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7-16
文成公主入藏

旁白:文成公主是一个促进了唐朝与藏族友好的重要人物,一个为了祖国安定和平作出贡献的女子。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文成公主入藏的过程。
禄东赞:尊敬的天可汗万岁、万岁、万万岁。早已听闻大唐人杰地灵,赞普亦久仰中土文明。使臣奉赞普之命,特来大唐请可汗赐婚,以此促进两地友好交往。这里有黄金千两,珍宝数百件,作为聘礼,请天可汗收下。
唐太宗:大唐与吐蕃早已结成友邦,朕也想两国关系更密切。赞普千里迢迢派使臣向大唐求婚,朕深感喜悦。不过目前已有回纥,突厥等族的使臣前来要求朕赐婚了。众多使臣都来求婚,可文成公主只有一个,这的确令朕左右为难。得想个办法为公主挑选一个最优秀的夫婿。
旁白:殿中气氛突然变得奇怪起来,众人沉默。
唐太宗:(眉头一皱,计上心头)现在朕出三个考题,如果使臣能答出、答好,朕就把公主嫁给赞普。
旁白:太监出题道:御马苑里有100匹小马驹关在左边的马圈里,有100匹母马关在右边的马圈里,请你们找出一个好的方法为100匹小马驹找到自己的母亲。
禄东赞:起奏天可汗,吐蕃使臣已想出了解决的办法。
唐太宗:说来听听。
禄东赞:此法是:把小马驹饿一整天,然后放他们出来,小马驹定会跑到母马处吃奶。这样既不伤害小马驹性命,又能让其和母马团聚,还能体现天可汗的宽厚仁慈,何乐而不为呢?
唐太宗:此法甚妙。出下一题。
旁白:只听见太监这样说到伯牙擅琴,在知音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抚琴从来不用这只手指弹,为何?太监边说边举起右手的食指。禄东赞深思了一会儿
禄东赞:吐蕃使臣已想到答案了,因为这只手指是属于这位小太监的。
唐太宗:聪明。还有最后一题。
旁白:只见太监拍拍手后,有几位披着盖头,着装相似的女子走了出来。最后一题便是要从这些女子中找出文成公主来。
禄东赞:(哈哈大笑)赞普久闻文成公主芳名,倾慕公主良久。使臣从赞普处了解到一些关于公主的事,使臣已知道答案了。
唐太宗:(诧异)哦,是吗?那么请使臣指出来,给朕瞧瞧。
禄东赞:公主并不在内。公主生于皇室,长于宫廷,应有不凡的气质,但使臣在这些女子里面没有感觉到有公主那不凡的气质。
唐太宗:(哈哈大笑)吐蕃使臣果然机智非凡,贤臣择明君而从,想必赞普是一个明君。既然吐蕃使者能破解难题,那么朕决定赐婚文成公主与赞普。
禄东赞等:谢天可汗!天可汗万岁,万岁,万万岁!!!
旁白:唐太宗已决定把文成公主赐婚于松藏干布,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肩负着促进两国友好交往的重任,起程前往吐蕃。
唐太宗:女儿呀,路途漫漫,远嫁千里,你一定要好好保重呀。朕怕你思乡心切,特地命人铸造了两面黄金宝镜给你。这两面宝镜名叫日月镜。宝镜能照见中原河山,当你思念父王母后是便可以拿出来,缓解思亲之苦了。
文成公主:父皇陛下,请放心。女儿会好好保重的,您们也要多保重身体。女儿要起程了。 (悲戚状)
旁白:文成公主一行人告别唐太宗后便起程前往吐蕃了。数十日后后文成公主一行人来到唐朝和吐蕃的交界地。
文成公主:(拿出宝镜东照西照,不禁潸然泪下)离别家乡已千里,举目四望,茫茫苍苍,宝镜使人儿女情长,肝肠寸断,留此物何用呢?(于是忍痛扔掉日月宝镜,继续西行)
禄东赞:公主殿下,前面有一条河,渡过此河,我们就进入吐蕃地界了。
文成公主:(回首故土,失声痛哭)天下河水尽向东,惟我一人向西行。
禄东赞:公主殿下,请勿过于伤心。
文成公主:(擦干眼泪)说得对,不可以辜负父王的厚望的。我们快过河吧。
旁白: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终于来到了逻些城。男女老少奏乐欢舞,欢呼“赞蒙来了”。当地居民还唱民谣来欢迎文成公主。
旁白:松赞干布见公主来了便说:“欢迎大唐使臣送公主前来。”然后名江夏王按照唐朝仪式主持婚礼。婚礼在第二天便举行了。文成公主就是这样入藏的。文成公主入藏后把许多大唐的礼仪、文化和农作物都带到了吐蕃,使吐蕃人的生活得到改善。两人的生活过得很开心,也促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文成公主进藏》剧本

