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中的典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6
《长亭送别》是文采派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之作,其间曲词优美,善于用典,或化用古代诗词中的优美成句,或融入神话传说,使得曲词秀丽典雅,含蓄悠长,具有诗的意趣。

一、化用古诗词

1、碧云天,黄花地

【出处】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妙处】易叶为花,与飞雁、霜林一起点染了深秋图景:蓝天白云,菊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尽染,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2、阁泪汪汪不敢垂

【出处】宋人《遮鸪天》: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妙处】阁,通“搁”,这里是噙着的意思。王实甫移用这宋人这句,写出张拱“恐怕人知”强忍泪水的情状,表现出他与莺莺的难分难舍,从莺莺眼中见出,更为凄切动人。一方面反映出张生对莺莺的体贴与关爱之情;一方面体现出张生不甘在老夫人面前示弱的大丈夫气概。

3、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出处】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妙处】暗用李易安词句,说莺莺心意好象痴迷,心情如同醉酒,从昨夜到今天,细腰儿更加瘦减,夸张地表现莺莺在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4、 将来的酒共食,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出处】范仲淹《苏幕遮》:“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妙处】暗合范仲淹词句,运用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在崔莺莺眼中,暖溶溶的美酒,清淡得如同水一样,为什么呢?因为这里边多半是相思的泪水,这实是莺莺怨极所产生的幻觉。

5、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出处】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妙处】引用苏轼《满庭芳》词原句,形象地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6、比司马青衫更湿

【出处】出自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妙处】王实甫化用这一诗句,是为了强调莺莺落的泪,要比白居易听琵琶声落的泪还要多,极言离别之苦。

7、伯劳东去燕西飞

【出处】语出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牵牛)织女时相见”。

【妙处】引用乐府诗句,极言两人就此一别,不知何日相见,写出莺莺的不忍别离。

8、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出处】柳永的《诉衷情》: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妙处】活用柳永词句,写出莺莺与张珙离别时的痛苦欲绝,没有喝酒心却先醉,眼里流血,内心如同死灰,甚过柳永之悲。

9、一春鱼雁无消息

【出处】语出秦观的《遮鸪天》:“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妙处】一春,一个春季或一年,这里泛指时间很长,鱼雁,指书信。这里引用诗句,是临别莺莺对张生的嘱咐,希望他去后不要“一去就杳无音讯”!写出了莺莺对二人前途的忧虑。

10、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出处】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妙处】这里变“舟”为“车”,极言莺莺胸有万千烦恼与忧愁,无论如何,也消不尽。

二、融入传说神话典故

1、淋漓襟袖啼红泪

【出处】红泪出自《拾遗记》,据说,魏文帝(曹丕)所爱的美人薛灵芸离别父母登车上路之时,用玉唾壶承泪,壶呈红色。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后世因而称女子的眼泪为“红泪”。

【妙处】借“红泪”写莺莺的悲与痛。

2、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妙处】借典言莺莺的心理与想法:她想与张珙在席间相敬如宾,恩爱对酌。可是只能是空想。这里写莺莺的怨恨与失落。她怨母亲“供食太急”,在本已很短暂的饯行宴上居然还不肯回避,弄得她和张生不能温存话别,只能“暗送秋波”。

3、眼里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出处】

故事一:

相传在4000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连续发生特大洪水。黄河改道南流,夺取了淮河中下游河道,黄河夺淮入海使得整个民族陷入空前深重的灾难当中。这时候,尧主持召开部落联盟会议,研究水患问题。人们一致推荐有治水传统的夏族首领鲧也就是禹的父亲主持治水。鲧采用“堙障”的办法,修筑堤坝围堵洪水。但是洪水如此凶猛,所修筑的堤坝频繁地被大水冲垮。鲧因为治水不利而被处死。

禹继承父志,决心根治水患,造福黎民,为了找到治水的良方,他不辞千里跋涉,从黄河流域来到了淮河边上的涂山。最终禹凭借一片坚贞,从涂山氏国酋长蒙那里得到秘藏的《水经图》,同时赢得了蒙之爱女的芳心。蒙之爱女也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载的“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禹娶了涂山氏女,婚后不久便离家治水去了,一别十三年不回家园。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他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一路引向了黄海。为了疏通淮河,禹劈开荆、涂二山,从此这两座山便夹淮河而对立了。而此时他的妻子涂山氏也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从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就此流传。

