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名将李陵一一历史上唯一值得同情的战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人是人们所崇拜的英雄。

一个军人在战场上要不取胜,要么战死,投降者是遭人唾弃的。

所以在以往中国的历史上,投降敌方的人大多没有好下场。

可是在西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叫李陵名将,他在弾尽粮绝之际投降匈奴,他的遭遇颇受到后人的同情。

李陵(前134—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

李陵是西汉名将、文学家,飞将军李广长孙。

可以说李陵出身名门,根红苗正,前途无量。

李陵擅长骑射,而且爱护士卒,声望极高。

李陵初以祖勋,授予侍中、建章宫监,迁骑都尉。

年少气盛的李陵因爷爷李广没有封侯而耿耿于怀,他一直梦想着能冲锋陷阵,封侯拜相,以弥补爷爷的遗憾。

机会终于来了.….…

公元前99年的秋天,汉武帝令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铁骑从酒泉出发,征伐匈奴。

此时的李陵正担任骑都尉,率领丹阳和楚地的五千人在酒泉、张掖一带教习射箭之术,以防备匈奴。

这场战役打响不久,李陵便主动要求率领五千步卒,出居延海,向北深入单于王庭。

这时候的李陵他只想要好好表现自己,给当今皇上留下个好印象。

汉武帝对年少有为的李陵也是十分的看好,他在长安等待着李陵的捷报。

大约过了三十天后,李陵率部队与匈奴八万铁骑相遇于浚稽山。

李陵屯兵两山之间,以一当十,连战连捷,十天之内共斩杀匈奴骑兵一万余人。

按照李陵事先的部署,他且战且退,一路将匈奴单于引向正南方的汉匈边界。

李陵在那里等待着将军路博德负责率军的接应。

谁曾想到,就在距离汉朝边塞遮虏障仅剩下一百多里的时候,汉军被匈奴阻断退路,弹尽粮绝。

李陵率部队奋力拼杀,最后只能以短刀、车辐做武器,而这援兵却迟迟不到。

李陵部队内无粮草 ,外无救兵,死伤惨重,走头无路。

匈奴军队如猛虎一般扑向弹尽粮绝的李陵部队。

李陵见此情景,不由仰天长叹一一

“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

可惜上天没有给李陵翻盘的机会。

到了子夜时分,李陵率领十几名壮士强行突围,不幸被匈奴人发现.……

数千名匈奴骑兵衔尾追击,到了最后关头,李陵大呼一一

“无面目报陛下!”

李陵说罢,手握军刀,自我了断……

这时候,李陵的部下紧紧地抱住了他,这位部下劝说李陵先假降匈奴,等待时机再卷土重来。

李陵听罢长叹一声,于是便投降了匈奴。

李陵以五千军士力抗匈奴八万骁勇之敌,坚持十余日,不可谓非奇迹,不可谓不尽力,无奈天不佑他,痛心疾首。

李陵战败投降匈奴的消息传到长方片安后,汉武帝龙颜大怒……

一国之君说的话就是金口玉言,群臣们不敢反驳,都一致认为李陵罪大恶极。

在此期间,只有司马迁敢于直言,他对汉武帝说道一一

“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士兵有恩信,他之所以不死,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竟敢批评皇上,这让汉武帝怒火攻心,他立即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随后处以腐刑,史称 “李陵事件” 。

“腐刑”就是割去男人的命根子,司马迁悲惨地成了一个废人。

年老的汉武帝自负固执,他性情阴阳不定,喜怒无常。

司马迁没被处死已经算是好的了……

“李陵事件” 过去了很久以后,汉武帝突然悔悟到李陵投降可能是无救援所致,于是说道一一

“李陵出塞之时,本来诏令强弩都尉接应,只因受了这奸诈老将奏书的影响又改变了诏令,才使得李陵全军覆没。”

想到这里,汉武帝便派使者慰问赏赐了李陵的残部。

李陵在匈奴一年后,汉武帝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返回长安。

谁料公孙敖无功而返,他怕武帝怪罪,于是便对武帝说一一

“听俘虏讲,李陵在帮单于练兵以对付汉军,所以我们接不到他。”

汉武帝听到后勃然大怒,立刻将李陵全家满门抄斩。

李陵的母亲、兄弟和妻子等人都被诛杀,惨不忍睹。

从此以后,陇西一带士人都以李陵不能死节而累及家族为耻。

在匈奴的李陵听到全家被杀的消息后,不禁大呼冤枉,掩面而泣……

此后,有位汉使来到了匈奴,李陵对这位使者说道一一

“我为汉朝领步卒五千横扫匈奴,因无救援而败,有什么对不起汉朝而要杀我全家?”