在长安唐宫里.
太监总管小巍子传旨:“宣吐蕃使臣禄东赞上殿!

禄东赞朗朗禀报:臣,松赞干布特谴使臣,吐蕃大相禄东赞,拜见上邦皇帝,愿皇上万寿无疆!

唐太宗敛住微笑,威严地说:“禄东赞,你家主子率大军掠夺我属国,进犯我边境,尔等知罪?”

禄东赞说:“天地初开的时候,天上有九个太阳,如今只有一个,黑夜初降的时候,天上有九轮月亮,如今,只有一轮.大唐就是白天的太阳,吐蕃就是晚上的月亮.太阳不弃月亮的温柔,月亮礼赞太阳的光芒.松赞干布从松州撤兵之后,立刻谴臣来拜见上邦大皇帝.请求太阳将他的光芒多多赐降月亮!”

唐太宗又厉声道:“松赞干布目无天朝,犯我边境,朕未深入吐蕃兴师问罪,已属天恩浩荡,他还又何脸面要求赐降公主?”

禄东赞朗声道:“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十三岁继承王位,内平叛乱,外御强寇,鹰击长空,狮吼雪原,完成吐蕃统一大业,松赞干布对大唐文化极为仰慕,一心想效仿大唐,与大唐永远结好.我到长安,听说汉人有一句俗语,叫做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松赞干布派兵进入大唐,乃是吐蕃人求婚的特殊风俗,请皇上明查.”

唐太宗说:“你先退下吧,朕会考虑你主子的请求的.”

小巍子:“宣,江夏郡王李道宗之女李雪雁上殿.”

李雪雁上殿道:雪雁见过皇上,愿皇上吉祥”

.唐太宗问道:“.说说你都会什么?”

雪雁道:“我会琴棋书画,参佛问医,看相卜卦.”

唐太宗急问:“朕听说弹琴讲究五功,哪五功?”

雪雁说:“指法合宜,敲击不杂,吟揉不露,起伏有序,作用有势.这就是操琴之五功.:

唐太宗又问:“你说你信佛,《心经》会念吗?”

雪雁朗朗背诵:“会。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唐太宗一举手止住,再问:“好,比如一个人有病,看两个医生,一个说他是三焦不聚,一个说他是八会不齐,依你所学,这三焦不聚与八会不齐有何异同?”

雪雁答道:“三焦不聚是老生常谈,一餐饮食不周,一夜失眠焦虑,一身着衣冷暖不正,邪气入于肌肉纹理之中,若区切脉,都能切出个三焦不聚.而所谓八会,是指人身上的俯会.藏会.髓会.筋会.血会.骨会.脉会.气会.三焦不聚,充其量是气会不齐,只是八会中的一种,完全是两码事.”

唐太宗道:“雪雁,朕问你,你可知道禄东赞来长安有何公干?”