涂山氏女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远眺,但望穿秋水,也不见禹的归来。她朝思暮想,最终精诚所至,化作一块望夫石,端坐在涂山的东端,后人把它叫做启母石。而涂山氏女这一望,就望了4000多年。

故事二:

望夫石,在广东茂名市电白县望夫镇与阳江市阳西县新圩镇交界之地有一座山,头望南海,叫“望夫石”,民间流传一首歌谣:“石作佳人在山岗,又无枕席又无床,千秋未见亲夫面,万年不换旧衣裳。” 唐代诗人王建路经此地看后,为《望夫石》作诗:“望夫石,浪悠悠,化为石,不低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不应语。”

望夫石曾留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古代有一对居住在山下的恩爱夫妻,务农为主,膝下无男,只有一女。因战乱,丈夫被征守疆,妻子盼郎早回,每天早晚两次带女儿上山向南遥望,等待,年复一年,仍无音讯。后来,盼夫心切,与女儿上山向南遥望,期盼,茶饭不进。一夜,忽电闪雷鸣,暴风骤雨,母女俩变作大小两座岩石,屹立山上。望夫石的优美传说吸引着很多游人,凡古今到电白的文人墨客,大都登临望夫山,或留有墨迹。

【妙处】

在《长亭送别》中,“望夫石”喻指莺莺与张珙为母亲所临视隔离,一对相爱的人将拆开在两处。一个在这边,一个在那里叹气。在饯别宴上,莺莺眼里空留着深意,回想起其中的波折,差一点化成望夫石,因为她母亲阻拦,若没有红娘,她与张生就只能想不能见。

4、“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频寄

【出处】

“鱼雁”指书信。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书·苏武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系帛书。”

“青鸾”,古代传说中能报信的鸟。据说汉武帝时,西王母降临,表鸾先来报信。

【妙处】

莺莺希望她与张珙虽各在一方,但要彼此通消息。她不希望张珙一去无音讯,把她忘了。这写出她的期待与担忧。
第2个回答  2020-10-26
前有诗仙李白在《菩萨蛮》中用"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表达归期遥遥的难解愁绪,后有白衣卿相柳永在《雨霖铃》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表达离别的不舍与哀愁。在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当中,"长亭"这一意象被广泛的运用在各类文学作品当中,主要被用作送别与盼归的形象。

而据国语辞典的记载,长亭是"古时每十里所设,供行人休憩的驿站"。"送君十里长亭,折支灞桥垂柳",那作为送别的典型意象,难道古人真的每次都足足送了十里么?想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得先从长亭的来历说起。

汉代以前从"民间"再走向"官场"的长亭
1.春秋战国时期供旅人休憩所建筑的亭

长亭是由亭子所发展而成的,而据《汉字中的古代建筑》所记载,亭子"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其最初的功能是供人休憩的。" "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这句话大家肯定都耳熟能详。

古代驿站

古时候的交通非常不发达,有钱人还能坐坐车马,穷人大多都是徒步赶路,亭子不仅能作为疲惫时的休憩之所,还能在炎热的夏天为人们带来荫凉,在暴雨的时候为人们提供一个庇护之所。在《释名》中说,"亭,停也,人所停集也。"无数的旅人过客从四面八方来到这小小的亭子当中,短暂地停留过后再次踏上路途,或是直接去到最终目的地,或是去向下一个亭子。

2.秦汉时期将长亭划入官场设定的政策

《后汉书·志第二十八》有记载:"设十里一亭,亭长、亭侯。"从秦朝开始,亭子逐渐变成官用办公场所,有设在各个城、乡处用来维持地方治安的乡亭,乡亭中的长官成为亭长,或校长;有用来传递公文的邮亭,古时候传递书信主要还是靠马匹,但即使是千里马也是需要休息的,因此就会设置专门的邮亭来中继;还有用来管理市场交易设在城市当中的市亭,用来观测敌情传递情报,设在边境或交通要道上的边亭等。而汉朝对亭子的设置则基本沿袭了秦制。

按照秦制规定,三百步为一里,也就是大概每隔四千米设立一个亭。这个距离如果用走的话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这个时间无论是对于负重而行还是轻便而行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好的休息间隔时间。

十里亭

所以当汉代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建制更加完善的驿站越来越多,民间相继建起各大客舍旅店,官亭逐渐被各大驿站和旅店所取代后,原来设置在交通要道、村口城边的亭子自然就变成了旅人临时歇脚的场所和大部分人迎来送往的礼仪场所,出于管理的方便,秦汉所设的十里亭必然都建设在人口汇集的交通要塞和村子城池的出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