这位使者对李陵说道一一

“陛下听说李少卿在为匈奴练兵。”

李陵大吃一惊,他对汉使说道一一

“那是李绪,不是我。”

汉使闻之大惊,但木己成舟,无可挽回!

这李绪本来是汉朝的塞外都尉,驻守奚侯城,匈奴来攻便立刻投降了。

李绪做的事却栽在李陵头上,这实在是天大的冤枉啊!

事己至此,归汉无期,百口莫辩,心如刀割……

要说这匈奴单于对李陵倒也不错,他知道李陵恨李绪为匈奴练兵而使自己全家被诛时,便派人刺杀了李绪,为李陵岀了口冤气。

后来,大阏氏要借机杀掉李陵,单于便把李陵藏到北方去了,等到大阏氏死后才让他回来。

匈奴单于很是看重李陵,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又立他为右校王,让李陵成为了匈奴贵族。

可是此时李陵的心已经死了,他时常仰望星空,泪如雨下……

李陵得到了匈奴单于的礼遇,而不肯合作的苏武还在牧羊。

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即承皇位。

汉昭帝知道这时的辅政大臣霍光和上官桀以前都是李陵的好朋友,于是遂派李陵的故人任立政出使匈奴,劝说李陵归汉。

匈奴单于设宴宴请任立政等人,李陵和另一名降将卫律陪座。

那任立政见无法私下和李陵交谈,于是便以目相视,屡屡拿手去握刀环,又俯下身去握自己的脚,他这样做的意思就是让李陵归汉。

可李陵却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这样又过了几天,李陵和卫律宴请汉使,两人皆身穿胡服,将头发结成椎形的髻。

酒过三巡之后,当着卫律的面,任立政仍然无法直言,只好对李陵旁敲侧击道一一

“汉朝已经实行大赦,中国安乐,皇上年富力强,霍光和上官桀两位大臣辅佐朝政,正当显贵。”

李陵听后,沉默无言,良久良久,他抚着自己的头发说道一一

“吾已胡服矣!”

又过了一会儿,趁着卫律上厕所的机会,任立政赶紧对李陵说一一

“唉,少卿您受苦了!霍光和上官桀两位托我问候您。请少卿来归故乡,毋忧富贵。”

李陵看着旧友,轻叹了一声,回答道一一

“老兄,回去很容易,可是我怕再次受辱。”

其实李陵自从知道全家人被诛后,他便明白自己是永远也回不去了。

大汉帝国已无他立足之地,李陵只能在梦里回归故里了。

任立政见李陵心意已决,只能遗憾地返回长安。

后来,当苏武历经劫难,最终得以回国时,李陵置酒相送,他内心的矛盾痛苦,五味杂陈……

悲伤的李陵哀歌一曲以表心志一一

“走过万里行程啊穿过了沙漠,为君王带兵啊奋战匈奴。归路断绝啊刀箭毁坏,兵士们全部死亡啊我的名声已败坏。老母已死,虽想报恩何处归!”

李陵心中不是不想归汉,可他实在是无家可归了。

李陵在匈奴呆了二十多年,他寂寞悲伤,郁郁寡欢……

元平元年(前74年)李陵在忧伤中走完了自己不幸的人生。

在匈奴的二十年中李陵从未参加过政治,他始终认为自己是汉将,他永远不会与汉朝为敌。

可惜世上的人都不再相信他了,在他们眼里李陵就是一个叛徒。

李陵一生都是一个悲剧,他出身将门,奋勇杀敌,力竭被俘,身败名裂!

其实李陵投降有何过错,难道只有战死才算是英雄吗?

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吗?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这是一战到死法律的无情。

在汉武帝时期,匈奴王子金日磾投降汉军,可他却得到了武帝的认可,还成为了汉昭帝刘弗陵四大辅臣之一。

同样都是投降,为什么金日磾可以青云直上,而李陵却要满门抄斩呢?

这样的双重标准实在令人费解!

在茫茫草原上,有一个孤独的汉人,他有国难归,有家难回,唯有三更时分,对月长叹,泪流满面.….…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㚥):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