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计·销骨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文/暗霜                 

      自古以来无论时间、事件怎么变化,用美人计大都是屡试不爽的。但是每每只要提到美人计人们都自主带有一些粉红色的绮念,人们都在为这个计谋的策划者的想法而惊奇进而转化为敬佩。却很少有人去称赞这个计谋的执行者--美人,对于男性来说似乎承认她的成就和付出,就是一种变相的承认自己比不上一个女人,所以他们在扩大化谈论她在这其中用的是一种令人不耻的办法,而去淡化她们在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克服的困难。对于女性来说,她们总是牢牢抓住她们有着不安分的容貌和一个下贱的身体来进行诟病就可以使自己一直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在那些靠美貌杀人的女性执行者的背后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和心酸。

                      一、美人意。

      她一个风华绝代的妃子--西施;她一个小家碧玉的女间谍--贞贞;她一个一时兴起的年轻人--王佳芝。她们是从贯穿古今的一个奇妙的组合,都在用美人心计在为自己的家国争取最大的利益。她们都有自己的意中人,只不过不能相守。西施和范蠡一见钟情,已到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的地步。如果抛开此时越国的具体情况不谈,此时的他们应该像预想的情节一样,从此过上“你耕田来,我织布,”恩爱白头不相移的生活。但此时的越国已经到了家破人亡的地步,且范蠡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一介臣子,为了自己的国家不得不将西施送往吴国,只能留下一个空洞的承诺。西施一个弱女子最终还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和爱情妥协前往吴国,用她的姿色和身体迷住吴王,颠覆他的朝堂和国家。贞贞,中国抗日战争中一个姿色平平的女子。她有自己爱的意中人,她们相互倾心,可因为无法相守而导致了悲剧,贞贞被日本人掳走两次虽逃出两次,最后却因为需要有人传递情报而被再次送进日本大营。她像是没有过纠结反抗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前往的,能够冷淡的叙述自己的遭遇,没有想象中的崩溃痛哭和精神失常,而是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因为没有女性愿意前往,而贞贞已经不在贞洁,所以她被选中。王佳芝一个小县城到大城市的大学生,爱慕一个阳光向上的男生,被同学一腔热血所触动,决定用一个计谋去刺杀汉奸易先生,为自己的家国情怀出一份力。还是美人计最好用,她们也决定用美人计,美人就是王佳芝,甚至还进行了计划开始前的“性教育”培训。她不得不服从安排跟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有过性关系的男子发生关系,然后她开始长达两年的美人计划。她一直苦闷抑郁也害怕不安,没有人能够听一听她的倾诉,在她进行“性教育”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跟阳光向上的那个他再无可能。她们都失去自己爱的人,前往一个陌生而又冷酷的环境,为了说不清道不楚的情感,或许是因为家国情感或许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又或许是因为有意中人的请求,她们应了。她们本应战士一样的出征,因美人计的特殊性没有光明正大而是偷偷摸摸的去了。

                      二、美人伤。

    她们又都受尽流言蜚语、冷嘲热讽,最可悲和可笑的是这些嘲讽和看轻不是来自敌人而是自己的伙伴和亲人。在西施的故事中西施的结局成了一个不解之谜,对此人们有六种猜测。第一愧疚自缢说,是西施助越国灭掉了吴国后,一方面感到欣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另一方面也感到内疚,觉得对不起吴王夫差,在异常矛盾的心理中,自缢于馆娃宫内。第二被范蠡带走说,东汉人所写的《越绝书》中记述:“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吴国灭亡的当天,范蠡在姑苏台下花荫深处找到了萎顿不堪的旧日情人西施,仓皇逃到太湖,双双驾一叶扁舟,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第三被范蠡沉湖说吴国灭亡以后,越王因为西施的美貌想要将她留在身边,范蠡坚决反对,他设下计策,派人用越王的车把西施骗到太湖,到湖心的时候,趁西施不注意,狠心将西施从船上推下,西施就溺死于太湖中。第四被吴人沉江说,民间有传说,吴国灭亡后,吴人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西施身上,用锦缎将她层层裹住,沉在扬子江心。第五被勾践沉江说,越王勾践曾说:“亡吴之功,西施当属也。”为了避免西施的美色反过来殃及越国,他恩将仇报,赐西施沉江而死。第六被越后沉江说,传说越国灭吴后,勾践欲将西施收进后宫。越后认为西施是“祸国之女”,担心西施祸害西施越国,就令手下将其裹进牛皮袋子中沉入江底了。从这六种结局中可以看出西施的结局大多是不完满的,既要面对自己内心的折磨,还有可能面临着越国抛弃的结局。毕竟在越国人民的心中她只是一个叛国者,是敌国的宠妃。吴国人民容不下她同样的越国的人民也容不下她。贞贞因为得了艾滋回到自己的家乡被人四处讨论、围观、嘲讽。连一个读过书还是队长的同志都说“刘大妈的女儿贞贞回来了,想不到她才英雄呢。她是从日本人那里回来的,她已经在那里干了一年多了。”杂货铺的男人女人说“亏她还有脸回来,真是他爹刘福生的报应。听说起码一百个男人总睡过,哼,还做了日本官太太,这种缺德的婆娘,是不该让她回来的。”来自乡邻的嫌厌和鄙弃让贞贞很是苦恼。她成了衬托出其他妇女圣洁的反面代表,跟她说话就像给了她很大的恩惠是的,如果敢反对就是不识好歹。她没有自己的选择权和话语权被她身上的耻辱给遮盖掉了。人们也更多的只看见她身上的耻辱,而没有看见耻辱背后的荣光。王佳芝两年的卧底生涯让她疲惫不堪,她害怕恐惧但是没有人愿意聆听她的诉说。她在接受性教育之后,因为那个男生招过妓,在很长一段时间她害怕自己会得病,可有不敢跟人说。她的同伴们在她“牺牲”后渐渐的不在用正眼瞧她,她被疏远冷落了。没有人能体会到她一个大学生没有任何的训练去当卧底会遇到如何凶险的情况,会有怎样的心理变化,同伴也只是一再的下达指令,没有丝毫的关心,像是把她当成一个下级一样对待。所以她跟他们在一起反而是沉重的,反而跟易先生在一起时才能有一刻放松。这也为后面的反转埋下了一个伏笔。