雪雁道:“知道,全长安城都传遍了,他们是为吐蕃赞普来求婚的. ”

唐太宗:“小巍子,宣禄东赞上殿。”

小巍子:“宣,吐蕃特使禄东赞上殿.”

唐太宗道:“小巍子,宣旨!”

小巍子:“禄东赞,李雪雁接旨.奉天成运,大唐朝太宗皇帝诏:“自朕御极以来,朝内平安,岁入年丰,边疆和宁,四方共朝,此次朕恩准与吐蕃和亲,乃江山社稷千古基业.经朕亲自选拔,允准江夏郡王李道宗之女李雪雁承续为朕之义女,赐号文成,册立公主.以择吉日和亲吐蕃. 钦此.”

李雪雁:“谢主隆恩!”

禄东赞:“谢主隆恩!”

唐太宗:“雪雁你留下,禄东赞,你先告退吧.”

禄东赞:“臣告退”

唐太宗:“文成,一国之母,那是垂范天下的偶像,也就是天下之母.因此,她的一举一动,都是天下妇女的典范.你知道怎样做一家之母吗?”

文成道:“知道,敬老爱幼,尊夫恤嫂,在家相子,出门相夫.”

唐太宗道:“一家之母比之一国之母,好比一汪浅水与大海,区分实在太大.一国之母在所有场合,都得体态尊荣,安详高贵,坐,立,行,走,举手投足,无一不中规中矩,皆有范章.谈言吐语,措辞谨严,纵眼瞧人,庄重高渺,以此显示皇家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威严.你知道怎样做一国之母吗?”

文成道:“德要忠诚仁孝,才要博古通今,文要琴棋书画,容要贞静端庄.”

唐太宗道∶“我儿答得好,你还有什么请求吗?”

文成道:“文成请求父皇让文成在去吐蕃之前还住在家里.”

唐太宗点点头.

过了几天,唐太宗又诏禄东赞上殿。

唐太宗道:“按照汉人规矩,女儿出嫁,娘家要陪送丰富的嫁妆,吐蕃距长安八千里远,你们到长安一趟,实属不易,吐蕃需要朕陪嫁什么,两位贤臣尽管道来。”

恭顿强先说:“吐蕃百姓只听说长安像传说里的天堂一般,琼楼玉宇,金碧辉煌,但是不到长安,岂能想象得出长安的繁荣昌盛?因此如果皇上能多赐我们奇珍异宝,金银玉器,绫罗绸缎,定能使吐蕃臣大开眼界,也显示大唐的富庶和辉煌。”

禄东赞道:“赞普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化已久,立志效仿大唐,振兴吐蕃,微臣希望皇上赏赐有关大唐治国方略的制度、礼仪、法律、历史、工艺制造等书籍,这对弘扬大唐文化声教、促进吐蕃发展,将大有裨益,微臣当感激不尽.”

唐太宗道∶“小巍子,把文成公主的嫁妆报给两位大人听听.”

小巍子道∶“是,皇上作为嫁妆赏赐给吐蕃的有,耕作、建筑、木工、纺织工具和机械,有金银玉器、奇珍异宝、金鞍玉辔,有供赞普和公主二十年穿戴的绫罗绸缎一千匹,四季服饰鞋帽三百种,以及汉地的历史、诗文、礼仪、法律、儒家经典三百种,有医治四百零四种病的药方、诊断法、医学论著一百一十五种,历算、营造与工艺著述六十种,佛教经卷三百六十种,释迦牟尼十二岁等佛像从广安寺直接启运护送进入吐蕃.此外,还将有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文人医士等进百人,随公主入蕃.”

禄东赞:“谢皇上!”

恭顿道:“谢皇上!”

文成公主等人已经在进入吐蕃的路上.

