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怎么画梅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2
问题一:国画梅花的画法…枝干的画法技巧? 梅花的枝干要花的苍劲有利,用笔水分干湿结合运用,把握适度。要到到这个水平就得多加练习,积累经验。

问题二:怎样画好国画中梅花的枝干? 国画梅画枝干画法:
(一)国画梅花勾皴法 用硬毫石獾、鼠尾一类的二号提斗笔从暗面入笔,边勾边皴,笔上水分宜少,灰墨蘸深墨分段画出。为了表现老干边缘的毛、涩质感,宜用侧锋逆行运笔。在暗面一侧面好之后,随即顺势用不同长短的弧线逐渐画出老干的主体形态,并勾出亮面部分老干的轮廓线,此条线的行笔不宜过实,可有断续以显示笔意的灵活。
待干后加点焦墨苔点就全部完成了这棵主干。国画梅花老干中伸出的粗枝可用双勾加皴的办法画,也可用泼墨画法一笔写出。
(二)泼墨法泼墨川画国画梅花枝干时首先要注意墨色上浓淡干湿的变化,处理好调墨和蘸墨之间的关系,用大号硬毫提斗笔饱蘸墨色侧锋逆行运笔,随笔势的发展笔锋亦随之相互转换,通过提按、顿挫以及笔的顺势强化笔法上的变化,要一次蘸墨一气呵成。
对行笔当中出现的散锋或枯涩笔墨,要顺其自然予以保留,待墨色干透后通过罩色全其神貌。国画梅花主干可用复笔画法,左右两笔并行排列,先左后右依次画出。主干完成后顺势写出粗枝及嫩茎,其画法同于勾皴画法部分所述。以上介绍的就是如何画好梅花。

问题三:国画中,画梅花应该用什么色? 画红梅的话一般是用朱砂,笔尖再蘸一些胭脂,以增加花朵的层次干、深浅变化。

问题四:国画中,画梅花应该用什么色? 大红或者桔红!白色点花瓣 最好用深蓝色做树枝的阴影 这样有点层次
全黑 很闷的 或者可以有些笔触

问题五:许湛国画梅花画法怎么画国画 那个啊……朱膘和曙红就可以了吧,分好层次,笔尖用浓的曙红收住,应该没问题啊

画册上总有点拍摄光线什么的不同,以及装裱过以后会艳丽一点

随意就好

问题六:赵升仁 怎样画梅 中国画梅花的各种画法 画梅,从何下手,是初学者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了解生长规律,理解形态结构,掌握基本造型规律,是首要的一环。画梅枝起手是第一步,和书法笔顺一样,哪笔先哪笔后,都有讲究,同时要了解,梅花枝条的基本单位组合,即从一笔到五笔、六笔,构成枝条的基本造型。
梅枝起手式,是练习梅枝造型的开始。作画前必须心中有数,要“胸有成竹”。可用木炭条、铅笔或手指打一下稿,然后下笔。也可用旧报纸,以深墨线条安排好大体布局,然后将宣纸蒙在上面挥写。开始画梅枝要笔笔都有交代,如同写楷书一样,熟练后要画得松一些,象写行书或草书那样,用笔要灵活,中锋、侧锋都用,贵在生动、自然.。

画梅枝,一般都用较深的墨色,以显其铁骨精神,初练习时,笔头 含水量不宜过多。在画较粗的枝条时,以侧锋入笔,渐转中锋,也可中锋起笔,渐转侧锋,主要视其出枝的方向变化,灵活运用。线条用笔 根据枝条的弯曲,采用快慢、顿挫、转折等不同的手法。其枝条形状上不宜画得过于直,应作适度的弓形为好,使其柔中带刚,垂如钓竿,仰若盘弓。
blog.sina/s/blog_64f451b10101ihsi
答案属于参考,出自百度百科、网络搜索或者网友整理。如有不完善的,烦请谅解,谢谢!

问题七:在国画中怎样画梅花?特别是白梅花。 梅花枝的交叉是画梅花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呵呵,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的,一点自已的体会吧,分享一下。首先是节奏,梅花的枝干,有长的短的粗的细的老的嫩的弯的直的等等,这几种枝干是什么样,用什么笔墨,怎么画,你得很清楚,然后你再来组织。很多初学者不知道有节奏这回事,枝都一样,就画不好。然后什么样的节奏是美的,知道这一点,就是高手了呵呵,就是要练的了。一般节奏有,并很美的,作品不会太差。二,就是老生长谈了,笔墨功夫。这个也只能练没有它法。三,大原则: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画梅花包括所有体裁的国画,都是这样。密的地方画满,疏的地方只有一个骨朵都行。但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往往是那几个精彩的稀疏的骨朵或半开的小花。四,尽可能的增加画面元素。古人的梅花纯用线,画起来很要功夫,学起来太难。而现在的比如王成喜,就将梅的大枝干画成面,有力的增加了画面的点线面元素,所以视觉冲击感强。还有像岁寒三友的体裁或是三清加大石块或是加水面,都是为了增加画面元素。所以苔点不妨多,老干不妨宽,新枝不怕细长。
画花其实就是多的地方让他尽量多,少的地方让他尽量少。其实不宜过多的向背,十朵里面有两三朵不整齐方向的花就行了,画画不是自然生长图,我的经验表明,花随枝的势长,偶尔有一两个方向变化的,比面面俱到的效果好得多。
白色梅花最常见的就是用淡墨勾,不上色,古人画得最多的就是这种了,叫圈梅。另一种就是用白颜料在色宣上画。另一种就是用白颜料在白宣纸上画,然后在纸背面用花青托。前两种直观,后一种容易画的很板,浑然天成的高手画出来比前两种更有冲击力,最适合表现飞雪连天。
一点建议:学近代王成喜和关山月。不要觉得王成喜匠气,有过人之处,尤其是增加画面元素方面是有贡献的。学古代的,八怪的多研究下,但人家的东西不直观,需要体会,才有心得。

