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宗教改革的第一次尝试在德国是怎样进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1

宗教改革运动首先起源于德国。15世纪末,德国在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为教会的剥削提供了方便。每年流入罗马教廷的财富数额巨大,被称为是「教皇的奶牛」这是德国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由于罗马的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使得德国不得不进行改革,这是它改革的主要原因。其次德国向教徒兜售赎罪券则是导致这场改革的最直接的原因。这些都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外在因素。它的内在因素则在于马丁·路德本人。他在早期的时候就已立志要革新宗教。1517年10月31日,威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马丁·路德贴出一张布告,这就是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它标志著宗教改革的序幕。

马丁路德

(1483-1546年)早在耳弗大学 (Erfurt)获文学硕士,又学半年法律。接着入修道院苦修,1510年获立为神父。1512年 获威登堡大学(Wittenburg)神学院博士,随即教授《圣经》。他是德国最早用德文对照新旧约原文授课的教授之一。然而他继续依旧教会律法潜心苦修,不管怎样都不可以得到内心的平安。直到有一天他在研读《圣经》时,看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马书1:17)时,突然觉醒到原来人的得救只是因为他对「上帝」的信仰以及上帝的恩赐,其他一切的律法都不可以保证使人得以「称义」。他这信念也在获得同校一些教授的支援,加上亲眼看到人们受骗购买赎罪券的情形,又耳闻教会主教买卖圣职的丑事,他开始攻击教会出售赎罪券的作法。

1517年10月31日他将所写对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看法,张贴在威登堡大学的教堂门口。由于当天恰巧是人们前往教堂朝掲所拜遗物的万圣节,自然许多人看到张贴的内容。

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

一:」因信称义「,信仰即可得救,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直接沟通;

二:《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源泉(之前教皇也被看成是神,也是信仰的来源);

三:每个信徒都可以以自个的方式自由理解和解释《圣经》;

四:洗礼和圣体圣事是唯一值得保留的仪式;

五:取消了对圣母玛利亚及圣徒的崇拜;

六:炼狱是不存在的;

七:教士可以有性行为,也可以结婚;

八:修会不必存在。

犹如晴天霹雳,虽然当印刷术才使用不久,但仅仅两周以后,马丁·路德的战斗檄文《九十五条论纲》就已传遍全德国,得到了德国贵族和人文主义者的大力赞同和支援;四周后各种译文传遍全西欧。

教皇和教廷大为震怒,终于下令将他革除教籍,他原本只要改革教会一部分制度,从此他也不再承认教皇的权威,唯以《圣经》为权威。

此后他所代表的教派总称国「更正教」或「新教」(Protestanti *** ),与之相对的东、西方天主教,则成为旧教。

他直接建立的教会成为「路德会」或「信义宗」。由于他个性保守,因此他改革的教会仍保留《圣经》没有明文禁止的旧教传统,如祭坛,蜡烛 ,基督画像,造解礼,周日礼拜与圣诞节等。

慈运理

(Ulrich Zwingli)(1484~1531)生在瑞士的威德赫斯城(Wildhaus),在巴塞尔(Basel)、伯恩(Bern),及维也纳(Vienna)受教育。慈运理在维也纳就读大学,当时候的维也纳大学正在推行大学改革。当时在人文主义者采尔蒂斯等人的领导下,促使大学接受了人文主义者的改革。随后,他又在巴赛尔大学内,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强化了他对人文主义的立场。于瑞士东部接受区牧的职务,在1519年成为苏黎世教会的牧师。慈运理在语言上是非常有能力的,他可以将不管是希伯来文、希腊文或是拉丁文翻译成苏黎世的当地语言,后来,苏黎世市议会决定了《圣经》改革方案,成为官方政策。在 1525年苏黎世市议会废止弥撒,改由慈运理的圣餐版本替代。改教的主题是教会内道德的重整,他开始攻击赎罪券,且是有计划性的攻击。在圣礼上他更有自个的主张:圣餐是一项纪念主的仪式,仅是象征性;基督不在圣餐之中。这点与路德有非常大的不同。

加尔文

(1509-1564年)加尔文生长在巴黎,在巴黎大学研究神学三年,后又到外地学习律法。1536年,他出版《基督教原理》一书,随即到日内瓦。他的改革教会提案未被接纳,且被以「异端」身份驱逐出境。1541年,支援宗教改革的一派掌握了政权,加尔文受其邀请再返日内瓦,得到欢迎,并治理当地教会二十三年,使它成为新教的中心。加尔文主张「先定论」,即人得救与否完全是神所预定的,又不赞同宿命论;相反的,他以为虔诚的信仰与完美的德行是每一个将要得救的基督徒的义务,他们应当在世间努力工作以荣神益人。加尔文的教义受到非常多工商业者欢迎,成为新教主流,其中以长老会发展又多又快。长老制是共和式的,由议会选举产生,独立行使教会司法权;规定市议会负责世俗事务,教会负责宗教信仰和道德生活,实际两者结为一体,加尔文实际成为这一政教合一的政权的领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