到了日月山,文成公主跑到一个小山坡上,对着东方,深情地说道:“母亲,过了这个山口,我再也回不了长安了.离开母亲千里万里,女儿才深深感到,天下最亲最爱我的人,就是母亲,就是我的母亲!母亲,孩儿去了,孩儿就要永远离开大唐,离开中原,离开母亲了!孩儿为了对江山社稷的大孝,不能在母亲身边尽人子的小孝,孩儿对不起母亲,但孩儿对得起祖宗和皇上!忘了孩儿吧, 母亲!”

文成公主在路上走了一年多.松赞干布于柏海迎亲.

旁白:“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这里有着最强烈的阳光,最洁白的冰雪和最坚韧的高原藏人.在这里,有一个刚刚统一高原的吐蕃王朝,王朝的中心设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的逻些城.那里,是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

这一天,文成公主第一次见到了松赞干布.

文成道:“文成拜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忙说:“公主请起.”他见文成手上有一条哈达,又问:“这哈达是献给我的吗?”

文成公主点了点头,松赞干布便把哈达挽在自己的脖子上.

松赞干布问道:“不知公主一路走来可好?”

文成道:“很好,我这一路上都在学习关于吐蕃的知识.”

松赞干布道:“那好,我问你,你知不知道,要当吐蕃真正的男子汉,起码要掌握九种技艺。哪九种技艺?”

文成道:“知道知道,是指三种口才,三种心计,三种武艺.”

松赞干布问道:“哪三种口才?”

文成道:“描绘事物能娓娓动听,参加辩论能折服对方,形容事物能全面准确.”

松赞干布问道:“哪三种心计?”

文成道:“遇事能忍辱负重,聪明而反应敏捷,深沉而不轻易外露.”

松赞干布问道:“哪三种武艺?”

文成道:“像鱼一样的渡河本领,像蛇一样灵活的手指,像狮子一样的攻击战斗力.”

松赞干布又问道:“除了这九种技艺外,上等男人还必须学会九种游艺,哪九种?”

文成道:“射箭,抛石,跳跃,掷骰子,下棋,测算,赛跑,抛绳索,游泳.”

松赞干布赞许地点点头.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共同生活了十年,无子孙.

这天,只听外面传来了一个声音:“圣旨到.”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急忙接旨.

特使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先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共结唐蕃甥舅之谊,唐蕃亲好,十年如一,赞普松赞干布功迹卓著,伟业标高,特授予赞普松赞干布驸马都尉官职,并赐封西海郡王爵位,望大唐吐蕃社稷永固,万世隆裕.钦此!”

过了一年.

大帐里,松赞干布躺在床上,呼吸急促.

松赞干布问道:“离逻些……还有多远?”

文成道:“还有五天.”

松赞干布道:“我想……骑马,有好多事等我……去做.”

文成道:“ 赞普会回到逻些的.”

松赞干布道:“我可能……走不……回去了.”

文成道:“赞普不要这么说.”

松赞干布道:“公主,你的心是高原的湖泊,是圣洁的雪山,没有一点杂质.你热爱雪域高原,热爱吐蕃,十年如一日,你是真正的公主,你是我至尊至爱的王妃啊!”说完,就永远地离开了文成公主.

旁白:“公元650年,唐朝皇帝唐太宗去世一年后,深受吐蕃人民爱戴的赞普,吐蕃一代杰出的政治家松赞干布,因积劳成疾,也英年早逝.年仅43岁.松赞干布死后葬在家乡雅隆.文成公主此后一直生活在雅隆,二十年后,唐高宗派特使请文成公主回唐.颐养天年.文成公主谢绝.公元680年,文成公主不幸病逝.她在吐蕃整整生活了40年,她用自己平凡而光辉的一生,谱写了一曲汉藏民族团结的颂歌.文成公主和西藏最伟大的英主松赞干布一起,共为西藏归入祖国版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所谓:千里情牵唐蕃联姻演绎千年幽恋,倾国佳人华彩乐章谱写千古绝唱!”