问题八:画中国画梅花时红梅的颜色怎么调 那个啊……朱膘和曙红就可以了吧,分好层次,笔尖用浓的曙红收住,应该没问题啊
画册上总有点拍摄光线什么的不同,以及装裱过以后会艳丽一点
随意就好

问题九:在国画中怎样画梅花?特别是白梅花。 首先要有一个大体的构思:右下方画一石,梅之主干由左向右上斜出。
1、以斗笔或较大毛笔先蘸水,再蘸中墨以较快的速度画石,适当加皴,不宜多。
2、再以大兰竹蘸水后,笔尖蘸浓墨,先画主要树枝的枝头,适当分叉,逐渐向下画,注意节奏和速度,越画水分和墨越少、越干,在这时画主要枝干的最粗部分,以较干淡之中墨边画边皴出木本树干老皮之质感。视情况可加轮廓线,并随手点出些苔点。
大枝干旁一般辅以中小树枝,主干较淡,那么,这小枝可适当加重,在靠近石处,右上角处,可令枝断开留出花的位置。
画枝干是极重要的一步。枝条要园劲,要用中锋。画到粗干时,墨变淡、变干,边画边皴,这时则多用侧锋。加皴时可在主干的侧下部多用一些,这样也增加了树干的明暗和立体感,这通过后来的渲染表现的更明显一些。
3、以较小的毛笔钩花,蘸淡墨。一般每个花瓣两笔钩成,骨朵也用两笔构成,之所以两笔主要是要放慢速度、笔笔到位、避免草草。钩花时注意多画些未开半开者,全开的要少些。并且切时注意花之向背、疏密。枝有疏密,花更要有疏密。在画的过程中体会“密不通风、疏可走马。”枝疏处花可疏,枝密处花可密;有时也可处理成枝疏处花密,枝密处花疏。
4、剔蕊点萼。因为开始考虑时要画的是白梅花,白梅也应令其有色彩感。我便请大家用曙红加墨,可先剔蕊。画蕊时要挺住手腕,线要细挺刚劲,不能粗、不能弱、不能洇,每一根线都要气贯始终,功力到位,因为这是最能体现梅花精神的地方。画完花蕊以后,点花粉,不要拘泥于每丝一点,蕊丝相对整齐,粉点要园润灵动。紧接着仍用曙红加墨点萼,骨朵的方向全靠萼来表现和衬托。点萼更要干净利落,绝不能拖泥带水。在点萼的同时,视花密处之情况可适当增加少许小嫩枝,这与先画好的枝相比有了色彩的差别,也可使密处更密。疏处更显明朗。
5、为了增加画面的生机,可点缀上几只麻雀。这幅作品我们在左下粗枝干上蹲着一只,石之左面地上站两只。
麻雀很简单,也好画,处理好了整个画面便显得生气勃勃。
画时先用赭石加墨点出头顶,三只的一次都点上。下面的两只可画一正面一略侧,略侧者一边用较重的赭墨画出翅,甚至露出微翘的尾羽。接下来用另一支笔蘸浓墨钩画出嘴、眼,再用淡赭墨分两笔画出鸟之腹部,两笔一定要相对画出。这时可以稍等,待半干后可在肩头加黑点,下巴加黑点,并用墨画出微侧者之翅羽,用浓墨画出麻雀之腿、爪,其腿爪一定要画的劲挺尖利。也可光画腿不画爪子,像是站在雪地里(这当然还要作一些处理),我们这幅就先不画爪子。
6、现在枝干、花朵、萼、蕊等都已经干透了,下面可作一些简单的渲染。
首先用画麻雀剩余的淡赭墨染一下梅花枝干,不管枝干是浓墨画的还是淡墨的,全部用淡赭墨重画一遍,这样更显其质感。
用淡墨加石绿染石,可以基本平涂。上部可略淡,下部可略深。仍用这个色将花朵的周围作一些点染,不可洇入花内,这样可使白花更显洁白。这是画白梅的方法之一,还可有多种表现白梅的方法,这会在今后逐步学到。
仍用这个颜色在地面上点几个大小不等的点子,像是开始溶化的春雪、小鸟在结伴觅食。接着在左上部用此色画出一丛竹叶,作这幅画中梅花的陪衬

问题十:国画技法 怎样画梅 先画花瓣,再画花蕊,最后补上枝干。当然,枝干的分布要事先规划好布局。网上有教程,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