                        三、美人骨。

    她们都有一个官方或推测的结局。西施的故事中最好的就是跟范蠡一起离开自己的国家而不知去处。其余的结局都是死亡,看着颇有一些卸磨杀驴的做法。贞贞也最终要去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去治病。她说“我总觉得我已经是一个有病的人了,我的确被很多鬼子糟踏过,到底是多少,我也记不清了,总之,是一个不干净的人,既然已经有了缺憾,就不想再有福气,我觉得活在不认识的人面前,忙忙碌碌的,比活在家里,比活在有亲人的地方好些。这次他们既然答应送我到××去治病,那我就想留在那里学习,听说那里是大地方,学校多,什么人都可以学习的。大家扯在一堆并不会怎样好,那就还是公开,各奔各的前程。我这样打算是为了我自己,也为了旁人,所以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对不住人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快乐的地方。别人说我年轻,见识短,脾气别扭,我也不辩,有些事也并不必要别人知道。”贞贞要背井离乡了,不过只对于贞贞来说应该是最好的了,没有了这些闲言碎语,她有着一颗强大的心脏,在其他地方可以更好的生活。王佳芝这个苦难的女子,她的死去对于她来说也是最好结果。她既没有正真走进易先生的心又与自己的同伴离了心,她又能去哪里呢?她能做什么呢!她只是一瞬间在太阳下山的幕光中看见易先生眼中的一丝温柔,但正是这一丝快的像是错觉的温柔,让王佳芝认为易先生在这一瞬间也是爱自己的吧!所以这一次的美人计失败了,并且损失惨重,她和他们一起付出了生命为代价。

    女人表面看起来总是很柔弱但是她们也有出人意料的坚韧,她们能承担很大的风险和责任。同时她们又是理性和感性交织的复杂体。西施在吴王夫差的温柔对待下肯定是动过心,只不过被更深的家国给禁锢住,不敢动摇自己的内心,在纠结中苦苦挣扎。我个人是倾向于西施六种死法的第一种,既没有愧对自己的国家和家乡,也没有愧对夫差的爱。死亡就是西施最完美的结局,活着就要面心里对于夫差的死亡吴国的灭亡的折磨。贞贞这个勇敢、善良的女孩,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像小说中离开家乡去治病,且重新开始为最好。王佳芝的结果也是死去,她既不能在回到易先生身边,也不会被同伴给接纳。只不过可惜她认为的爱,哪怕只有一瞬间在易先生身上从来没有,他毫不犹豫的就下达死亡的命令。他还有一些庆幸高兴,王佳芝的死对于他来说只不过是人到中年所遇到的一个红粉知己,高兴自己的男性魅力还没有丧失。“红颜弹指老,瞬间风华,”这些美人在历史的过程中大都被人遗忘,或者只不过被人当成一个堕落女子、奇闻异事,要么更多的是以一种玩笑的态度看待,但是她们也有只自己的苦痛和悲伤。为什么我们就只能这般狭隘的去看待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