演员、职员表

导演、编剧、旁白:王周芳 文成公主(李雪雁):苏妍

赞普松赞干布:盛一恒 禄东赞大相:吴维鑫

唐太宗李世民:吕舒婕 太监总管小巍子:周巍

恭顿副相:朱耀华 奴婢甲:马馨怡

奴婢乙:苏虹

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投影)第一幕 吐蕃使者求婚(音乐起,大唐音乐)

小太监:吐蕃使者到。

禄东赞:尊敬的天可汗,祝您永远安康!天可汗仁慈爱民,大唐人杰地灵,赞普久仰中土文明。我们奉赞普之命,特来大唐求婚。这里有黄金5000两,珍宝数百件,作为聘礼,请天可汗收下。(太监收下)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爱之如一。赞普千里迢迢派使臣向唐朝求婚,朕深感欣慰。不过目前已有回纥,突厥等族的使臣前来求婚。众多使臣都来求婚,令朕左右为难。还需找出一个择婿的万全之策。

小太监:宣众使臣进见。(众使臣上)

唐太宗:(眉头一皱,计上心头)现在朕出三个考题,如有哪国使臣能答出、答好,朕就把公主嫁给谁的君主。出题!

宫女:请听题。第一题:御马苑里有100匹小马驹关在左边的马圈里,有100匹母马关在右边的马圈里,请你们找出一个好的方法为100匹小马驹找到自己的母亲。开始答题。(回纥使臣和吐蕃使臣举手)

回纥使臣:尊敬的天可汗,回纥使臣已有答案。把100匹小马驹一一宰杀,母马听到自己的孩子哀鸣,定会痛苦嘶鸣。用此法,可一一辨出小马驹和母马。

禄东赞:起奏天可汗,吐蕃使臣另有更好的方法解决此难题。

唐太宗:说来听听。

禄东赞:此法是:把小马驹饿一整天,然后放他们出来,小马驹定会跑到母马处吃奶。这样既不伤害小马驹性命,又能让其和母马团聚,还能体现天可汗的宽厚仁慈,何乐而不为呢?

唐太宗:此法甚妙。出下一题。

宫女:这里有一颗九曲明珠,几束丝线。请你们想出办法把丝线穿过明珠中间的孔。

小太监:这颗明珠中间的空弯弯曲曲,所以叫九曲明珠。要想用一根软软的丝线穿过去,谈何容易。(几位使臣拿着丝线直发愁)

禄东赞:起奏天可汗,吐蕃使者有一办法。我可以找来一只蚂蚁,用一条马尾鬃毛拴在蚂蚁的腰上。然后,把蚂蚁放在九曲明珠的孔内,然后不断的向孔里吹气。蚂蚁不久就会从另一端的孔中钻出来。我再把丝线接到马尾鬃毛上,轻轻一拉,丝线就穿过了九曲明珠。

唐太宗:(哈哈大笑)此法甚好。还有最后一题。请看!(众宫女如仙女般走出来,装束打扮相似)这里有30位美女,其中一位是文成公主)你们要在一刻钟时间内从中找出文成公主。

禄东赞:(哈哈大笑)赞普久闻文成公主芳名,倾慕公主良久。文成公主出生于皇宫,自然气度不凡,风华绝代,与众不同。臣已经辨认出来。

唐太宗:(诧异)哦,指出来,给朕瞧瞧。

禄东赞:公主知喜事而来,额头上有红痣乍现,且祥瑞出现,身后有彩蝶飞来。

(太宗、众宫女纷纷望着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摸摸额头,不仅嫣然一笑)

唐太宗:(哈哈大笑)吐蕃使臣果然机智非凡,想必赞普更是聪明绝伦。既然吐蕃使者一一破解难题,那文成公主就嫁于吐赞普。

禄东赞等:多谢天可汗!祝天可汗万岁,万岁,万万岁!!!

(过渡)唐太宗已决定把文成公主许配于松藏干布,那么文成公主又是如何嫁到吐蕃去的呢?

