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自带光芒的男人背后,也有默默支持他的三个女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文/乔平

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中这样评论苏东坡:

苏东坡与生俱来的自带光芒,他的成功,不仅古往今来无人有异议,而且还是不少男人效仿的、女人崇拜的偶像。

都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苏东坡的背后,自然也少不了默默支持他的女人。扮演这个角色的女人有几个?她们都是谁呢?我盘点了一下,跟她正式结为夫妻的确实只有三个,至于他暗恋过的堂妹,以及暗恋过他的很多女人,本次先不讨论。

苏东坡18岁时,奉父母之命迎娶了16岁的姑娘王弗。王弗是苏东坡老师王方的女儿,她是一个出生在书香里的姑娘。据说,有一次王方的家中新建了一个水塘,让大家来给水塘起一个名字,苏轼起的名字和王弗想的尽相同,都叫唤鱼池,两个人的默契成就了一段佳话。

苏东坡与王弗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但结婚后两人的生活却是非常默契恩爱。苏东坡性情急躁,不拘小节,而王弗心思细腻,处事周全,很有识人的本领,是苏东坡生活和工作中的贤内助。

《苏东坡传》中有这样的记录,每当家里来客时,王弗不方便露面,就在屏风后面听丈夫与朋友谈话。 等客人走后,她就把刚才的谈话一一复盘,分析其中利弊:此人是来拍你马屁,有求于你的,你又何必跟他废话?此人跟你这么快就打得火热,将来哪天看你不顺,就弃你而去了......王弗能从访客的言语中判断一个人的品行,而且看得很准。

王弗是个自幼饱读诗书的女子,对典故了如指掌。平日里苏东坡读书,他总会帮他记好笔记。

所以,苏东坡的发妻王弗,像一个大姐姐一样,在他年少轻狂时,用她的智慧和耐心,照顾和引导着他的成长,是他生活上的贤内助,事业上的好帮手。

只可惜好景不长,结婚仅仅过了10年,26岁的王弗便因病去世。苏东坡万分悲痛,给亡妻种了3万棵树苗,把自己的相思化作了万古长青的松树。

公园1075年,苏东坡到密州出任知州,适逢正月二十日王弗去世十年。这一天晚上,他看见妻子正坐在梳妆台前,画眉、涂唇...... 醒来却发现是一场梦。回想起当年的恩爱时光,任凭汹涌的两行浊泪在沧桑的老脸上肆意地流淌。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

整首词充满着无限的凄凉与悲恸,写尽了苏东坡对爱妻无尽的思念。

王弗去世后的第三个年头,苏轼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为妻。 这年苏轼32岁,王闰之21岁。 有八卦传言说,王闰之之所以等到21岁才嫁给姐夫苏轼,是堂姐王弗在病危之际作出的安排。 王弗是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将堂妹王闰之内定为“苏夫人”一职的合法继承人。而王闰之也是心甘情愿嫁给比她年大11岁的苏轼做填房,原因是王闰之从小便仰慕苏轼的文采和人品。

婚后,苏轼先后任杭州、密州、徐州的地方长官,闰之一路相随,勤俭持家,先后为苏轼生下了苏迨、苏过,还对王弗之子苏迈视同己出,多予关照,“三子如一,爱出于天”,赢得了苏轼由衷的敬爱。

王闰之陪伴苏轼走过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们先后历经了“乌台诗案”和“黄州贬谪”。经济最困难时,她和苏轼一起采摘野菜,赤脚耕田,还变着法子给苏轼解闷。正是有了她给与的生活支持,苏轼才写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赤壁赋》等千古名篇。

王闰之没有王弗的文化水平高,无法与苏轼到达心灵相通境界。但是她性格温和,知足惜福,也非常理解苏轼,总是在苏轼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每当苏轼的同僚、朋友叫自己“王夫人”的时候,闰之便特别自豪,她愿意在苏轼忙碌一天下班回家的时候,给丈夫一个温馨的家。

