(这也是陆逊时期,孙权疑虑的根源)此外孙策还因为威望问题做过很多杀鸡儆猴的事情,高岱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孙策原本是将高岱请出山为自己效力。但因为骨子里的不自信,孙策在听信了谣言之后杀了高岱。《三国志》中评价高岱是“受性聪达,轻财贵义。”;而且高岱在士族当中颇具影响力,以至于高岱一死多数士族便对孙策是嗤之以鼻,打心眼里的讨厌。

而这也就道出了孙策为什么选择孙权的原因,首先孙策在二十六岁的时候遭遇了刺杀,孙策虽有儿子,但是年龄不大。反观孙权虽然也属于幼主,可毕竟已经十八岁了。要是孙策将自己的儿子扶上位,其后果自然是被其他军阀趁虚而入。先不说外部的威胁,就是本土势力也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


孙策说过一段很经典的话,那就是“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这一点孙策并没有看错孙权,在力保江东上孙权的实力不容小觑。



那么孙权在继位之后都做了什么呢?现实情况是孙权还没从孙策的去世阴影中走出来就开始了不断地叛乱。如“初策表用李术为庐江太守,策亡之后,术不肯事权,而多纳其亡叛。”;这是庐江的李术叛乱,之后则是“辅恐权不能保守江东,因权出行东冶,乃遣人赍书呼曹公。”;也就是庐陵叛乱,此类案例不在少数。


但是孙权却能做到恩威施,在恩方面孙权是对待张昭等人以师之礼,对待周瑜、程普等武将则是封为将军。另外聘请名士,如诸葛瑾、鲁肃等人都是在这一时期来为孙权效力的。因此孙权也是一度得到了好评,如“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徵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但孙权也不是一味仁厚,对待自己实在无法掌握的人也会重拳出击。吴郡的沈友善属文辞,但而且兼好武事,但是因为始终不为孙权所用,孙权废话也没多说就给杀了。


所以孙策在临终前是有过深思熟虑的,而且也提供了几个备选的方案,并不只是将江东交给孙权便无后顾之忧。所幸孙权在这方面的实力不辜负孙策所望,这才有了之后的三分天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