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的古诗和释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07
春江花月夜是由唐朝诗人张若虚创作.这首诗主要描述了夜晚的景色和人类的情感,并从文字里幻化出此夜晚的画面.
从第一行“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我们可以看到月亮和海是连在一起的,当它们聚集在地平线时,海产生了月亮的倒影,“海上明月共潮生”也因此而生.
第二行“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描述了月光照耀海水的景色,并表示月光永远伴随着江水.
从第三行开始,作者开始了岸上的描述,“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描述了江水慢慢的冲向岸上的花草,第二段描述了月光照耀着树林和花朵.
在第四行,“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依旧在描述着月光的照耀,它从空里流下,让我们感觉不到飞翔,它的照耀让地上的白沙看不见.
月亮的描述从第五行开始结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再一次描述江水和天空.它们不带灰尘,还有月亮高挂于天空.
从第六行开始,月夜与人开始有联系.第六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河年初照人?”的意思是谁最初看见月亮,月亮又什么时候第一次照耀到人.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作者在描述着人的历史,直至最古老的人.
下一行,“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描述了人的不同,每一个时代都不同,但只有江水和月亮每年都总会一样.
从第八行开始,作者开始注入生动的描述,“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前段描述了月亮在照耀江河上的人,下一段让我们想象出船只在江河上被江水带动着前进.
第九行,“白云一片去悠悠,春枫浦上不胜愁”讲述了白云的离去和一个人在烦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诗里的白云是描述着某个人,而因为这个人的离去,另一个人在不断的相思离去的人.
下一句,“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再次描写了人的离去和另一个人的思念,作者想描述的是有很多人都在等待自己所想念的人回归.
第十一句,“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这一句给予读者一种孤独和悲哀的感觉.它勾出了月光照耀着离开之人所有物的情景.
使用第十一行的感觉,第十二行“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映照了思念之人的情感,这思念无法消失,而且还越来越大.
思念之人的思想在第十三行再一次显示,“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思念之人和离开之人,互相看着月光却也无法对话,思念之人希望月光永远保护并照耀着离开之人.
第十四行使第十三行更为突出,“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思念之人描述了用鸿雁和鱼龙的联络无法跟月光相比.
思念之人继续着她的心情描述,“昨日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此行描述了她梦见花朵在水潭上,却表示即使是春天过了一半,他还不能回来.
从第十六行开始,景色再次回归,伴随着思念之人的情感.第十六行,“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此行描述了时间的流动,前段展现了江水的不断流动,后段描写了每天晚上的月亮落下.
第十七行再一次描述了时间和两人的距离,“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作者使用斜月和海雾,描述着上一行的时间,在后段使用在岸上的碣石与离去之人有着无限的距离.
最终行,“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前段疑问着有多少离去之人可以回归,后段描写了那月亮摇荡着思念之人的情感,把它洒满江边的树木.
春江花月夜是一个描写情感的诗,它使用了春天的夜色和月亮作为背景,阐述着思念.由于开头的描写使读者进入一个夜晚的世界,随着诗词,读者更加无法把场景去除.思念之人的情感充满了整个夜色,让读者感觉到浪漫和悲伤.在结尾的第十八行,它描述着渺茫的希望和思念人的浩荡情感,这些都让读者感受到人类情感的真正姿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