结婚二十五年后,王闰之不幸去世,这对于已经五十八岁的苏轼来说是个沉痛的打击。苏轼写给王闰之的祭文 内容比写给王弗、王朝云的墓志铭丰富得多,对王闰之一生做了真实而客观的总结:首先是一视同仁地对待三个儿子;其次是对生活的甘苦处之怡然;第三是对夫妻回归故园心结不能实现的悲痛,“唯有同穴,尚蹈此言”,可见闰之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苏轼在一生中最坎坷,最颠沛流离时,有一位老母亲一样的女人在他身边,甘于贫困从不抱怨,体贴和照顾着他的生活,为他营造了一个温暖的港湾。他对这位“老妻”的信赖和倚重,已经超越了寻常的夫妻爱恋,升华为了对母性的眷恋。

王朝云与苏东坡的初次相遇,是在熙宁七年的杭州。

那一日,苏东坡与友人同游西湖,宴饮之间,众多歌伎浓妆艳抹,轻盈曼舞。 独见一个女孩儿与众不同,着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楚楚可人,别有一番空谷幽兰之意。 恰逢天气突变,波光潋滟的西湖忽然间烟雨蒙蒙,湖山佳人,相映成趣。于是, 就有了那首千古佳句:

不久,12岁的王朝云就被37岁的苏东坡纳为侍妾。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士大夫,向来有纳妾蓄妓的风尚,风流多情的大才子苏东坡当然不例外。

二十年后,57岁的苏东坡被贬岭南之时,家中的侍妾纷纷不辞而别。因为当时的岭南是瘴疠蛮荒之地,苏东坡又是戴罪之身,谁都明白,此去凶多吉少。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更何况侍妾呢? 然而32岁的王朝云,却选择留了下来,大有“我愿意陪你,被放逐到天际。‘’ 的豪气。

来到惠州后,朝云体贴入微地照顾苏东坡的饮食起居,还坚持每天诵佛练字,与苏东坡参禅论道。 苏东坡十分感激,亲切的称朝云为“老云”, 朝云与东坡,终于真正的平等了。

一日,苏东坡在家闲坐,看窗外落叶萧萧、景色凄迷,不禁唤朝云道: 老云,为我唱一首《蝶恋花》吧:

朝云轻启朱唇,却是泪满衣襟 : “奴所不能歌者,惟‘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二句。”

我们现在总把“天涯何处无芳草”用作慰朋友失恋的佳句,却原来“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句诗,既有屈原《离骚》的“何所独无芳草今,尔何怀乎故宇”之哀,又含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之叹。朝云回想起苏东坡一生的宦海沉浮、崎岖坎坷,又联想到自己虽然陪伴先生22年,也终有与他离别的那一天,怎不浮想联翩,潸然泪下呢?

什么叫懂你?懂你就是别人都以为苏东坡写的是旷达词的时候,只有朝云知道其实这是伤心之词。

没过多久,34岁的王朝云便抱病而亡,年过古稀的苏东坡亲手将朝云葬在惠州西湖湖畔。 凄风,苦雨,颤抖的双手写下一副楹联: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佳节倍思卿。这世上,最懂苏东坡的女人,已经离他而去。

王朝云之与苏东坡,恰似一个满是崇敬和理解的粉丝,用一生辛勤,万里相随,心甘情愿做他的灵魂伴侣,直至终老。

苏东坡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真可谓是独一无二的全才了。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宋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北宋四大书法家;绘画,是“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

生性豪放豁达的苏东坡,将所有的柔情与愁思给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尽管他是从小到大全身自带光芒的成功男人,但是,这个伟大的男人背后,离不开陪伴他度过各个阶段的优秀女人。也可以说,他智慧与幽默的天资、仁爱和优雅的禀性、坚韧而豁达的性格离不开女性的温柔善良和慈爱忍耐的滋养。

苏东坡一生是幸运的,跟随他的女人们更是幸运和幸福的。她们在他的人生中出场顺序各不相同,却都对他情深义重,不离不弃;她们脾气秉性各不相同,却都不可或缺;她们的一生,分别代表了苏东坡人生中三段不同的风景。

也正因为苏东坡的伟大,使这三位女性的深情没有被辜负,她们的名字在历史上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