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而美》:读懂三美的世界,做一个有趣的生活美学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国庆假期来临,你的旅行计划安排好了吗?

有人说,想去云南看看,人间有胜景,最美在云南。云南四大美景“风花雪月”,其中洱海月与玉龙山的苍山雪见过的人再也不曾忘过它的美。

还有人说,想去北京看看,作为中国的首都,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北京是非去不可的选择,不管是宏伟壮观的故宫,还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万里长城,都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留存下来的珍贵财富。

不管是选云南,还是选北京,其实都是针于对美的追求而去的,那到底什么是美呢?

沈从文先生在这本《向阳而美》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美的观点:“美是不固定无界限的名词,凡事、凡物对一个人能够激起情绪、引起惊讶、感到舒服,就是美。”

原来美不是一个人长的好看的代名词那么简单与肤浅,还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比如风俗美,生命、语言美,器物之美等等。

而沈从文先生笔下的《向阳而美》用文字塑造了你所没见过的美,自然而纯粹,温柔而有力量。

《向阳而美》这本书的作者是沈从文先生,他是湖南凤凰人,20世纪文学家。代表作品有小说《边城》《长河》等,20世纪50年代后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物研究,晚年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中国文物研究史上的一项空白。他更是文学家里走出的生活美学家。

1.风俗美之云南云:或不能直接教育人,却可间接教育人

对于云南,我向往已久,一直在我的旅行梦想清单里,如诗如画的洱海月,更是让我心醉神迷。

直到看了作者沈从文先生在这本《向阳而美》里面写了云南云,我才知道,原来想要了解一个城市的美,一定要了解它最本质的美,好在于哪里。

作者在书中写到,云南是因云而得名的。云南特点之一,就是天上的云变化出奇。尤其是傍晚时候,云的颜色,云的形状,云的风度,实在动人。

人粗中有细,云也是粗中有细,人有生命,云亦如此,也是有生命的。

曾经我以为,摄影是为了拍下最美的风景和表达自己的想法,读了这本书才了解到:摄影可以经由一个艺术家的心与手,来间接教育人。

比如卢先生在拍摄云南的云时,每一幅云都有一种不同的性情风采,流动的美。不做作,不过分修饰,自然纯粹,心手相印,表现朴素而亲切。

它让我明白,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和表达,在旅行中,除了吃喝玩乐以外,对于美,我们追求要再深一点:要懂得这个城市留下的风俗美与让人深思最本质的美。

2.生命之美:金钱对生活虽好像是必需的,对生命似不必需

人们常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万万不能。

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需要钱。万一家里有人生了大病,那么对这个家庭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似乎,都在追求物质房子车子、追求财富、追求自由,似乎很少问自己:生命的美是什么,生活的本质是什么?

作者在书中写到:美固无所不在,凡属造形。生命之最大意义,能用于对自然或人工巧妙完美而倾心,人之所同。

再有生活不是枯燥乏味的,工作赚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我们不应该本末倒置,除了工作再无其他。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对一切美的事物,美的观念,美的行为价值等有所期待与欣赏。

人生在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对于生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追求。

我们更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追求自己生命的意义,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仅仅成为金钱的奴隶。

生命之美与生活之好,值得我们用心对待。

3.器物之美:故宫的建筑,雄伟美丽,文化传承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中国,知道北京,知道天安门,更知道东方古建筑。

去北京旅行的人们,去天安门看升国旗、与天安门入框拍照留念是大家的常态。

北京是以风格特殊的东方古建筑著名于世。天坛,颐和园,故宫等建筑群自成体系,想要了解北京,古建筑是不错的选择,它雄伟而美丽,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只有深入了解才能读懂中国之美。

我相信,祖国的大好河山,器物之美,在未来一定可以更加地扬名世界,让中国文化影响世界,中国之美引领潮流。

人的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带着这本《向阳而美》去旅游,你会更懂沈从文先生笔下的风景美,更懂旅游、生活、生命之美。
相似回答