(投影)第二幕 西行入吐蕃

旁白: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将要起程去吐蕃

唐太宗:女儿呀,路途漫漫,远嫁千里,你一定要好好保重呀。朕怕你思乡心切,特地命人铸造了两面黄金宝镜给你。这两面宝镜名叫日月镜。宝镜能照见中原河山,让你思乡时使用。

文成公主:父皇陛下,请放心。女儿会好好保重的,你们也要多保重身体。我走了。(悲戚状)

江夏王:(跪下)陛下,臣就此告辞。(众人起程)

旁白:文成公主一行人来到唐朝和吐蕃的交界地。

文成公主:(拿出宝镜东照西照,不禁潸然泪下)离别家乡已经千里,举目四望,茫茫苍苍,宝镜使人儿女情长,肝肠寸断,留此物何用呢?(扔掉日月宝镜,继续西行)

禄东赞:公主殿下,前面有一条河,渡过此河,我们就进入到了吐蕃地界,。

文成公主:(回首故土,失声痛哭)天下河水尽向东,惟我一人向西行。

禄东赞:公主殿下,你看,你看,河水改变方向了,掉头向西流淌了。

文成公主:(擦干眼泪)河水是引领我们西行呀,快过河吧!!

旁白: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终于来到了逻些城。男女老少奏乐欢舞,欢呼“赞蒙来了”。

(唱民谣)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

狮子进了大森林,

孔雀落在了大平原,

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

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松赞干布:欢迎大唐使臣送公主前来,请江夏王明日按照唐朝仪式主持婚礼。

江夏王:好!好!婚礼明日举行。

江夏王:(婚礼音乐起)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入洞房。(百姓高呼“扎西得勒”三声)

(投影)第三幕 文成公主在吐蕃

(过渡)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喜结良缘,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婚后生活怎样,看了第三幕我们就知道了。

旁白: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后与松赞干布相亲相爱。

松赞干布:(对禄东赞)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大唐皇朝的先例,我今天能得到大唐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赞蒙筑一座城池作为纪念,让子孙后代都知道。禄东赞就由你主持布达拉宫。

禄东赞:臣这就去办。

文成公主:亲爱的赞普,此次来吐蕃,臣妾带来了各种谷物,蔬菜种子,药材,茶叶和各种书籍。一批工匠、乐师、农技人员也随同而来。臣妾想为赞普分忧解难。

松赞干布:赞蒙知书达礼,见解独到。你就参与朝政,协助我来共同来治理好吐蕃。

文成公主:请喝茶。

松赞干布:好茶,好茶,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文成公主:这是臣妾为了合吐蕃人的口味,特地泡制的奶茶。下面请赞普来欣赏汉族乐舞。

(汉族宫女翩翩起舞,众汉族乐师演奏音乐)

松赞干布:好!好!(赞不绝口)

旁白:很快富丽堂皇的布达拉宫建成。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搬了进去。

松赞干布:赞蒙,如有雅兴何不去布达拉宫参观一番。(松赞干布带领文成公主参观,介绍绘画和雕刻)

旁白:文成公主在吐蕃和睦邦交,促进了汉藏友好,对吐蕃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吐蕃人民用诗歌形式来表达他们对文成公主的尊敬和喜爱。

(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

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

土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

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历史短剧——松赞干布迎接文成公主

主要人物: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西藏官员、唐朝送亲官员

地点:日月山

主要情节:文成公主一行人,西行到柏海附近,与松赞干布等迎亲队伍相会,主要人物回顾往事,展望未来,愿为唐和吐蕃的世代友好共同努力。

剧情:

旁白:现在是大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我们所在的地方是大唐与吐蕃之间的柏海。自从禄东赞大人传来消息:大唐贞观皇帝同意了我吐蕃的求婚请求,答应将美丽善良的文成公主送到吐蕃与我赞普松赞干布成婚以来,我吐蕃举国欢庆,赞普决定亲自迎接公主到我吐蕃。

松赞干布放眼眺望远方,禄东赞走上前来:启禀赞普,公主殿下马上就到,这位是大唐的使者、公主殿下的侍从官,请赞普向他询问有关事宜。

唐朝官员:拜见赞普。

松赞干布:免礼,大人一路辛苦了,请坐下讲话。

唐朝官员:多谢赞普。我大唐天子从贵国使者禄东赞大人那里已经感受到了赞普的英明,深感大唐与吐蕃结好,是我们双方的福祉。特派我护送大唐文成公主到贵国,与赞普共结秦晋之好。

松赞干布:感谢大唐对我的信任,愿吐蕃与大唐世代友好。请大人先为我说一说公主的事吧。

唐朝官员:赞普,我大唐文成公主知书达理,博学多才,美丽善良,聪明贤惠。愿与赞普共执连理,愿为大唐与吐蕃的友好尽心尽力,更愿吐蕃繁荣富强。公主也了解了赞普统一吐蕃、创立兵制、发展生产、改革文字等丰功伟绩,认为赞普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领袖,对赞普钦佩之至。

松赞干布:公主太客气了,请大人为我介绍一下你们在路上的情况好吗?

唐朝官员:好的,赞普。我们告别贞观皇帝,从长安启程,先后经过了鄯州、鄯城、莫离驿、那禄驿,来到了柏海,真是历尽了艰辛。尤其是文成公主,从未走过如此长的路途,其中的艰难是很难想象的。但是,公主为了早日与赞普见面,克服了许多困难。更因为有吐蕃的多位使者悉心照顾,以及贞观皇帝与赞普的洪福保佑,才得以安然无恙。

为了表达公主和大唐对赞普的敬佩之情,更为了吐蕃在赞普的领导下,更加繁荣,我们特地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礼物,这是礼单,请赞普过目。

松赞干布:粮食种子;农业用具;纺织、缫丝、建筑工具;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工具;各种技术书籍;等等。还有工匠。哎呀,我吐蕃今后发展有指望了。多谢大唐!多谢文成公主!我要立刻见到公主。

文成公主:拜见赞普。

松赞干布:公主一路上辛苦了,我松赞干布对公主真是望眼欲穿,今日得见,真是喜出望外。感谢公主能够到吐蕃来与我同甘共苦,一同为吐蕃的发展尽心尽力,更感谢为吐蕃带来如此多的珍贵礼品。我想,有公主的帮助,我吐蕃与大唐的友谊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吐蕃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我也一定会尽最大努力照顾好公主的。

文成公主:多谢赞普。

松赞干布:只是从这里前往吐蕃还有很远的路程,要经过众龙驿、牦牛河藤桥、唐古拉山和那曲,最后才能到拉萨。而且,从此之后,道路更加艰险,为了安全,公主还要弃轿骑马,我很为公主的身体担心,希望公主能够做好吃苦的准备。

文成公主:我早已准备好了。

松赞干布:公主,你怎么哭了,难道你后悔了吗?

文成公主:不,不后悔。我只是想到从此之后,我再也看不到大唐了,再也看不到我的父皇和兄弟姐妹了。一想到此,我就泪流不止。

松赞干布:一想到你一个弱女子,为了大唐与吐蕃的友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来到语言、风俗都与大唐不同的吐蕃,真是太不容易了,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照顾好公主,让公主在吐蕃生活的幸福、美好。为了帮助公主尽快适应今后的生活,我已下令工匠专门为公主修建了一座美丽的布达拉宫,相信公主一定会喜欢的。

文成公主:多谢赞普的盛情。我一定会为唐与吐蕃的友好尽心尽力。

旁白:文成公主在吐蕃和睦邦交,促进了汉藏友好,对吐蕃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吐蕃人民用诗歌形式来表达他们对文成公主的尊敬和喜爱。

这些不知够不够你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